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 发布时间:2015-12-19 03:38:25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巨大的吊罐轰鸣着从头顶滑过,火红的炉焰从正在添料的转炉口窜了出来,车间里热浪蒸腾,钢花飞溅。河北钢铁集团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操作技能专家郑久强头戴安全帽,手持对讲机,脸被火光映得红亮红亮的。他大声地喊着各种术语,就像一个运筹帷幄的大将军,镇定地指挥着每一个环节。

  三年走完十年路

  别看郑久强在车间里游刃有余,刚入行的时候,飞溅的钢花也曾经让他吃过苦头。

  1989年,从唐钢技校毕业的郑久强被分配到当时唐钢第一炼钢厂转炉车间工作。“我当时很激动,满脑子都是对钢花飞溅的浪漫想象。”然而,当郑久强第一次踏进车间,登上转炉平台时,滚烫的铁水、弥漫的烟尘、强烈的炉前辐射热像一道道钢针刺到他身上,飞溅的钢花落到衣服上就是一个洞。郑久强一下子被害怕的情绪打败,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当时,很多人要求调换工作岗位,郑久强却留了下来,“既然选择了这行,就要把炼钢的技术学好”。

  当时,19岁的郑久强体重100斤出头,连提起两米五长的取样勺都很费劲。第一勺下去,本应取出钢水,可郑久强取出来的大部分是钢渣。老师傅见了,二话没说,直接把刮渣板摔到了地上。这让向来心气儿高的郑久强脸上火辣辣的,可也激起了他的执拗劲儿,“我对自己说,别人能干好的,你就能干得更好”!

  很快,炼钢炉前的老炼钢工们,就发现这个新来的小伙子干活儿总比别人快,标准总比别人高,汗水总比别人多。他坚持学习,拿着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请教老师傅;为了掌握炼钢工绝技,他仔细观察每一炉钢水。白天,他细心观察老工人的一招一式,虚心请教;晚上,他挑灯夜读,攻读炼钢技术书籍,第二天又在操作中实践和摸索,炼钢技术快速提高。

  当时,炼钢操作完全凭经验,目测钢水温度是其中的关键。1600多摄氏度的钢水,一炉看下来,眼睛被刺得生疼。但要想具备这个能力,就得一炉炉地死盯。最终,郑久强10次目测炉温,有9次的误差不超过5℃。

  1993年,23岁的郑久强被破格提拔为炼钢工。炼钢行内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十年一个炼钢工”。别人走十年的路,郑久强只用了三年,成为唐钢历史上最年轻的炼钢工。

  全国炼钢状元

  1993年入党时,郑久强暗暗发誓,“炼钢就要炼出最好的钢”。为了提高水平,郑久强通过自学,拿到了钢铁冶金专业本科学历。1995年,他创立了三计算、两控制、四观察的“三二四”炼钢法,结束了原一炼钢厂建厂50多年来完全靠经验炼钢的历史。

  2002年,全国多位炼钢好手齐聚“全国冶金系统炼钢职业技能大赛”。在目测炉温的比赛环节,郑久强走到炼钢转炉前,仔细观察炉内火焰和钢水液面,自信地说:“炉温1648℃。”当评委和观众的目光聚集到测温仪表上时,大家惊住了——测温仪表的指针正好停在1648℃上。最终,郑久强摘取了“全国炼钢状元”的桂冠。

  近年来,在河钢集团强力推进产线对标和结构调整进程中,炼钢系统的创新成为产品结构升级的重要基础,郑久强主研的“双渣操作法”成功运用于唐钢生产,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年创效益1300万元。

  为落实“精细转炉操作、消除环保隐患”课题,郑久强带领大家攻坚克难,改进操作方法。郑久强回忆,那段时间,整个团队上班忙工作,下班总结分析,连做梦都像电影《黑客帝国》里一样,眼前有一串串长长的数据闪烁……

  就这样,郑久强带领整个团队,在数据的大海中闯出了一条钢铁行业150吨顶底复吹转炉的环保操作之路,总结出全新的氧枪枪位控制方案,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环保操作法,规范固化全员炼钢作业的全过程,杜绝了因炼钢操作出现烟尘外溢的可能。

  今年,郑久强当选第五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他说,“这份荣誉不但属于我自己,更多属于我们工作在生产一线的职工,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在自己奋发进取、拼搏实干同时,更要做职业道德、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和传播者,感染、带动更多人,为社会文明进步凝聚正能量”。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