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外媒:日企认为中国市场将继续扩张 对获利有信心

  • 发布时间:2015-10-25 09:12: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编译 李莎  责任编辑:罗伯特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10月21日刊登《是什么正促使日本企业离开中国?》一文,作者系早稻田大学教授青山瑠妙。

  文章称,2015年初,日本企业松下和东芝宣布它们将停止在中国生产电视机。在日本继续减少其在中国的投资之际,这两家跨国公司的部分退出似乎凸显了日本企业撤出中国的一个总体趋势。2015年2月23日,日经新闻社报道称,西铁城钟表公司突然关闭了它在广州的零部件工厂,令那里的1000名雇员全部下岗。

  文章称,中日关系遭遇了自两国外交关系正常化以来最糟糕的恶化。自日本政府于2012年9月将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网注)“国有化”以及首相安倍晋三于2013年12月参拜靖国神社以后,包括峰会在内的高层对话已被暂停。凭借其2013年的“一带一路”战略,北京发起了自己的外交攻势,以求改善与邻国的关系,它也恢复了与日本的政府间接触。但在历史问题或尖阁诸岛问题上,中国尚未表现出任何让步迹象。与此同时,日本正向它与美国的联盟关系迈进,并且一直在发展一个新的集体安全机制。

  正是在此背景下,日本企业开始离开中国。尽管存在政治困境,但影响两国经济关系中的这些情况的最重要因素是劳动力市场状况。因为大中型企业在中国市场都仍能获得利润,所以日本企业撤出中国并不表示所有日本企业在大陆的商业机会都在减少。

  文章称,在北京于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日本企业比其他国家的企业更早进入中国。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字,截至2012年底,在华注册的日企数为23094家。现任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高度评价这些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活动,他说,截至今年5月,日本累计对华投资达1004亿美元,成为首个对华投资超过千亿美元大关的国家。

  但对很多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近40年的日本企业而言,情况最近发生了变化。自2012年达到70亿美元的顶峰以来,日本每年在中国的投资额不断下降。2014年的数字为43亿美元,较前一年减少了38.8%。中国的商业模式也开始发生变化。从前,外国企业使用充足并且廉价的当地劳动力在中国生产商品,并将产品销往外国市场。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一项重要原因是2008年的劳动合同法)已经影响了寻求良好收益的企业的盈利能力。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83.9%的日本企业认为,工资上涨对于它们在中国的商业活动来说是一个大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的购买力紧跟它的繁荣经济大幅增长,日本企业对中国作为一个消费市场的期望稳步提升。2014年,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在其对中期(未来三年左右)内前景最好的商业活动目的地进行的年度排名中将中国由第四位提升至第三位。对当地市场增长和目前当地市场规模的预期是这一高排名的两个最主要原因。收入增长不可避免地提高了经营成本,但与此同时,日本企业也认为此类增长是市场扩张的一个积极因素。

  文章称,因此,在来自于日本企业的新投资正在减少的同时,中国市场仍具有吸引力。尽管两国政治关系恶化,但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发展较好。

  最重要的是,日本企业认为中国市场将继续扩张,它们对在那里获得利润抱有信心。在日本贸易振兴机构2014年的年度调查中,有64.1%的日本企业回答称它们预期会获得销售利润,这一比例较前一年的60.7%有所增加。

  文章称,认为所有日本企业都正在离开中国的想法是谬见。对日本企业来说,随着中国人的工资和消费增长,中国的角色已经由“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

  中国的崛起迫使国际社会内部发生了结构转变,现实主义者们认为,政治和安全领域的中日对抗很可能会对它们的经济关系造成负面影响。而自由主义者们预测两国之间的经济互依最终将促使它们的政治关系走向稳定。

  文章称,的确,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日本企业来说,中日双边关系的政治影响并不总是正面的。但现实主义或自由主义模式都不能轻而易举地描述中日关系。以“政冷经热”为特征的中日关系是全球化时代一项有意思的国际关系案例研究。就目前来说,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对抗仍然似乎与经济领域的深度互依共存。(编译/李莎)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