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政府项目仍在加杠杆 国企新增负债暴涨

  • 发布时间:2015-11-02 01:00:25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传统产业的企业被形势所逼“去杠杆”的同时,另一现象同时在出现,那就是大量政府项目仍在加杠杆。一些“稳增长”项目的上马虽然能够起到托底经济的作用,但其风险也值得警惕。

  数据显示,今年9月末,国有企业负债总额超过77.7万亿元,同比增长19.2%。而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7.1%,增速比负债增速低逾2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企业负债总额超42.7万亿元,同比增长24.2%,增速高于央企资产增速近4个百分点。地方国有企业负债总额接近35万亿元,同比增长13.5%。

  今年前九个月,国企新增负债总和超11万亿元。而9月单月新增负债就高达近6万亿元,出现暴涨。按照安信证券分析师罗云峰的形容,这是一种“空前的加杠杆”。至于新增债务暴涨背后的原因,罗云峰猜测,“可能是原来计入政府的部分债务正式划入企业。”今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提速,但同时获批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计划已达2万亿左右,这也成为新一轮“杠杆”开启的前奏。

  金融机构资金为这些项目融资的渠道具有多样性。《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成立地方投资基金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政府出资25%,撬动社会资本75%,成立基金,以此投向“铁公基”项目,随后,银团贷款再以该基金规模的3倍额度进行授信。这相当于,政府财政以1:15的杠杆撬动了银行和社会资金为大项目融资。

  此外,专项建设基金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专项建设基金由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定向发债募集,中央财政按照专项建设债券的90%贴息。专项建设基金主要采用股权方式投入,用于项目资本金、股权投资和参与地方投融资公司基金。

  中金报告指出,由于专项建设债所对接的项目普遍小而散,且融资主体仍是地方企业和平台,在地方企业和平台普遍杠杆率比较高的情况下,其加杠杆空间有限,对于银行参与这些项目而言,也相对谨慎。不过,对于项目融资而言,依旧是一种加杠杆融资手段。

  而在加杠杆的同时,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表也在急速扩张,且扩张的方式从表内向表外扩张的趋势明显。“实际上,银行资金从放贷到做大量的表外融资,体系内也在相当于加杠杆。而背后的逻辑则是货币政策从宽松到收紧再到相对宽松。”一位银行业人士分析称。

  从2010年以来,银行同业业务逐渐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商业银行利用同业拆入资金或吸收理财资金、扩大各种表外资产的渠道,幻化出各种各样的同业业务,科目不断变化,除了传统的同业存放、同业拆借、同业票据转贴现,又衍生出同业代付、同业偿付、买入返售等各种“创新”。

  数据表明,16家上市银行资产规模占银行业总资产规模约60%。据测算,到2013年一季度末,上市银行同业资产规模11.6万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近13%。经历了监管层规范引导后,2014年末,上市银行同业资产余额为9.44万亿元。如今,为应对利率市场化,息差收窄,一些商业银行渐渐重新挖掘同业业务价值,至今16家上市银行同业资产规模约为10万亿元。

  不过,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商业银行参与PPP类型的基建项目,也面临着期限错配和信用风险,这类项目的融资周期较一般工商企业贷款更长,对于主要以中短期存款为负债来源的商业银行来说,存在期限错配的风险;另外,PPP项目涉及地方政府、项目公司等多个主体,相关主体对于契约的遵守情况直接影响项目现金流、盈利能力和融资项目的信用风险。

  (本组稿件由张莫、钟源、王璐、蔡颖、赵婧撰写)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