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下重注,多晶硅产业或迎转折?
- 发布时间:2015-11-19 07:34:17 来源: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通威50亿元投资启动新项目
多晶硅产业依然在寒冬中蛰伏。目前18美元每公斤的售价比前两年还要低,甚至不到2008年高峰期的二十分之一。此时,通威却反其道而行之——新投资50亿元,启动5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11月18日,通威电池项目投产2周年庆暨双流5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启动仪式在成都双流举行。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晶硅电池工厂之一。
通威如此奋力一搏,是否也预示着多晶硅产业即将迎来春天?
□本报记者 吴璟 李龙俊
“联姻”
意在拓展产业空间
在活动现场,连续三场签约引人关注。通威集团不仅与协鑫、西安隆基三方共同签署合资协议;还分别于阿特斯、天合光能、晶科签署了长单客户协议;同时,还与全球领先晶硅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心——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就科研合作签署协议。
活动现场还齐聚了占全球70%以上光伏产能企业的CEO。“与行业企业合作,将各自凭借其优势展开合作、优势互补,形成更大的产业空间;而牵手国际知名高校,则意在技术上的新突破。”通威集团总裁助理谢毅解释到,这只是通威布局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重要一环。未来3-5年,通威规划建设10GW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全面开展太阳能发电核心设备的研发制造以及太阳能的综合利用和推广。
双流5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建成之后,将实现250亿-300亿元的年度销售收入。“以全新的面貌向行业传递参与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决心。”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看来,掌握光伏产业上游多晶硅先进技术,进军太阳能电池,不断降低成本,最终结合通威所掌控的1500万亩有阳光的养殖水面,建立“渔光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实现绿色农业和新能源的融合发展,这是“能源革命”。
前景
国内光伏产业装机容量提升
不过,通威此时再度下重注光伏产业,在业内人士看来,注定面临挑战:光伏行业最坏的时光已过去,但也未迎来最好的时光。
从上游看,多晶硅不温不火的价格依然让厂商头疼。2004-2008年,光伏行业发展比较景气,多晶硅价格达到400美元每公斤以上,最高的时候冲到500美元每公斤,此后一度降至16美元每公斤下方,让不少厂商亏损出局。虽然目前价格回升到18美元每公斤,但这样的价格甚至低于部分厂商的成本价。产业链中游电池组件及下游电站建设利润情况稍好,也谈不上利润丰厚。
通威为何敢在此时下重注?“最为关键的原因是,国内光伏产业装机容量前景光明。”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计划将2020年国内太阳能总装机容量目标从此前100GW上调至150GW。高盛高华证券研究员何方认为,新目标意味着2016年-2020年每年装机较此前预期提升了40%。
需求放量,推动多晶硅产品价格上升。龙头企业保利协鑫在11月发布的三季度业绩公告显示,截至9月,光伏材料生产及销售均实现10%以上的增长,公司“彻底摆脱同行业一举不振的颓势”。
不能忽略的是,供给端同样能在短时期放量。新能源行业分析人士林嫣容认为,价格回升将推动国内及东南亚等地扩充的电池片、组件新产能陆续释放,导致产品价格涨势或将在明年一月遇到瓶颈。“唯有具备高技术、低成本优势的企业才能屹立不倒。”国联证券研究员马宝德认为,行业竞争压力仍大,只有技术领先、压低成本才可能最终获胜。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