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地”反向思维与市场较劲
- 发布时间:2015-10-26 14:31:32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可以这样理解,当你认为没有机会的时候,偏偏是有机会的。服装是基本需求,即便是市场萎缩,也无非是萎缩一部分,不是全部萎缩。当别家退出的时候,市场空档就出来了。"肖文玖的反向思维为蓝地集团的长远发展指引了方向。
在与蓝地集团董事长肖文玖接触中,让记者印象最深刻地无疑是他言谈举止所散发的那股浓浓儒者气息,这与其他许多工商界企业家不同。为何如此说呢?因为在肖文玖看来,从无论是创业还是发展,企业存在的意义只有一个——“做中国自己的大品牌,做中华民族的一流品牌,使之遍布全国、走向世界”。
从简陋的手工作坊,到如今世界级的专业现代化服装集团,蓝地集团这家刚过完25岁生日的老牌服装企业,历经中国服装市场的沉浮洗礼,仍“较着劲”走在路上,走在实践一家民营时装企业不平凡的梦想道路上。中华工商时报记者近日与朝阳区工商联工作人员走访了蓝地集团,探究和讲述这家为民族情怀而诞生而发展的老牌服装企业的成长故事。
发乎民族情怀
初次来到蓝地大厦,大厦一旁的时装人物雕像便吸引了我。这些雕像,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精神昂扬,仿佛正神采奕奕地走在颇有延伸感的T台上,向世人展示着中国服装品牌的骨气,两旁喷薄而出的水柱更为这场服装秀平添了许多灵动之韵。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众多国外产品走进中国,其中较为明显的便是中国人衣饰着装的变化——从前的“老三色”和“老三样”成为从前,取而代之的是颜色丰富、款式多样的服装。
80年代在中国最早的服装企业从事经营工作的肖文玖,开始接触服装行业,并逐渐接触和感受到迪奥、香奈儿等国际知名品牌的风采与魅力。
此后,特别是1984年我国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之后,民营企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好时期。有数据显示,1990年,中国民营企业已达9.8万户,并以35.5%/年的速度持续增长。
这一年,也是蓝地的诞生之年。对服装市场较为熟悉的肖文玖看到了服装市场广阔的需求空间——度过物质贫乏期的中国社会,释放出巨大的商品需求,特别是吃穿住行等基本需求。创业之心萌芽并蠢蠢欲动。而这个时期,诞生于北京地区的民营服装企业也呈现出雨后春笋的热闹景象。
而蓝地诞生的真正开端还在于肖文玖“较劲”要做中国自己的服装品牌。
回顾自己当初下海创业的初衷时,肖文玖说:“那时候,工作原因会比其他人更早接触迪奥等公司的优秀设计师,交谈中他们就会说,中国不可能出现这么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和品牌。”较着一股劲,憋着一股气,性情中人的他不顾家人和朋友反对,辞去铁饭碗工作,东拼西凑了3000元启动资金,便同几个合伙人一起创建了蓝地。
做生意让我觉得人生“真有劲”。他这样告诉记者。正是这股“较真儿”的劲头,让蓝地集团自成立伊始,就已创建蓝地品牌,并让蓝地品牌成为屹立于世界的中国品牌为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服装品牌完成了从产品需求到品牌需求,到品位需求,再到人文需求的定位转变。
依靠特殊组合的核心团队
不足10人的小队伍,挤在一间颇久的加工厂房里,这便是25年前的蓝地。此时的蓝地集团创始人肖文玖,既扮演老板也扮演市场职工的角色,从采购、加工、生产到送货,所有活儿他都要干。而这种经历也让蓝地出现了一位懂设计的老板。
90年代后期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大规模转制,为服装行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庞大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蓝地集团也抓此机遇为蓝地品牌的建设储备人才并建设团队。这批人才中的许多人如今已成为蓝地核心团队的重要力量。
走过25年风雨的蓝地集团,其发展壮大最离不开的是懂设计的老板+关心市场的设计师组合而成的蓝地核心团队。服装设计师要关心市场,相应的,老板和销售也要学习设计理念。
在蓝地,设计师们坚持“市场才是检验设计好坏的标准”。在肖文玖看来,“每一位消费者都是设计师,任何一位消费者身后都有大批跟他需求相似的人群。设计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企业的设计师们走进消费者,角色是服装的组织者而非设计者。
蓝地集团的发展得益于这只团队的力量,蓝地集团也非常注重这种核心团队的建设。蓝地集团所倡导的企业精神也体现了这一点,蓝地集团倡导“蓝地核心团队发展的基础与动力是合作、竞争;真诚、包容、理解是蓝地倡导的和谐之音”。
“团队建设最重的要是给平台和包容之心。”肖文玖在谈及团队建设时不无感慨地说,“特别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们,更需要包容而非责备。”同时,这只队伍还是一个国际大家庭般的队伍,在这里,英文、法文、意大利语、俄语等多种语言自由交流迸发新意。
乐此不疲只做一件事
正当蓝地集团有条不紊为树立品牌做准备时,中国服装市场却悄然发生着变化,由供不应求的供应市场变化成供大于求的需求市场。到20世纪末,服装产业开始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服装企业面临“内忧外患”的境地:国外奢侈品牌及快时尚品牌迅速入驻并抢占市场;国内新兴企业层出不穷,品牌竞争异常激烈。
此时,一些曾风生水起的国内知名品牌由于水土不服而纷纷消失在历史的进程里。在生存尚且艰难的服装行业调整震荡时期,蓝地集团的使命要如何应对变化并坚守自己的品牌梦呢?
