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助推私立医院增长
- 发布时间:2015-10-16 07:20:30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泰康人寿、胡润研究院近日联合发布《2015中国高净值人群医养白皮书》之际,记者从深圳市场了解到,深圳有一大批高净值人群,他们对自己的养老生活有更高品质的要求,中高端养老市场需求非常强烈。但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中高端养老社区对土地、环境、医疗、康乐配套设施都有较高要求,而深圳土地资源紧张,土地价格昂贵,所以目前尚难在深圳开发一个大规模的中高端养老社区。
瓶颈
中高端养老社区选址难
记者从泰康人寿了解到,该险企作为中高端养老社区的探索者和领先者,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相继筹划、建立了大型养老社区,但深圳却一直迟迟没有动静。虽然此前其董事长兼CEO陈东升公开表示,作为泰康人寿的战略规划,泰康人寿未来将投资500亿-1000亿元,在中国建设25-30个养老社区。其中,深圳作为珠三角经济发达城市,也在泰康的养老版图规划当中。当时,记者获得的消息是深圳养老社区的拿地正在洽谈中,预计在2014年底完成选址工作。
但据泰康人寿知情人士透露,到目前为止,深圳养老社区的选址工作仍然没有确定下来。此前传闻泰康对深圳宝安的一块养老用地有意向,但这片地最后以4亿元被深圳另一家寿险企业竞得,而此前最有可能拿地的泰康,反而在最后时刻放弃了这片地。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泰康一直都很看好深圳养老社区在未来的发展势头。“截至目前,在报名加入养老社区的人数里,深圳的人数位列全国第三。”
但业内人士也指出,中高端养老社区需要较大面积的用地,但深圳的土地资源已很稀缺,土地寸土寸金,险企拿地成本很高;其次,越是高端的养老社区,对医疗、康乐设施要求越高,远远不是修几栋房子的问题。
“去年放弃宝安的选址,主要是因为宝安竞拍的养老用地面积不大,如果按照泰康对中高端养老社区的规划,除了居住单元,还要配备大面积的医疗、文娱、康体会所等公共设施,这样算下来,宝安的那片地最多只能容纳不到500张床位,这跟泰康的预期相差较大。”该业内人士说。
记者采访获悉,尽管深圳市政府未来有200块地用于养老地产,但每块地的面积都不大。“深圳已有专门的团队在积极跟当地政府沟通,未来在什么地方选址,目前还不能定下来,但深圳一定会纳入我们的养老社区战略规划中。”泰康人寿这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未来
“医养结合”是高净值人群养老趋势
人老了,各种病痛也来了。去年,深圳市保健协会、深圳市健康产业促进会发起了一场“深圳居住老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这次调查涉及基本信息、社区养老设施与活动、养老医疗卫生条件和养老需求4个方面,共有40多项问题。在走访了深圳各区超过2万名中老年人后,该调查显示,在目前深圳老年人的生活困难问题中,“对健康状况担忧”的选项排在首位,占55.6%。
分析人士指出,如何满足高净值人群对就医和医疗的需求,也是中高端养老社区要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
记者从深圳市场了解到,深圳普通养老机构的医疗配套还非常欠缺。以罗湖区为例,在罗湖区桂园街道国都花园的“桂木园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这里面积约300平方米,有休息室、心理咨询室、康复按摩室、文体室、沐浴间等,有专事老年人服务的社工、心理咨询师、专业护理人员和营养师,配备已很周全,但分析人士指出,这些人员和设施只是面向普通健康老人的小疾病、慢性病,对真正患大病、重疾、重度慢性病的老人,这些配备只能算“杯水车薪”。
据保险业内人士介绍,高净值人群就医时注重的因素分别是医疗设施的先进程度、医院的擅长领域、医生的资质经验和医院的口碑,其次是医院的级别,再接下来是整体的服务质量和医院的地理位置。
上述业内人士称,“虽然公立医院仍是高净值人群就医的首选,尤其是公立三级医院,但众所周知,公立医院资源非常紧张,私立医院将成为未来三年内中国高净值人群最可能尝试的医疗机构。”
《2015中国高净值人群医养白皮书》显示,有高达54%的高净值人群选择中资私立医院,48%选择外资私立医院。白皮书称,目前私人医生尚未普及,千万高净值人群使用私人医生的比例仅5%,亿元高净值资产人群使用私人医生的比例也仅8%,但是受访者选择在未来三年内尝试该服务的比例达到四成,尤其是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这一比例达到44%。
“高净值人群对健康、养生非常重视,在选择中高端社区时更看重的是与医疗、养生相关的因素,他们不仅关注专业的医疗护理人员、膳食管理、医疗设施和病后护理,还看重社区的自然环境。”上述分析人士指出,“医养结合将成为这个人群的养老趋势,这意味着,未来深圳的私立医院和私人医生需求将快速增长。”
