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人社部:国企改革不会引发“第二轮下岗潮”

  • 发布时间:2015-11-14 06:25:24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工作人员今天表示,我国企业目前减员人数虽然有所上升,但因企业经营不善所造成的经济性裁员占比很小,仅有2.6%,这一轮国企改革所引发的减员也和上一轮不同,不会引发下岗潮。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有研究者认为,由于国企重组等因素影响,要准备迎接第二轮下岗潮。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表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企处于集中调整阶段,下岗规模很大,涉及千万人,但这次国企改革肯定不会有那么大规模地下岗。”

  郑东亮说:“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市场就业的吸纳能力很强,就业形态很多,从2013年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提供的就业渠道更多,各种新业态的发展也拉动了就业。”他认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国企下岗潮,是因为当时整个就业市场没有那么大的容量。但现在,再就业的市场吸纳能力比以前强,国家提出的就业优先战略也比较成熟,比如对不同群体给予了相应的就业支持,提供了比较好的政策环境,能够支持尽快再就业。

  此外,从去年以来,政府连续出台一系列“双创”政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为就业提供了支持。

  “现在提出的‘共享经济’实际上也容纳了很多就业,还有很多‘隐性就业’没有被统计,因为有些人是兼职。”郑东亮告诉记者。

  人社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莫荣认为,判断“潮”的出现,要以数据为基础,要看是不是“量大、集中、影响很大”。在他看来,能够称之为“潮”的包括1989年百万民工下广东引发的“民工潮”、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企改革引发的几千万人“下岗潮”和金融危机时1200万民工“返乡潮”,而现在的失业人数增加还远够不上“潮”。

  人社部对今年1到9月我国3.3万家企业岗位流失量进行监测,结果显示,今年1到9月我国3.3万家企业减员同比增加1.7个百分点。“企业减员主要来源于员工退休、合同到期、企业结构调整或企业搬迁,以及经济性裁员等几方面。”莫荣指出,最为敏感和值得关注的是经济性裁员,但仅占岗位流失总人数的2.6%,81.5%的减员都是因为正常解除劳动关系。

  莫荣认为,这次减员的区域、行业相对集中,结构性特点比较明显,总体局势平稳可控。“不可否认,企业减员的确较往年有所增加,但完全没有达到‘潮’的地步”。

  按照郑东亮的说法,这次减员主要集中在制造、煤炭、化工、钢铁、纺织、服装和零售等领域,很多是化解产能过剩和环境治理的行业。

  莫荣表示,东北地区的能源行业减员量较大;采矿和设备制造业的减员量较大,占减员总数的51.5%,但减员100人以上的占比很少,仅有5.5%,减员1000人以上的仅占0.3%。“另一方面,企业每年还有增员,以及新创造的就业岗位”。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数据,今年1到9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066万人,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就业形势比较稳定。

  在莫荣看来,保持高就业的原因有4点:第一,我国经济发展维持了中高速增长,对保障就业起到重要作用;第二,新型产业发展比较好,今年电子商务、金融、计算机行业用人大幅度增加,激发市场活跃度;第三,创业带就业的效应在持续释放,一个企业就可以带动1到3个人就业;第四,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尤其是积极的就业政策保障了就业的增长。

  莫荣告诉记者,他们研究所研究失业预警红线,参考国际一般情况,认为调查失业率7%是一个合理的指标,而9月我国调查失业率为5.2%。

  莫荣表示,要注意到失业风险在上升,劳动关系矛盾在上升,东北地区等区域不稳定的风险也在积聚。但莫荣也指出,在应对失业问题上,我国有成熟的做法。“金融危机期间,我们开创了由社会保障解决就业的‘5432’政策——5项社会保险可以缓交,除了养老保险以外,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可以降低费率,可以从失业保险给企业岗位补贴,让企业生存下去,尽量少裁员,这个政策比较成熟,新加坡也在实施类似的政策。”莫荣认为,我国对解决规模性的失业也有办法,如规模性的裁员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要有相关的安置办法,还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

  郑东亮认为,国企改革重组会有部分员工分流,所以还需要做好分流安置。“企业和员工的协商很重要,如通过减少工时、减薪、短期放假等措施来共度难关,职工的分流安置要事先沟通商量,避免出现去年的‘沃尔玛事件’。”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