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美下一代战略轰炸机没那么神

  • 发布时间:2015-11-24 02:32:29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美空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研制招标工作,经过一年多的激烈竞争,终于有了结果。近日,美国防部和空军宣布,授予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远程打击轰炸机”项目“工程与制造发展”合同。那么,美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究竟是什么?可能具有哪些“牛哄哄”的性能?科技日报特约军事专家为您解读——

  对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美空军计划以5.5亿美元的出厂单价采购100架,2025年左右形成战斗力。工程化研制阶段的开始,意味着这架具有美空军最高优先发展级、承载着美空军很高期待的新型轰炸机,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渐渐成型,揭下神秘面纱。

  着眼于确保穿透中国防空网

  美空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发展论证工作始于1999年。但冷战已经结束,国际局势大为缓和,老对手苏联、华约已不复存在,这造成了美国对发展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需求出现了认识上的模糊。到2006年初,仅美空军就有多种论证方案,加上美国各军工部门和研究机构、民间组织的,可谓五花八门。

  经过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等战争之后,美空军对未来潜在的军事对手开始出现幻象,认为它与伊拉克、南联盟截然不同,军事实力非常强,防空体系更为完善,其高价值目标或受严密防护,或深藏地下,或能快速机动。未来要击败对手、赢得战争,必须首先要摧毁其纵深大量高价值目标,而现役的几型轰炸机,如B-52已相当老旧,B-1B缺乏隐身功能、存在很多问题,B-2虽然可以穿透严密的防空系统,但20架数量太少,且用于实战的仅有7—12架,均难堪大任。

  于是,美国防部2006年发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对美空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发展作了初步规划:2018年左右装备一种全新的下一代有人战略轰炸机。这种轰炸机常被称为“2018轰炸机”。2007年5月,美空军又拿出了有关这种飞机的系统分析报告,提出“2018轰炸机”应具备很强的高危环境下的生存能力,能渗透敌方严密的防空体系,有足够的航程,可挂载重型炸弹,能全天候实施纵深打击。

  但至此,对于拥有由先进防空导弹和战斗机组成的防空体系的国家是谁、在哪儿,美国心中仍然没数。所以,对于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发展,只是美空军“剃头挑子一头热”,而美国国会和国防部,特别是时任国防部长盖茨,并没有看出有多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2018轰炸机”一直处于论证状态,甚至到了2009年4月,其论证工作都被盖茨叫停了。

  美军的发展一直离不开“假想敌”的刺激。当美国感到可以从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泥潭中抽身时,就开始寻找这个由先进防空导弹和战斗机组成的防空体系的“假想敌”,按照“你有就是对我的威胁”的逻辑,开始把战略目标转向了亚太地区的“新兴国家”。2009年,美国高调宣布要回归亚太,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美军方也开始研究“空海一体战”概念,认为B-2这种世界上最先进的隐身轰炸机也不能化解有关“新兴国家”的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于是,盖茨随之于2011年1月6日一反常态,高调宣布重启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发展。时任美空军参谋长施瓦茨更是直言不讳地声称,发展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就是“着眼于确保能穿透中国的防空网”。

  技术有突破但仍很常规

  综观各种情况,该机应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高隐身、飞翼式布局、亚声速。美空军一直期盼,下一代战略轰炸机要对严密的防空系统具有很高的穿透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在高超声速技术还没有成熟的当下,高隐身必然是美空军的必然选择。自从B-2诞生之后,飞翼就成了许多飞机为实现高隐身而选择的经典布局形式。B-2正面雷达反射截面积为0.1平方米,其下一代战略轰炸机会在全向、宽频隐身方面有进一步突破。但飞翼式布局的飞机通常只适合亚声速和高亚声速飞行,难以跨声速和超声速。

  二是“核常兼备”。可挂载核武器,必是美国发展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题中之义。但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战略轰炸机将更多遂行的是常规远程精确打击任务。所以,美空军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的“核常兼备”,重点强调的应是挂载常规武器的能力。

