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批发市场布局显现新集聚效应

  • 发布时间:2015-10-21 07:39: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从确定疏解到踏上外迁之路,无论是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还是郑州、成都等核心发展城市,原有批发市场都已基本有了落脚点,新的市场格局也在逐渐培育。北京商报记者从2015(第四届)中国市场大会上了解到,批发市场整合加快,中西部地区专业市场增长迅猛。相比之下,部分地区由于商气不可避免的流失,新市场始终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各方优惠政策也难以掩盖商户的失落。

  格局显现

  浩荡的外迁大军正重新划出批发市场新格局。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大中型商品交易市场由沿海省市向中西部地区辐射的速度加快。目前,参与2012年中国商业联合会提出的“百城万亿”增长与发展计划的合作城市中,云、贵、川、渝和陕西、甘肃等省市占到一半。在加速辐射中西部的同时,批发市场整合也在加快。

  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与国家统计局每年联合发布的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统计信息显示,去年全国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为5023家,比2013年减少66家。

  中国专业市场环境目前面临经济放缓、投资过剩、利润下滑等因素困扰,包括北京、广州、郑州、成都等多个一二线城市纷纷将城区内批发市场外迁。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北京近两年共疏解了121个商品交易市场,承接地主要在津冀地区。成都和郑州也均于2012年开始实施批发市场外迁,其中,成都方面规定,成都绕城高速以内不再保留现货批发市场;郑州市涉及外迁的177家批发市场已有七成以上完成外迁。不过,与北京不同,郑州、成都等城市批发市场外迁承接地多数选址为城市郊区,少有市场迁至其他城市。

  商气难聚

  市场外迁、整合并非简单的市场及人员搬迁流动,涉及到相关配套、品牌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与新兴市场能否顺利开业息息相关。一位在批发市场行业深耕多年的商户表示,客流不足、配套不健全、没有品牌效应是很多商户不愿外迁的主要原因。

  以北京动批、大红门等批发市场外迁为例,廊坊新动批红门服装城作为较早的承接地已在今年初实现开业,目前已招入2000多家商户,其中有60%-70%约1200多家商户来自北京大红门、动批市场。不过,商户顺利入驻并没有给市场带来良好的人气。据北京商报记者调查了解到,不少已入驻的商户反映,虽然市场和当地政府在租金、税费等多方面给予优惠,但客流小、销量不足仍然让经营无法得到保障。

  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赵萍表示,客流不足带来的经营压力是外迁批发市场面临的硬伤。政府可以提供交通、政策、配套等方面的支持,但客流是市场逐渐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吸引到的。原有市场培养了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一旦市场搬离,消费者并不愿意跑到承接地去消费。同时,承接地大部分由地产开发商建设,开发商往往只关注摊位出租,缺乏对批发市场整体规划和定位,导致全国批发市场同质化,品牌建设有待加强。

  抱团取暖

  对于批发市场业态而言,外迁、整合只是形式,转型升级适应经营发展才是最终目的,针对目前的情况,批发市场科学集聚或许是最好的出路。赵萍表示,缺乏明确定位是批发市场的转型之殇。批发市场一般最初由商户自发聚集形成,缺乏组织和定位,同时涉及行业多是产业集中度不高的行业,在发展成熟时定位的模糊带来诸多问题。同时,上述问题又导致不必要的内耗,难以形成商品、产业链之间的互补以及组成集团竞争优势。

  在北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看来,批发市场较为科学地集聚可以增加交易信息的密度,减少产业链上下游的生产和流通成本,并能够吸引更多的交易对象,形成规模化效应,这无疑是批发市场转型的思路之一。

  批发市场业态拓展线上业务也是突围的关键。赵萍表示,探索电商是批发市场转型的必行之路。从目前来看,单个商户或批发市场运营专业电商平台难度较大,因此批发市场应抱团取暖,联合建设共用一个电商平台或借助第三方专业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把线上流量导入实体市场,吸引更多客流,加强品牌建设,从而使实体市场快速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李铎 孙麒翔 实习记者 王明杨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