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交给草原人民
- 发布时间:2015-12-07 06:00:05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他是牧民口中的“包青天”,又是他们的好安达(蒙语,意为挚友);他默默奉献,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又廉洁自律,把心交给了草原人民。他就是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潘志荣。
“蒙汉活字典”
潘志荣今年53岁,是达茂旗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派驻满都拉镇口岸检察室兼石宝镇检察室主任、一级检察官。在达茂旗检察院,他被称为“蒙汉活字典”。
达茂旗检察院是包头市蒙语诉讼基地。由于内蒙古各地的蒙语有许多不同之处,在和当事人交流时,一些年轻法官常感觉沟通有障碍;而在写法律文书时,也常会遇到不知某个法律概念如何翻译成蒙文的情况。每当这时,他们就会向潘志荣请教。
曾在满都拉镇口岸检察室当过内勤的苏德莫日根,对于牧民和牧区所知甚少,跟潘志荣到牧区工作时,苏德莫日根不知道该干什么,牧民说的又是夹杂着方言的蒙语,他听不懂,因而时常出错。“潘老师总是耐心给我解释错在哪儿,下次要注意什么。最让我佩服的是,无论把专业术语翻译成蒙文,还是把蒙语中的民俗词语翻译成汉语,在字典里都找不到的,去问潘老师,他总能给出准确答案。”苏德莫日根说。
潘志荣到达茂旗检察院工作后,发现原来会的蒙语无法准确表达法律术语,解释法律内涵和逻辑关系。于是,他开始自学法律方面的蒙语书籍。一本出版于1985年的《蒙汉字典》被他翻得卷了边,没了书皮。字典翻烂了,他也成了“活字典”。
贴心的“一叫通”
村里新建房屋的质量过不过关;嘎查里的那口井今天打出水了没,不行的话还得再联系下水利部门;牧民朝克图家还有几天能搬进新房……这些事情,潘志荣无时无刻不记在心里,并一件一件地去落实。
草原上的岔路多,牧民住得又分散,稍微走错个岔路,可能就偏差十几甚至几十公里。潘志荣方向感并不好,“很多人不论到哪儿,走一遍就能记住路,我脑子里没有那么好的‘罗盘’,很多时候走过三两遍的路也记不住,只能找个大概方向”。可就是这个不认路的潘志荣,30年来走遍了达茂旗1.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12个苏木、乡、镇,77个嘎查和行政村,巡访牧场牧点厂矿企业980多个,走访3400多户农牧民,并在长达8.4万余字的《民情日记》里,一条一条地记下农牧民的意愿。
潘志荣的检民联系卡正反面分别印有汉语和蒙语两个版本。这张跟名片差不多大小的卡片,虽然制作简单,却与农牧民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我保证24小时开机,他们只要有事,随时可以联系到我。”潘志荣说,他手机里存有300多个农牧民电话,每年接到农牧民的各类诉求电话将近200次,被称为贴心的“一叫通”。
一天,潘志荣正要出门时,电话响了。这个电话是嘎查牧民巴特尔打来的,说是怀疑新村住房工程质量有问题。潘志荣马上联系监理公司技术人员,并迅速赶到施工现场。发现施工过程中确实存在问题后,他让监理立即解决问题,保障工程质量。
这些年来,潘志荣共承办613起案件,其中,办理审查批准逮捕案件412件,公诉案件149件,参与办理反贪案件11件,参与办理反渎案件7件,立案监督案件27件,审判监督案件7件。
“有大家没小家”
三次到距百灵庙镇90公里的犯罪嫌疑人家里释情说理,为每月仅有500元收入、已经70多岁的老阿妈追回7000多元的养命钱……潘志荣化解矛盾纠纷近百起,解决了大量涉及农牧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每次到基层巡访、办案,他都自带饭菜,即使在农牧民家里吃顿家常便饭也要付费。
孝敬老人、关爱兄妹,潘志荣也尽心尽力地照顾好自己的“小家”。然而,在妻子杨淑梅眼中,潘志荣又是“有大家没小家”的工作狂。
2007年,杨淑梅到包头市区参加培训期间,因突发心脏病被送往医院抢救。她的同事拨通潘志荣的电话,可潘志荣说正在调查一个案子,去不了医院。
住院治疗两周后,杨淑梅带着满腹怨言回到了家。就在开门的一瞬间,她看见丈夫正双手抱膝蜷缩在椅子上。她意识到,丈夫的风湿病又犯了。顷刻间,泪水、怨气都化作不忍和心疼。
包容这个词伴随着杨淑梅和潘志荣近30年的婚姻生活。30年前,当潘志荣告诉杨淑梅,单位分配的房子让给了别人,要在检察院简陋的门房里凑合结婚时,她默默地包容了;15年后,当他们贷款买了房子,潘志荣把偿还贷款的担子交给她时,她默默地包容了;当潘志荣一次次掏钱资助农牧民时,她也默默地包容了。
“嫁给‘工作狂’,不包容又能怎么办?毕竟他在大事上做得不走样。”杨淑梅说。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