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浙江以生态循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发布时间:2015-11-09 16:39:44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生态兴农美田园 循环利用谋新篇——浙江以生态循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新华网杭州11月9日电(记者王政、郁琼源)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九穗儿生态种植园负责人葛凌腾的办公室里,挂满了葡萄参展参赛获得的奖状。“要说获奖秘诀,就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绿色防控。”葛凌腾指着葡萄园的太阳能杀虫灯和诱虫板说,这个杀虫效果非常好,“我的葡萄园既不用化肥,也不用农药,种出的葡萄能卖到几十元一斤”。

  九穗儿生态种植园是浙江省“肥药双控”的一个样本,“肥药双控”是指针对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源头管控,这是浙江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一个着力方向。因为基础扎实,2014年4月,农业部批复同意浙江成为全国首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明确浙江省率先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并逐步实现零增长。

  地处长三角南翼的浙江曾是“鱼米之乡”,但在率先发展工业的大背景下,浙江农业经历了一个从萎缩到追求产量、追求效益,再到追求生态的发展历程。在这片占全国1%的土地资源上,创造了全国3%的农业增加值,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4万元,连续30年居各省区第一。

  为了扭转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的局面,从2010年开始,浙江提出“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思路,并将其纳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部署中,目标是打造“生态农业、美丽田园”。

  小小的一个农药瓶、农药袋,而今在杭州市余杭区有了专门的回收渠道。该区的种粮大户陈庆祥说,“农药瓶子一元一个,袋子一毛一个,瓶子袋子都能换钱,谁还舍得扔?”目前,浙江在全国率先出台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集中处置办法,结束了农药废弃包装物随便扔、“靠风刮”的无序状态。

  两年前的“黄浦江上漂死猪事件”,让浙江农业开始思索畜牧业密集养殖以及随之而来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问题。整治无序养殖、划定生态红线……一场畜牧业转型升级行动在浙江大地迅速展开,截至2014年底,全省有畜牧业的87个县(市、区)全部完成禁限养区调整划定工作,关停搬迁养殖场7.46万个,调减生猪存栏566万头。

  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是许多人对养殖场的固有印象,然而在绍兴市上虞区富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生猪养殖场却是全新的景象:空气清新,流水潺潺。公司用“水净化精灵”狐尾藻来处理污水,处理后的水质COD仅为70mg/L,为原先的1/5。

  记者在浙江养猪大县衢州市龙游县采访了解到,当地采用“集中处理、保险联动”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模式,农户每头生猪只需缴纳15%的保费(4.05元),就可以得到30元至600元不等的赔付。龙游县畜牧局局长林海虎说,因为有保险赔付,养殖户有无害化处理病死猪的积极性,加之县里有专门的处置中心和收储车,大大方便了养殖户,病死猪无害化处置实现了全覆盖。

  目前,浙江在全省布局建设了41家死亡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厂,浙江省多个部门联合下发文件推广龙游模式,以彻底解决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难题,形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长效监管机制。

  秉持生态、循环理念,浙江农业开启了新探索,然而生态循环农业在国内少有经验可参考。因此浙江采用示范带动与整体推进的实践路径,形成了一大批高效生态、可学可推的示范区,其中以“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三大循环体系最具代表性。

  主体小循环,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内部,应用种养配套、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模式,以达到全利用、零污染的目标;园区中循环,则是指在农业“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业园区)内,通过建沼液处理、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等节点工程,以实现循环;县域大循环,就是以县为单位,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治理养殖污染、推行清洁化生产等,整体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

  浙江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表示,农业是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主要产业,浙江经过几年努力,从理念创新到机制创新,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从示范创建到全面铺开,都已经向纵深迈进。“生态农业之于浙江,已然从盆景变风景、苗圃成森林。”史济锡说,这将助力浙江打造绿色农业强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生态兴农、绿色富农。浙江农业在生态循环实践中正迎来“蝶变”,背靠大市场,生态、绿色农业正成为浙江山区增收致富的主渠道,龙泉高山蔬菜、云和黑木耳、庆元香菇……这些“最地道”的山货成为城市居民追捧的美味佳肴,为山区农民带来不菲收益,生态兴农业、循环美田园的互促机制正在浙江大地形成。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