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中国的引资魅力

  • 发布时间:2015-10-27 16:15:00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放眼国内,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速大幅低于东部地区,如何深挖中西部引资潜力?放眼国际,TPP协议一旦生效,“对内高度贸易自由化、对外封闭”的闭合自贸区将开始运转,又将给中国吸引外资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国想要保持自身的引资魅力,应在哪些方面继续作出努力?本报特邀业内权威专家,与读者分享他们的思辨。

  专家圆桌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与投资研究室副主任郝洁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副主任郝红梅

  TPP能否改变中国引资格局?

  国际商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前不久达成基本协议,这是否会对中国吸引外资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有不利影响,中国应如何应对?

  王军:从版图意义上看,TPP构建了一个跨太平洋的、新的区域生产网络;从降低关税、投资一体化等方面来看,该协议影响重大,值得关注。就短期而言,基本协议达成不等于生效,也不等于马上“零关税”。同时,TPP12个成员的经济总量占全球总量的40%,而贸易总量占全球总量的比例不足30%,区内贸易投资占比更低,也就是说,实际的一体化程度和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并不高。因此,TPP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更多体现在心理和政治博弈层面,实质的经济冲击较小。不过,短期内对国际投资者信心的负面影响,伴随着中国经济下行、美国经济开始复苏的大趋势,将会变得非常微妙。

  虽然短期内TPP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有限,但是不能忽略长远影响。就产业层面而言,经我们估算,中国的纺织品、食品加工、服装、汽车出口将下降2%~3%。为此,中国应以更加主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来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更大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以连横来破合纵,破解TPP及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对中国的封堵、排斥和遏制。一是加快推进国内四大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全方位改革试验,加快制度创新步伐,率先建立符合国际化和法治化要求的跨境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二是积极寻求和发达经济体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以双边贸易投资自由化为突破口,绕过美国主导的多边机制,破解美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新布局,缓解TPP的负面冲击。三是积极促成以中国为主导的其他多边、区域次区域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以更具前瞻性的视野推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四是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进一步实施对外开放。五是积极鼓励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扩大境外投资,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加入全球供应链,更深层次地融入全球化。

  郝红梅:TPP包括了最主要的发达经济体以及重要的亚太地区经济体,协议谈判完成,将对世界贸易和投资规则产生深远影响。但对于TPP,我们应从长远和深层次考虑。TPP倡导的多数原则与中国未来进一步改革开放密切相关,未来将中国纳入TPP应该是大势所趋。现阶段,中国应做好几件大事:一是签订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二是主动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进程。RCEP是亚太地区与TPP旗鼓相当的自由贸易协定安排,是目前中国参与谈判的最大规模的自贸区,其顺利建成有利于中国加快构建以周边为基础、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三是加快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是双边和多边合作的桥梁,其顺利实施可以部分消除TPP对中国可能造成的贸易和投资分流。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要做好国内相关改革。

  龚晓峰:我觉得没有太大影响。TPP的很多规则代表了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比起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定,TPP在劳动权益、环境保护、市场开放、反对垄断以及信息通畅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一方面,TPP在国际贸易自由度上走得更远;另一方面,TPP可看作是基于传统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扩展。作为世界货物贸易规模最大、服务贸易规模第二大的国家,中国在环保、信息安全等领域提出更高标准,客观上这也将起到对中国环境保护、信息安全建设的推动作用,这也是中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本身的要求。坏事往往能够变成好事,开放常常可以倒逼改革。

  中西部引资如何“向东看齐”?

  国际商报: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不断加快。然而,数据显示,1~9月,中国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0.1%,中部地区同比增长0.3%,西部地区同比增长2.2%。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速大幅低于东部地区的原因是什么?未来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速能否追上甚至超过东部地区?