与其他服装企业家一样,肖文玖注意到这种变化。他认为,当企业雨后春笋般出现时,服装企业入门门槛低,企业的广阔发展空间是供不应求的市场所给的机会;而当工业化进程继续向前推进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人才建设、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建设、自我否定与自我突破创新等综合实力,“这个时候考验的是企业自身的实力。”因此,蓝地品牌的塑造更需要在坚守蓝地的品牌理念的前提下,去脚踏实地的自我突破与创新。
蓝地集团积极转变企业管理思路,并开拓创新,在不断尝试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及时使用先进的生产技艺,并通过坚守优质的产品质量、完善的客户服务以及诚信的品牌宗旨,最终在全国中高端女装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影响力。
“可以这样理解,当你认为没有机会的时候,偏偏是有机会的。服装是基本需求,即便是市场萎缩,也无非是萎缩一部分,不是全部萎缩。当别家退出的时候,市场空档就出来了。”肖文玖的反向思维为蓝地集团的长远发展指引了方向。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对高端定制服装的市场需求尚有诸多发展空间。基于此,蓝地集团继续坚守在高档服装的业务上,并反其道而行加大了投资。
如今,蓝地集团于全国其他重要城市均设立办事处,旗下的三大女装品牌均进驻了国内所有的一线商场。在全国有近200家店,巨大的实体店脉细也成为蓝地品牌的宣传代言人。坚持改革创新、自主研发及多元化经营,连续多年获得北京市十大品牌、全国多家一线商场年销量前十名等多项重要奖项。
此外,蓝地集团在国内稳步发展的同时,更致力于走出国门、迈向全世界的发展战略,目前已积极开展了新加坡市场的开拓工作,力争将中国本土品牌的民族精神传递至世界的每一寸土地。据肖文玖透露,下一步蓝地集团还将继续加大投资,脚踏实地开拓新市场。
>>记者侧记
品牌的塑造往往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作为老牌民营服装企业,走过25年成为全国范围内留存不多的老牌子已是不易,蓝地集团还坚守创建屹立于世界的中国品牌之初衷,并逐渐在中国和世界舞台上形成了蓝地的品牌认可度及影响力。到底什么力量成就了今天的蓝地呢?
这种力量是否是支撑蓝地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呢?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在实地走访蓝地集团时特意就这个问题做了提问。蓝地的领航人肖文玖回答道:“因为我干的是一件事,我做生意不是为了发财赚钱,或是把企业做大做强,我呢,就是想做品牌,我不相信中国人做不出一个响当当的中国品牌!”斩钉截铁的回答让记者为之感动。
从服装行业黄金时期,到如今四面楚歌的震荡调整期,阳光下成长风雨中成熟的企业总有道不尽的故事。创业维艰,回首蓝地集团发展的风雨兼程,肖文玖爽朗地笑道“从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因为做生意让他觉得人生“有劲”,觉得自己是在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因为蓝地集团的企业使命就是“做中国自己的大品牌,做中华民族的一流品牌,使之遍布全国、走向世界”。这种情怀让记者不由心中升起敬意。
今年蓝地还迎来了25周岁的生日。记者注意到,在蓝地特意推出了“蓝地1990”的25周年纪念围巾上,彩色印花图案上是一只只展翅的和平鸽,仿佛期许蓝地翱翔于世界舞台的未来,传递出自信满满的正能量。
蓝地集团如今的发展,与作为这位民营企业家的企业战略定位及民族情怀关系密切。而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更多坚守中国品牌梦的企业家脚踏实地去坚守去努力、去奋斗。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