  三是航程较大。发展战略轰炸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可直接攻击敌战略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军事指挥中心、基地、战略预备队,所以,航程大是对战略轰炸机的必然要求。如考虑空中加油,可全球作战,不空中加油的最大航程和作战半径应在9000公里左右和4000公里左右。

  四是载弹量适中,但综合杀伤力突出。B-2体量巨大,最大载弹量达22.7吨。但未来,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很小,空中进攻更强调“点穴”式打击。所以,基于需求、技术与成本的平衡,美空军要求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体量和载弹量要比B-2稍小。但载弹量减少并不意味着综合杀伤力的降低。现代机载武器精确化、小型化、高效能化的发展趋势,完全能使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在稍小的有效载荷条件下,拥有与过去大型飞机相当的作战效能。

  五是可网络化作战。美军一直在不断加强“网络中心战”能力建设,其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应是“网络中心战”概念下发展起来的一型装备。该机一直被美空军描述为“系统簇”中的一个平台,将借助其他平台的支援,通过网络协同作战。可以想见,美空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不是一只“孤狼”,而是与其他既紧密互联又分散广阔的装备,共同构成一个以信息为主导以网络为支撑的、从传感器到射手的信息火力一体的远程精确打击体系。

  六是有人驾驶。尽管美国无人机的发展世界最为领先,但到今天,其无人机遥控技术还不是十分牢靠,既容易受到干扰,也常出现操纵失误。美空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一时刻用来执行核打击任务,况且每架造价不菲、高度保密,哪敢轻易进行无人驾驶。但美空军也表示,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在未来的某一时期仍有成为无人驾驶飞机的可能。

  重点推进但仍存在发展瓶颈

  为快速形成技术主导优势,从宣布重启的那天开始,美空军就将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列为了现代化进程中优先级别最高的项目,并采取了不同以往的发展模式,大力向前推进。

  一是采用成熟技术、能力目标有限、设定价格底线。B-2和F-35的发展,都是因为追求技术绝对先进、功能尽可能全面,而导致系统过于复杂、新技术太多、周期太长,费用太高、装备不起,让美空军吃尽了苦头。所以,为防止出现类似的拖进度、降性能、涨价格的现象,美空军对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发展特别强调,采用成熟技术,可支付,不追求完全独立地完成任务全过程的能力。

  二是方案论证与技术验证齐头并进,能力要求不求一步到位。从2011年开始,美空军一直在深化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论证工作。但据有关专家估计,这期间,美空军可能已经以“黑色”预算的形式投入了不少研发资金,进行了大量研制工作,甚至已经研制完成。美空军太急需这种轰炸机了。为保证按时拥有、节省开支,美空军不求其基本型就是“全能的”,而是随着新系统和新技术的出现和成熟,分步实现。

  三是隐痛割爱,优先投入经费。美国会2010年并未给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安排研发经费,但2011年一宣布启动,于当年12月就为其追加了数亿美元,并逐年增加安排。下一步,在2015—2019的五年,美国空军计划为该机投入近120亿美元。在削减经费的巨大压力下,美空军为保证该机的计划资金,内部做了艰难调整,如退役装备、减少人员、减少训练时间等。

  尽管如此,美空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发展也难事事如愿,首先是周期问题。美空军原计划今年上半年完成有关研制招标工作,但现在才完成就已经延迟了近半年。还宣称2025年形成战斗力,距今还有仅10年时间,10年里要完成工程研制、试验试飞、作战试验,谈何容易。回顾过去,B-1B和B-2从完成招标到装备分别用了17年和15年,F-35的周期更长。更何况,拖进度是各国武器装备研制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该机难以例外。

  另外,经费供应压力大。发展战略轰炸机本来就是件烧钱的事,费用不断上涨也是美军装备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近几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美国会对国防预算采取了自动削减机制,国防预算日益吃紧,无疑将增加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经费保障难度。

  (作者单位:空军装备研究院)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