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米“吃”到谷壳灰:产粮大县稻谷“吃干榨尽”促农民增收
- 发布时间:2015-11-02 10:20:44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网南昌11月2日电(记者秦宏)“为稻谷加工中的每一处‘废料’都找到市场,哪怕是谷壳灰。”粮食丰收年,如何给粮农一个好收成,中国稻米加工强县、全国商品粮基地江西省新干县给出了答案:实现粮食加工企业集聚,完善粮食加工产业链,将稻谷从大米“吃”到谷壳灰,提高粮食附加值,促农民增收。
“以前,稻谷收割后要晒干再拉去卖掉,现在湿谷就可以直接卖到加工企业去。规模化、现代化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对于我这样的种粮大户来说,省了不少心,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新干县大洋洲镇夏塘村种粮大户杨建军告诉记者。
晚稻收获季节,新干县赣中绿色粮油工业城内,满载稻谷的车辆排着队等待加工企业收购。这些稻谷将经过米业公司的烘干、剥壳、筛选等加工工序,被包装成一袋袋大米投向市场。
同时,稻米加工中留下的谷壳,将被送往县里的稻壳燃料电站成为发电的原料;米糠则会被送进米糠油加工厂或淀粉糖浆生产企业,用来榨油或生产下游产品。谷壳燃烧后的谷壳灰,也会被卖到钢铁公司当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确保对稻谷价值“吃干榨尽”。
“我们公司平均每天可消化170多吨谷壳,年发电量可达4000万千瓦时。仅此一项,每年就可增加稻米的附加值近4000万元。”江西金佳谷物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经理龚志宏说。
目前,新干县赣中绿色粮油工业城内已形成“原粮—谷壳—发电—用电”“原粮—米糠—米糠油—糠粕—饲料”“原粮—碎米—米粉食物(淀粉糖浆)”三条完整产业链,实现了上下游粮食加工企业集聚发展。大米加工副产品资源开发的米糠养分素、米糠养分纤维、大米蛋白、多孔淀粉、米乳饮料、γ-氨基丁酸和米糠多糖等新产品,市场反应良好。
作为全国产粮大县,新干县年产稻谷稳定在30万吨左右,拥有粮食生产企业70多家,年稻米加工能力120万吨,年加工量达80万吨,可实现粮食产值30多亿元。在一道道循环利用环节中,新干县稻谷的附加值提高了3—5倍。
粮食加工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对稻谷的需求量。因加工稻米能力强,新干县不仅无粮食仓储爆满压力,还要到外县购粮。仅在卖粮环节,因新干县粮食收购价格多年保持比周边县市高出每100斤3—4元,平均每年可为全县粮农增收约7000万元。
“城内的粮油加工企业之间构成了彼此相关、配套、弥补的上下游工业链条,这不仅有效稳定了粮价,对每一粒稻米‘吃干榨尽’,也使农民得以丰产丰收。”新干县粮油产业促进办主任吴锦华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