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项建忠:献身制造业 永葆工匠魂

  • 发布时间:2015-11-09 10:31:2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早几年有人劝我投资房地产,说一转手的利润可以抵得上几百人的厂子干一年的纯利润。但我胆小,挣不了这种快钱。”项建忠用“胆小”来形容工科男骨子里的执拗劲儿,他说,“做实业,就要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

  这位有着20多年机械行业履历的企业家,的确有过多次的选择机会,但最终还是认定制造业,在一条道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

  伴随着他所领导的浙江通力重型齿轮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壮大,逐步进入引领行业发展的第一阵营,项建忠也让人们看到了他一路走来的稳健和专注。在最近参加的一个EMBA研修班里,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大象”。起初只是同学之间的小乐趣,没想到多念几次,项建忠对这个昵称越发喜爱了,除了与名字契合的高大身材,最重要的还是大象给人的稳健印象。

  买设备,投技改,眼睛都不眨一下

  农家出身的项建忠,只读了半年高中就不得不辍学务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农机厂当学徒工,每月工资仅9元,随着技术逐渐熟练,工资翻倍了。从那时起,他明白了技术决定价值。后来,项建忠只身去温州工作,白天上班,晚上读夜校,凭借着对知识的渴望,努力修完机械制造、设计和公共关系学等课程。

  1990年,项建忠以5万元起家创办了一家农机厂。那时的项建忠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企业生产的设备会替代进口设备,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他只是踏踏实实地制造一台台机器,获取制造业一分一厘微薄的利润。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减速机厂家主要生产老式减速机,产品价格低、缺乏竞争力。项建忠受到全球知名机械企业震雄集团创始人的启发,决定实施“差异化战略”,通过组织研发力量,研制出了“通力”为标志的模块式齿轮减速机。

  2006年,他又有一次转行的选择,是瑞安人熟门熟路的汽配项目,还是减速机的升级——风力发电增速齿轮箱?他选择了产业升级,跃入被大型国企垄断的重载行业,做增速机。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极其惊险的一跳。为了解决众多的技术问题,一家当年销售额只有两亿多元的小企业投入技改资金1亿多元。3年技改资金超过两亿元。但项建忠成功了,从那一年开始,公司增长速度提升到了40%以上,此后保持着年增30%的均速。

  2009年,香港十大富豪之一、合和实业董事局主席胡应湘到通力考察,看了通力制造的齿轮箱产品,大呼:“一家民营企业能造出这样的设备,不简单!我就是要找这样的企业合作。”如今,通力公司已经和合和实业建立了合作互访的机制。

  技改投入见了成效,项建忠更是“大手大脚”搞转型升级。近年来,通力不断从瑞士、德国、美国引进300多套先进的齿轮加工和检测设备,一些设备加工和检查的精度堪比国家级检测中心标准。一些产品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通力办公室,办公室主任杨威打开企业历年引进的设备清单:“这台是德国进口的数控齿轮磨齿机ZP125,仅购买价格就超过了1200万元;这台数控齿轮磨齿机ZP20也是德国进口的,进价也超过了1000万元;这台齿轮检测仪同样是德国进口……”

  学习全球行业经验和顶尖技术,通力已自主开发十一大系列产品,10个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并参与两项工业齿轮箱国家标准制定,负责起草4个中国齿轮行业中小功率通用减速机行业标准。

  面对员工们津津乐道的一句话——“项董买设备,投技改,眼睛都不眨一下。”项建忠说:“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迈进,离不开技术革新和设备升级,身为制造业大军中的一员,我们的员工应该深深知道,今天投入的资金会在不久的将来产生效益,帮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分股份,留骨干,财散人聚记心头

  通力把15%的股份分给骨干员工的壮举,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温州实体经济发展“重头戏”企业股改的样本,一度被外界点评为“大手笔”。

  在项建忠看来,股份合作制是资金合股、劳技合作及各种因素的优化体现。通力经历股改“再造”,确认了股权,实现了企业治理结构及制度的完善,符合上市企业的要求,对企业持续发展非常有利。

  而让员工持股,使员工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员工会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和自己的事业来潜心经营,与企业同呼吸,共成长。不但保证了企业人才的稳定性,并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与竞争力。