  郝红梅:由于原有投资及产业集聚效应较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整体投资环境较好,目前东部地区仍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地区,外商投资中西部的份额仍然偏小,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中西部有劳动力、土地成本低的优势,但相对东部来说,其市场经济环境和产业配套能力仍然较弱。虽然近年来中国一直在积极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但采取的有关政策措施力度还不足以弥补该地区投资环境的原有缺陷。未来几年,东中西部利用外资的总体格局尚不会有根本变化,但差距将有所缩小。

  中西部地区今后的经济增速将高于东部地区。在中国的西部开发战略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进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都会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多和更好的投资机会。因此,从长远发展看,外商投资的区位选择将会向中西部地区逐渐推进,但不会是“大跨越式”的。

  龚晓峰:外资的流向有其自身的规律,追逐利润是资本的天性,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在基础设施、物流条件、人才储备、政府管理、商业环境等方面较内陆省份更完善、更优化,产业集聚程度更高,外资流入优先选择东部地区是必然趋势。中西部地区在业务模块化、工作流程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市场化、考核标准化、人才国际化等方面还有欠缺。当然,中西部地区也有其他优势吸引外资,比如国家特殊政策扶持、劳动力成本较低、对外资的限制条件更宽松等,中西部地区要努力完善自身投资环境,从而吸引外资进入。

  王军:从综合条件来看,在产业配套能力、人力资本聚集、交通便捷程度、市场密集效应、政府服务意识、整体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中西部地区如果不提升包括上述方面在内的综合竞争力,而仅仅依靠劳动力成本较低这一单一优势,实际使用外资增速难以超过东部地区。

  郝洁:东部地区作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龙头,利用外资以“提升”为核心目标,重点提高引技与引智效益,增强利用外资的溢出效应,提高外资对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的作用。东部地区注重吸引处于全球产业链高端的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提升本区域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加快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延伸。当前中国利用外资的增长极主要是高技术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这正契合了东部地区的利用外资优势,因而东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增速显著提升。

  吸引外资仍需练好内功

  国际商报:现阶段全球经济仍不理想,为提振本国经济,包括印度、迪拜、意大利、韩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在积极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高手林立之下,中国想要保持自身的引资魅力,应在哪些方面努力?

  郝洁:一是合理构建适合中国开放水平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以国内法与负面清单合理衔接为原则,梳理国内法中现存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等不相符合的条款,将现阶段无法或不应调整的不相符合的条款,纳入负面清单。二是深入推进重点服务业的有序开放。深入研究金融、教育、文化及医疗行业进一步开放市场准入的步骤。以“有序”为开放原则,在中国重点服务领域现有开放水平上作出适度推进。服务业的有序开放应首先明确目前仍须禁止开放的领域,将确须保护的产业列入禁止范围。对目前列入负面清单的行业的股权比重限制进行梳理,保留确须中方控股或中外合资的行业。三是以营造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实现投资便利化为核心改善投资软环境。提升利用外资相关法律规章及技术标准在制定、公布及执行过程中的透明度。提高行政服务效率,简化外资行政审批程序。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国家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提高违约失信成本。

  王军:一方面,加快推进与美国开展的、目前中国最高标准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尽快将负面清单制度推广至全国,以便让更多的外资进入,进而倒逼资本账户开放,倒逼国内各项不适应开放要求的领域加快改革,激发国内经济活力。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抓紧出台深化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新政策;另一方面,应当视TPP及TTIP为压力和动力,倒逼国内各项改革和开放加速推进,在市场准入、海关监管、检验检疫、劳工标准、绿色环境标准、争端解决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国有企业等管理体制和政策方面作出主动改革和调整,夯实国内实体经济,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做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

  龚晓峰:中国在与印度等国吸引外资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特别是在沿海地区,中国在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制度环境等方面更有竞争力。但是我们仍然需要从四个方面加强管理:第一,应该继续完善法治环境、商业环境、市场环境等。第二,从产业链布局的角度发挥优势,进行差别化竞争。第三,发挥好中国巨大内需市场的吸引力。第四,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培养、锻炼了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研发人才、管理人才、众多的熟练产业工人,每年毕业约700万大学生,中国应充分利用人才优势,提升对外资的吸引力。

  郝红梅:在影响投资环境的众多因素中,中国在很多方面依然具有国际比较优势。当然,也毋庸讳言,中国在市场竞争、法律政策、政府管理服务、生活居住环境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外商生产经营和投资水平的提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不断完善投资环境将是长期的任务。由于各地区投资环境的基础不同,改善投资环境所面临的任务和重点也不一样。东部地区投资环境建设的重点是提升综合竞争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制造业的高端环节和先进的现代服务业项目。从中西部的投资环境现状看,要把重点放在“软、硬”投资环境的同步建设发展上。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