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人 忙碌工作 幸福生活
- 发布时间:2015-11-16 05:29:43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陆绮雯 王亚君
这次座谈会,比预定时间提前5分钟开始。
上午9时刚过,位于黄浦区申大厦9楼的会议室里就热闹起来,年轻的金融人从各处赶来,此时,离通知的会议时间9时30分,还有近半个小时……9时25分,座谈会提前开始。我们隐约感受到了,有效率的金融人,就是这样开始每一天的工作。
这天把金融人请到本报位于申大厦的会议室,为的是和他们聊聊他们生活的这座城市,聊聊他们每天的工作。座谈会不仅提前开启,而且直奔主题,正中靶心。在他们的描述中,一座充满魅力的“金融城”跃然眼前;在我们观察中,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因为有这么一群如此优秀的人才而明日可期。
海纳百川,是上海的胸怀
前不久,知乎上780个关于“上海好在哪里”的回答在朋友圈刷屏,上海规范、上海便利、上海安全……都成为人们爱上海的理由。那么,金融人最看重什么?他们说,上海有一个公平、透明、宽容、有序的大环境。
宋扬(交通银行总行个人金融业务部首席营销经理):我2010年从南京大学毕业,学的并不是金融相关专业,但交行不拘一格招聘,我来到了上海工作,这便是上海金融的一种“开放”。
之后,作为管理培训生,我曾经在伦敦、中国香港等地工作过。我眼中的大上海,我觉得可以用“公平、公开、透明”来概括:第一,政府公开透明,整个城市氛围的公平、秩序、有归属感;第二,这座城里的人,讲求效率,是一座有序高效运转的城市;第三,我能感受到上海的温情,海纳百川的文化在城市的每个角落生长发芽。
孙岩(海通证券人力资源部招聘配置专员):我实习时,在外省市的律师事务所做并购,当时就有机会接触全国各地的政府,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与上海政府多个部门的交流。他们以服务者的姿态出现,这或许也是影响我最终选择来上海工作的一大原因。
来上海工作不到半年,我就有了落户到上海的机会。作为职场新人,不太好意思上班时请假去办理落户手续,所以和民警商量,能不能在周末办理,没想到民警很爽快地表示:你可以周六下午来找我,我去单位一趟。有一次民警还主动跟我说,某份材料不用我专程过去拿了,他给我寄过来。这些细节足以体现上海这座城市的包容及效率。
李超(太平洋产险中小微客户业务部副总经理):我来自天津,也在多个城市工作过。因为公司总部在上海,我在还没来工作前就对这里很熟悉。我非常关注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浦东新区这些年的飞速发展,与注重人才引进和基础设施建设分不开,这一点我觉得也值得国内其他城市借鉴学习。现在,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又如火如荼,将积极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相信这也是这么多金融人愿意来上海发展的原因。
人才济济,是企业的追求
金融行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充足的数量、优质的素养和合理的结构,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离不开一支“能打硬仗”的金融人才队伍。
李珏峰(上海清算所系统运维部副总经理):我们单位很多人是海归,也有不少像我一样,来自国内其他城市,大家相同的感受是,这里是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这样的环境很好,每个人专注自己的事情,实实在在地努力,就能得到方方面面认可。和大多数新上海人一样,最初我来上海时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对于未来的去或留并不清楚。但现在我可以说,来上海两年,这里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公司也有很好的舞台给我,为我提供了很好的职业发展机会,我已经决定在这里扎根了。
班旭欣(交通银行总行人力资源人才管理专员):我2007年从北大毕业,当初就是奔着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来的。加入交行后,曾经辗转多个城市工作。在我看来,和其他城市相比,上海的城市氛围比较自由轻松,也适合人才的自我发展及创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政府、金融办和相关部门在引进金融人才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制度安排,也有一些有针对性政策倾斜。
目前,我负责的交行管培生项目对全国各地乃至海内外的毕业生非常有吸引力,我们的管培生队伍里涵盖了国内排名前十的高校毕业生,还有来自耶鲁、剑桥等美英知名大学的硕士、博士,这些人才更多地落户上海,对金融中心建设必将发挥巨大的推力。
孙云龙(国泰君安证券资产托管部职员):我觉得上海有一种向上的学习氛围,大学就读于上海,能够感受到,进了公司更能感受到。国泰君安非常注重创新,给予年轻人很多机会。虽然作为新上海人,在上海的生活成本比较高,住房压力和经济压力不小,但公司给新员工的关照也是相当全面和周到的。
徐琦(海通证券证券金融部区域经理):我2012年来到上海,至今已有三年多,虽然时间不长,但我作为管培生在公司各个岗位锻炼,有机会见证了很多大事件。比如,海通收购恒信租赁、葡萄牙圣灵投资银行等,在每个部门经历不同业务,不仅使原有的知识更加巩固,也扩大了业务面。在努力工作的日日夜夜里,我似乎悟到了“中国梦”的真谛,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很难企及的话题,而是很“接地气”的“中国梦”,激励我们年轻人为自己的理想打拼,在社会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金融中心的明天,就是金融人的未来
金融中心大蓝图一笔笔丰满,金融人也在这颗大树下茁壮成长。是的,展望金融中心美好的明天,就能预见上海金融人灿烂的未来。
庄颖健(浦发银行2013期总行备选生):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虽然体会不了新上海人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心路,但我对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我是从小看着陆家嘴的高楼大厦一幢幢建起来的,也一天天浸润在上海日益浓厚的金融氛围中,这或许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的职业选择,我学的是法律,却投身金融。我非常看好金融中心未来的发展,这个未来也将给予我们金融人更大的成长空间。
丁昱洁(太平洋寿险人力资源部薪酬福利管理室投入产出规划主管):我毕业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时,同一届同学中有4个人被太保录用,我们都选择来上海发展。两年多过去了,我和同学们都还在上海。当初选择上海一是因为环境好,二是考虑到自身发展。现在回头看,选择没有错,上海的“四个中心”建设、自贸区建设,都给金融业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其实就搭乘在“机遇快车”上。
卢阳(国泰君安证券信用交易管理部职员):我是90后,今年刚毕业,也刚来上海。我觉得上海的交通非常方便,地铁线路多,虽然我现在住得离公司比较远,但坐地铁40分钟就能到单位。另外我觉得上海集聚了很多金融企业,包括对冲基金、公募私募基金等,我们与客户的交流十分方便,整个行业氛围很不错。
马超(浦发银行人力资源部职员):我和在座的各位或许不同,我并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但上海愿意接纳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只要你肯努力,就能在这里打拼出自己的天地。所以说,虽然现在在上海生活压力不小,衣食住行开销也大,但这里会为年轻人成长提供方方面面的便利,我愿意在这里挥洒我的汗水与青春。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