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企业”需要退出通道
- 发布时间:2015-11-23 03:34:51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王志彦
“僵尸企业”近期成为经济领域热词。本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提到,要“加快推进‘僵尸企业’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加大淘汰“僵尸企业”力度,有效化解过剩产能,这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任务。
什么是“僵尸企业”?简单说,就是那些因管理不善、效益不佳、名存实亡的企业。这些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但企业的形式还在,在无望恢复成长的情况下,依赖银行放贷或者政府支持而勉强生存。这类企业占据着资金、土地等资源,却不能产生与之相匹配的经济效益,就像是人体内的坏死细胞,久而久之,便会延缓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步伐,拖累整体经济向好发展。以日本为例,日本经济自1990年代初至今,都未完全摆脱经济增长低迷的状态,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受“僵尸企业”的影响。
为什么“僵尸企业”不能被新陈代谢掉?为什么明知无望挽救,企业还要苦苦挣扎?这里的原因很多。除了一些地方担心企业改革影响就业和稳定,一直难下决心、拖而不决之外,笔者认为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退出机制不够通畅,企业“想死也死不掉”。笔者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曾遇到一位企业老板。他说,自己的公司因为市场波动,已经很久没有投入生产了,但想要注销公司却很难。“注销一家企业和注册一家企业一样,要递交很多材料,开具许多证明,手续繁琐,耗时耗力。”这位企业主几经权衡,决定把公司保留下去,于是成为一家“僵尸企业”。
所以说,“僵尸企业”需要有一条退出通道,甚至是绿色通道。这条绿色通道就是快速退出机制,能够让那些已经没有存在价值的企业,在没有法律纠纷的情况下,顺利便捷地退出市场。这样对企业来说,是一种了结,是一种解脱,对社会而言,也能将有限的资源向健康的企业集中。毕竟,市场是一池活水,只有能进能出,进出皆便利,它的生命力才会越来越强。
当然,一些“僵尸企业”退出难,并不都是因为手续和环节繁琐这样的技术障碍。一些地方在看待企业发展的问题上依旧遵循着过去的思维定式,总觉得一家企业在我手里关门,脸上无光,无法交代,还不如“死马当活马医”,熬一天是一天。殊不知,不破不立。对“僵尸企业”犹犹豫豫,违背的是市场规律,浪费的是国家资源,错失的是发展机遇。
破解“僵尸企业”难题,考验着责任担当,同样也检验着勇气智慧。对这一问题,需要解放思想的,绝不仅仅是企业。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