  来自江西省修水县的何芸,在通力工作9年,从一线员工一直做到技术部部长。在股改中,他身份从员工变成股东,因为他获得了公司“技术岗位股”的奖励。通过吸收和鼓励骨干员工入股的方式,如今成为股东的骨干员工已有30多位。

  项建忠谈到,股改作为民营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最终要靠企业家的意识,源自“内生动力”的股改,才能达到“改”的效果,优化的效果。否则,即便企业变成了“股份公司”,仍然只是换上了一个名称而已。

  “财散人聚,财聚人散。这是先贤留给我们最基本的道理。”项建忠说,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的知识的竞争,人才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企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通力现有480多名员工,其中有110余名员工是引进人才,主要涵盖管理与技术部门,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者数十人。怎么把高级人才用好、留住,既要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又要完善企业管理的结构和制度。

  通力在完成股权分配及确认后,着手进行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一系列制度。首先要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各项规章制度,即“三会一制”,同时实施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即“两权分离”。

  “企业管理职业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董事会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经营,而董事会也能对职业经理人进行应有的监督、考核,使企业导向不致偏差,推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技术出身的项建忠在经历20多年的实战后,谈起企业管理也头头是道。

  在经济新常态下,他又大力呼吁温州在积极加大人才引入的同时,也应注重对本土人才培育和发展。针对蓝领、高管、本科以上等不同人才,予以不同力度地扶持。“没有第二产业的发展,谈何第三产业的繁荣,政府应当从政策等多方面鼓励做精、做专的中小企业。”项建忠所做所看所思所想都在制造业。

  价值观,人生观,文化分享铸企魂

  在林垟,别的企业的员工都羡慕通力的职工。“因为我们企业的福利好。”来自西安的通力职工周贵冬说,企业每逢过节都会发礼品。去年春节,他就收到满满几大箱的礼品,包括苹果、梨、食用油、饮料、啤酒等。当他载着礼物回家时,不少同乡投来了羡慕的眼光。

  “这种分享如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项建忠倡导的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分享,在精神层面的分享之前,先要在物质层面提升员工的归属感。

  除了企业成立25年来从不间断的过年过节福利,通力几乎每年为每位员工开展免费体检,为员工办理保险,每年一次探亲假,报销来回路费等。早在2006年,通力的职工就住上了标间化的宿舍,每个房间配有彩电和空调,还设有公共健身房和书屋。

  在项建忠看来,提高员工福利,不是增加成本,而是提高生产力,它能帮助企业提升产出和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在制造业打工,每个月工资能不能按时发到手,家里出了急事有没有钱可以应对,是一等一的大事。”项建忠也曾将年轻的汗水挥洒在生产线上,对于企业职工的烦忧,他感同身受。

  因此,通力在绝不拖欠薪资的前提下,还成立了企业爱心互助基金。该基金主要面向因家庭遭受灾害或发生家庭变故导致生活困难的员工,或本人及直系亲属患重大疾病者的在岗职工,最高资助资金为两万元。

  物质生活有了保障,员工对企业有感情,工作中对自身就有要求。为了更好地激发员工的潜力,通力会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学历的员工,定期组织员工技能培训,通过这种方式为员工能力增值,进而留住员工。

  “企业管理者要把自己管理企业的经验、价值观、人生观等很好地分享给员工,要创建一种分享文化,让知识与智慧通过分享,快速、充分地流动起来,并在流动中实现员工素质的提升,这也是企业无形资产的增值。”

  最近一次2015年质量月启动仪式上,项建忠主讲德国工业4.0考察回来后的感受,与员工分享了德国工人对产品质量的严谨和苛求,德国工厂对实业的坚守和执著,还有他对工业4.0的思考以及对工匠精神的解读。

  “梦想一定有,我把它放在心里。做实体经济一定要沉得下心,力求稳健。”项建忠说,“不管是通力,还是瑞安别的企业,在新常态下,都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低头拉车,也不能忘了抬头看路。作为瑞安工商联主席,我会向政府传递声音,希望关注中小企业的成长环境,关注下一代企业家的培养。”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