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公司出没,是错配金融资源
- 发布时间:2015-11-23 02:31:20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 头条评论
当前,宏观经济增长整体放缓,政府调配所掌控的金融资源时更应该慎重。上市公司经营成“僵尸”,是企业的毛病。但“僵尸”成了“吸血鬼”,是资源配置的毛病。
我国上市公司每份股票的面值一般是1元,但数据显示,2012-2014年间,有81家公司的净资产已经跌破1元,甚至是负数。自然,它们的业务活动也近乎不存在。有媒体称之为“僵尸企业”。
不过,在笔者看来,称之为“僵尸企业”可能还不太精确。因为“僵尸”不可怕,按照上市规则,证券交易所会定期检视,不符合盈利要求的无“活气”企业本来是能被随时清除的。但在我国的现实中,这些已经不能自行进行新陈代谢的上市公司依然直立在沪深股市,不在于它们是多么顽强的“僵尸”,真相实际上更为可怕:该等公司背后的地方政府和相关国有银行正在为他们不断“输血”。2012-2014年间,净资产不足1元的上市公司有60家获得了累计28亿元的政府补助,有的一年就拿到了6亿元。故而已然无实质生意的上市公司还能不时冒出个利润为正的“生命奇迹”。
但天上不会掉馅饼,“僵尸”上市公司的报表中红润的血色从哪来?说到底还是来自于财政救济背后的纳税人。故而,称这些“僵尸企业”是“吸血鬼企业”更为合适。
诚然,有关部门在给这些上市公司巨额补贴时,可能各有说辞。例如,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防止企业破产倒闭、职工失业等。然而,我国市场经济已经推行了二十多年。如果企业基本面尚佳而只是临时性资金周转不灵,可以谋求短期贷款。要真的只是眼下手头紧张,后势大好,则政府能看出,商业放债人只会更加敏感;倘若已经阶段性积重难返,那可以通过《企业破产法》中的重整程序来寻求债务豁免、浴火重生。假如一家企业已经到了主业经营回天乏力之时,那哪怕是国资的上市公司也没有豁免市场优胜劣汰的理由。
当前,宏观经济增长整体放缓,政府调配所掌控的金融资源时更应该慎重。财政资金救济经济,也大可用于其他领域,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减税刺激等。数亿元投诸喂养“吸血鬼”上市公司,令后者继续无效率地占据土地、人力、设备等生产条件,是金融资源的严重错配。
上市公司经营成“僵尸”,是企业的毛病。但“僵尸”成了“吸血鬼”,是资源配置的毛病。这是各个相关政府部门的公共责任问题。人们有权诘问,数亿元资金被投给一家经营惨淡的上市公司,这经过了怎样的决策程序?地方有关部门是否应当对做出此些补助的原因给出合理解释,对是否能取得回报做出说明?这么做,对纳税人是否公平,对被补助公司的竞争者是否公平?
而从中央统一管理的层面看,应降低令地方政府补助上市公司的诱因。如在政绩考核时,不能对当地上市公司简单“数人头”处理,而应关注其质量。国企这些银行贷款发放中的优待户应当尽快接受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市场化经营、市场化融资。证券发行注册制也应当继续稳步推进,降低乃至消灭上市公司的壳价值,可以减少“僵尸”存在的理由。
□缪因知(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