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综合实力百强区引领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

  • 发布时间:2015-12-17 10:51:26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日前,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联合相关机构权威发布《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5》,隆重揭晓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绿皮书指出,截至2014年底,广义中小城市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包括含乡镇的市辖区)面积达93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97.3%;总人口达11.6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5.4%;中小城市及其影响和辐射的区域,经济总量达53.91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84.7%。我国中小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民生事业取得较大进步,资源节约、环境生态水平显著提升,要素集聚能力逐渐增强,中部崛起使之与东部地区差距进一步缩小。

  “撤县设区”潮起,“百强区”渐成中小城市领域主角

  在2015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中,东部占74席,占百强区总数的大半,中部、西部和东北分别占10席、12席和4席,分布极为不均。随着近年来我国“撤县设区”再掀浪潮,中小城市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根据民政部信息,2014年国务院批复了28例撤县设区的申请。2015年截至8月1日,国务院又批复了17例。更多的撤县设区申请还在民政部里“排队”。全国市辖区数量从2000年的787个增至2014年的897个,县级市则从400个下降到361个。11月18日北京宣布密云、延庆撤县设区,标志着“北京16区县”成为历史。2014年南京、广州也进入“无县时代”。佛山在2002年时,辖内的县级南海市、顺德市、三水市和高明市撤县设区。再加上1988年由县升格为地级市的东莞和中山实行市直管镇的制度,因此珠三角最发达的六个地市已无“县域”。这也是近年来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的排名中,广东几无入围的原因所在。顺德市改为佛山市顺德区9年之后,由广东省确定为“省直管”试点,对顺德区实行省直接管理县财政体制。顺德区享有地级市的行政执法权限,并将接受广东省的直接考核,分数单列。佛山市顺德区2015年也再次夺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一名,成为中国中小城市的典范。

  市辖区与其它县级行政区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市辖区为城市主体(即市区)的一部分,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集中;居民以城镇人口为主或占有很大比例;文化、经济和贸易发达。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为了促进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让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周边城镇延伸,提高周边城镇的人口承载能力,从而壮大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如此看来,未来会有更多的市县调整为市辖区。分析人士指出,当越来越多的中心城市进入“无县时代”后,“百强区”将成为中小城市领域主角,决定并引领中小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构建市辖区发展指数体系助推中小城市发展

  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秘书长杨中川表示,中小城市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必须建立科学、全面、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数体系,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讲效益的发展。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自2005年开展“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体系研究工程”以来,始终牢牢抓住科学发展的本质和中央政策导向,紧密关注中小城市发展实践,每年坚持召开评审研讨会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并定期通过《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发布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2年,课题组考虑到部分县级行政区划,尽管已经调整为市辖区,但由于远离中心城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相对独立,因此,在历经七年对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将这些市辖区单独归类,列入中小城市发展指数体系研究工程。并依据市辖区数据的可得性、可比性,分别从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方面4个指标评价市辖区的综合实力:人均GDP、地方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从规模效应和市场需求两个方面5个指标评价市辖区的投资潜力:地区生产总值、年末常住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课题组组建由20余位部委办及科研院所相关专家参与的评审专家组,并邀请东、中、西、东北部中小城市领导参加具体研究,对市辖区的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充分论证和修订。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对611个市辖区(剔除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市辖区和不含乡镇的市辖区)的综合实力和投资潜力分别进行了系统测评,并于2012年9月通过《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发布研究成果。至此,首套中国市辖区发展指数体系及标准被正式提出,引起媒体及中小城市高度关注。

  迄今为止,“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体系研究工程”囊括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以及三个子体系,即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含综合实力指数、投资潜力指数、‘两型指数’和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市辖区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含综合实力指数、投资潜力指数和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建制镇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建制镇综合实力指数)。从参评对象上看,已扩展至361个县级市、1596个县级行政区划(非县级市)、648个市辖区和2万余个建制镇。县市、市辖区、建制镇三大层级的划分,确保了评价对象有可比性;综合实力、投资潜力、“两型”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四个维度相互区别,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城市科学发展的个性特征,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了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的总体状况和水平。

  综合实力百强区引领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

  2012年以来,唐山市丰润区连续4年入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其经济总量持续稳步增长。面对新常态对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该区2015年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唱响实干兴区主旋律,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加速推进“实力丰润、活力丰润、美丽丰润、平安丰润”建设,区域经济呈现出量速齐增、质效并进、创新创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态势。

  合肥市包河区三获“全国双百强城区”:综合实力两年跃升9个位次、荣列第54位,投资潜力稳居第13位,提高了“安徽第一城区”的首位度!今年1~9月,该区三产比重同比增长7.68个百分点,9项经济指标总量居全市城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居全市第一。

  “能够连续两年入围‘全国双百强区’,既是对二七区发展的肯定,也是对今后工作的鞭策”。郑州市二七区委书记蔡红表示,展望“十三五”,二七区将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全域城镇化,努力实现综合实力再晋位、城乡环境更优化、群众生活更美好,为郑州都市区和国际商都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市辖区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正是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4年来,中国市辖区科学发展评价体系越来越完善,引起的关注越来越多,市辖区参与测评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在引领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开展市辖区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引领了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的潮流。课题组率先提出不简单以GDP增长论英雄,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讲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必须通过指标量化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使正确政绩观、发展观深入人心。《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2、2013年度分别以新型城镇化为主题,2014年度以生态文明发展为主题,2015年度以全面发展为主题,这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保持了高度一致,走在了理论研究最前沿和联系中小城市实践第一线。市辖区科学发展评价率先将民生改善相关指标列入考核体系,并较多地采用了结构性指标、人均指标和相对指标,弱化了绝对指标的权重,比如为了反映城乡发展的协调性,设计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评价体系以客观数据为基础,对市辖区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力图客观公正,为决策部门提供重要参考。

  其次,推动了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进程。市辖区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一直是在公开、公平、公正、公益的原则下进行的,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得到了各界认可。公信力带来了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市辖区积极参与科学发展测评,明确自身优势,理清发展思路,引导良性竞争,得到了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通过政策导向、舆论宣传等方式切实推动了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的进程。

  最后,为使科学发展评价更加切合实际,近年来,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组织课题组,着力对科学发展道路、发展模式进行深度研究,并在全国依据不同发展类型建立了常州市武进区、厦门市海沧区、贵阳市南明区、昆山市、长沙县、双流县等26个科学发展调研基地,着力打造一批明星城市。这批明星城市已逐渐发展成为各大区域科学发展的楷模和领跑者,成为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的风向标。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