《2015中国高净值人群医养白皮书》发布
中高端养老社区
医疗是成败关键
■链接
泰康人寿、胡润研究院近日联合发布《2015中国高净值人群医养白皮书》。这份60页的专业报告是中国首份针对高净值人群养老和医疗需求的专业报告。该白皮书显示超七成高净值人群对中高端养老社区感兴趣,而医疗成为决定中高端养老社区成败的关键所在。
高净值人群快速增长
调查结果来源于泰康人寿与胡润研究院对1119位中国大陆高净值人士的定量研究,以及对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4个城市的高净值人士和专家的一对一定性深入访谈。
该白皮书中高净值人群是指个人总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人群。高净值人群资产包括个人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包括个人所拥有的上市或未上市股权,自住房产、投资性房产,流动资产包括股票、基金、债券、存款、保险等。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5月,中国大陆高净值人群总资产达到60.5万亿元,平均家庭年可支配收入255万元,家庭年可支配收入总量为3万亿元。其中,千万资产高净值人群数量已达121万,同比增长11%,为历年之最;亿元资产高净值人群数量7.8万,同比增长16%。香港和台湾千万高净值人群人数分别为19.8万和16.7万,亿元高净值人群人数分别为1.1万和9000。报告指出,在这一庞大的人群基数上,未来高端寿险、养老险和高端医疗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
调查发现,中国大陆千万资产人群平均年龄为40岁,亿元资产人群平均年龄为44岁,高净值人群男女比例则为6比4。高净值人群选择最多的投资理财方式是存款和不动产投资,98%的高净值人群使用这两种方式进行投资理财;超过70%的选择保险和金融投资产品;31%会投资艺术品,20%选择VC/PE 。
报告称,高净值人群在工作以外,最感兴趣的话题是金融投资。朋友或亲戚推荐则是高净值人群获得投资理财信息的最主要渠道。
买保险为保障不为投资
白皮书的调查结果显示,90%的千万高净值人群即109万人拥有商业寿险,平均每人年交保费3.7万元,年交保费规模达到400亿元,占全国人身险总额的4%,亿元高净值人群平均年交保费接近10万元。
数据显示,在拥有商业寿险的高净值人群中,90%拥有医疗保险,82%拥有养老保险,73%拥有意外保险。报告指出,高净值人群购买保险更多是出于保障目的,而非投资手段。这一人群对于寿险的重要性是非常认同的,平均达到7.9分(10分制),而且资产级别越高,对寿险的重视程度就越高。
此外,调查还显示,高净值人群最希望保险公司提供的增值服务是健康体检和运动健身,这一需求与定性访谈中的专家意见非常接近。专家认为寿险公司应该加强出险前的服务,增加出险前的干预,而不是在出险后进行理赔,尤其对于健康保险更应如此,因此提升健康的增值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专业医疗成最大吸引力
中国高净值人群对于中高端养老社区的感兴趣程度高,在受访人群中,表示感兴趣的比例超过七成,入住的可能性也达到45%。值得一提的是,男性比女性的感兴趣程度更高;年龄越轻,对中高端养老社区的感兴趣度也越高。
调查发现,专业的医疗(包括医疗设施及护理人员)是中高端养老社区吸引千万高净值人群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决定中高端养老社区成败的关键所在;其次是膳食管理、定期体检、娱乐活动、自然环境和健身活动设施,其比例均超过五成。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增值服务,高净值人群普遍希望加入高端医疗服务,包括高端体检、健康管理、膳食配比等。
对于高净值人群的养老观念,报告也有一些有趣的发现,如高净值人群在养老伙伴的选择上,更加青睐朋友,而非子女,传统的三代同堂的局面预计将发生转变;理想的养老场所,也不再是繁华的市中心,取而代之的是亲近大自然的近郊住宅和生活配套完善的居民住宅小区。对于养老生活的安排,相较于其父母,高净值人群更向往通过旅游、丰富的娱乐活动来充实自己的老年生活,对养老生活的品质要求更高,精神追求的层次更丰富。报告指出,与过去相比,与儿孙同住、享受天伦之乐已经不是高净值人群考虑的主要因素了。
高净值人群在养老费用上也有多种来源,有九成主要来源于个人存款或投资结余,个人房产、退休金和商业养老保险也各占六成以上。数据显示,高净值家庭平均每户有2.7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年均总保费为15万元。
本版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谭冰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