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19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谈到未来汽车,宝钢也有想法

  • 发布时间:2015-12-05 04:32:55  来源:文汇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张晓鸣

  “不少汽车行业人士想不通,傻大黑粗的钢厂,跑到车展来干什么?”宝钢股份汽车板销售部首席工程师鲍平有些自嘲地说。

  在今年夏天首次亮相上海车展之后,最近宝钢又更进一步,首次发布了一款“白车身”。所谓“白车身”,一般都是指由汽车厂商制造,不包括车门、车盖在内的车身结构,这通常是汽车厂设计新车型的首道工序。而由钢厂自主研发“白车身”,这在国内钢铁行业还是第一次。

  轻量化是主导方向

  中国汽车行业已逝去的“黄金十年”,带动了宝钢的汽车板业务发展。

  2001年,宝钢汽车板销售量还不到100万吨,去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725万吨,市场占有率约50%。这意味着,2014年中国制造的2372万辆汽车中,有一半使用了宝钢生产的钢材,用于建造小到汽车座椅、大到车身框架等各种零件。问题是,宝钢还想在这一市场中继续强化自己的优势——2011年前后,国内整车厂对于超高强钢的需求开始迅速提升,宝钢则再一次抢占了该领域的先机。

  宝钢研发高强钢的技术人员向记者提起了行业里那个有名的“香蕉图”:每一类钢种依据强度和延伸率而定位。宝钢就是按照这个“香蕉图”的指引,为汽车车身开发高延展性、高强度的钢板。到目前,宝钢第一代先进高强钢的年供货量已突破17万吨,第二代产品也开始供货了,第三代实现了系列化。创新动力,就深藏在这个“成熟一代、量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有效衔接上。

  根据汽车轻量化的社会需求,宝钢还加快了汽车铝、镁合金钢材研制步伐,形成了热成形、液压成形、激光焊管、辊压成形、旋压成形和VRB变厚度板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具备了从零件设计、工艺开发、模具开发和零件试制到产品供应的全流程应用技术支持能力,形成了对材料开发完整的技术方案和对主业的技术支撑,由此引领着国内汽车行业的技术应用。

  在鲍平看来,不论用油、用电、用其它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是汽车业今后创新的主导方向。汽车轻了,就节油节能;排放少、污染就少、就更环保。同时,汽车又经得起冲击,安全性能好。

  目前,宝钢是国内唯一能够大规模供应超高强钢的制造商,其产品已在通用、福特及日产等车企的新车型上采用。去年,国内总计有40万吨的超高强钢市场需求,宝钢供应了其中的43.5%。

  概念车投石问路

  不过,现实的挑战是,身后的追赶者正变得越来越多。国内市场将有超过1000万吨新增汽车板产能上线,其中包括武钢、鞍钢以及宝钢自身的生产线,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将导致激烈的竞争,使得原本丰厚的汽车板利润被逐渐摊薄。

  为此,一项名为EVI(EarlyVendor Involvement,供应商的早期介入)的尝试正式启动。占据汽车钢板市场半壁江山的宝钢,在过去多年积累了大量车型零部件档案,这让它拥有了行业优势。因此,宝钢有可能摆脱传统零部件供应商的角色,掌握介入新车型早期设计的话语权。

  一个例子是,国内曾有一家自主品牌整车厂计划推出一款新型SUV,但在设计阶段却发现,车辆的成本和轻量化性能无法达到预期。宝钢获悉消息后向对方提出,可以通过钢材的技术改进,达到新车型预期的成本和轻量化指标。而它提出的条件是,这一车型未来必须全部使用宝钢的汽车板材。双方就此签署了联合开发协议,此后经过技术团队的研发,这款SUV的车身重量较此前减轻了11%,而车身钢材的成本也降低了四分之一。

  在这个基础上,宝钢决定更进一步。

  在宝钢集团汽车用钢开发与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陆匠心看来,宝钢的技术人员在制造白车身的过程中,也能提升对汽车设计方面的理解。如果要更好实现供应商的早期介入,钢铁厂也必须懂汽车的设计结构,和整车厂的设计人员拥有共同语言。

  在过去三年,宝钢投入4000万元,完成了这台“白车身”从设计、制作到焊装的全过程。

  “白车身”制作的主要参与者罗爱辉告诉记者,这台“概念车”嵌入了五种尚未被国内整车厂大规模运用的宝钢新型钢材,用于制成前保险杠的1800MPa钢材就是其中之一。MPa是强度计量单位,数字越大,意味着强度越高。超过780MPa的钢材在业内被称为超高强钢,这是宝钢重点研发的技术之一。

  在低端汽车板产品开始受到钢厂间价格战影响之时,以超强钢为代表的高端产品,是宝钢将汽车板竞争差异化的希望所在。而这辆概念车,可以看做是宝钢在摸索这条道路时掷出的一枚探路石。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