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毕生献农终无悔”

  • 发布时间:2015-10-14 05:20:14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深秋,细雨,广袤的渭北土塬静谧而温润。在位于陕西省长武县丁家镇十里铺村的国家小麦区域试验站的小院儿里,82岁高龄的小麦育种专家梁增基老人正透过两棵果实累累的山楂树,凝望着不远处的麦地,那是他刚刚带领助手牺牲中秋假期种下的冬小麦品比试验田。在常人眼里,此时的黄土地上了无一物,但在梁增基心中,深埋其中的希望之种已然生根发芽。

  培育适合旱地的小麦品种

  头发花白,皮肤黝黑,手拿草帽行走在田埂地头——如果不开口说话,梁增基几乎与普通的关中老农毫无二致。 1961年10月,28岁的广东人梁增基从西北农学院毕业来到陕西省长武县农技站。从此,就再也没“挪窝”。54年来,这个被当地农民朋友亲切地喊作“老梁”的人,以卓绝的职业精神和创新激情坚守在渭北黄土塬上,先后培育出抗旱、高产、抗病的3个国审小麦品种、4个省审品种;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成果奖2项。其中多个优质多抗高产品种被列入农业部“863计划”和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广泛种植于陕西渭北、甘肃、河南、山东等旱地区域。同行专家评价:“旱地小麦长得像水地是个奇迹。”农民们更是赞不绝口:“旱塬小麦创奇迹,吃粮想着梁增基。”

  走进梁增基不足8平方米的卧室兼工作室,暖气旁、阳台上,枯黄的小麦样本随处可见。“这些都是正在整理的‘材料’。”梁增基所说的“材料”是他半个世纪育种生涯的宝贝。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渭北旱塬,小麦平均亩产不过30多公斤。初出茅庐的梁增基经过一番深入科学调查、论证,认为渭北黄土地不是不适宜小麦生长,关键症结就是小麦品种太差。

  要育种,材料最关键。为此,他多方求助;没有钱,自己干。他从农场借来二亩地,把自己的宿舍当做种子室,桌子上摆满了信封纸袋,屋梁上、墙壁上挂满了麦穗。一切亲自动手,整地划区,拉行开沟,一区区耕作,一粒粒下种;锄草、施肥、防虫,块块立标记,株株建档案;小麦扬花,连日精心选株杂交;收获时,株株过目,精心挑选,仔细分类,单打单收,一干就是通宵……为了了解各个生产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他下乡蹲点,调查研究,参加群众生产劳动;三次奔波北京、海南搞“两杂”北繁南育。1971年,经过无数次的艰难曲折,梁增基培育的条锈免疫、抗冻、抗旱、丰产的“7125”和“702”终于问世,作为主栽品种在咸阳北部、平凉地区和黄陵、天水等地推广,部分县推广面积达45%,累计600万亩以上,在长武当地推广后小麦亩产首次跨越了100公斤。

  1979年,梁增基利用“702”的姊妹系“7122”育成了“秦麦四号”,推广后几乎覆盖整个咸阳北部、陕甘6个地市,年种植面积152万亩,累计700万亩以上,成为当时渭北和甘肃旱地小麦面积最大的品种,长武县小麦亩产再次跨越150公斤大关。“秦麦四号”也因此荣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秦麦四号”成为全国唯一获此奖励的县级农技项目。同行专家赞誉:梁增基最大的贡献是把小麦锈病挡在了西北之外,在推广区阻断了小麦锈病南北传播的桥梁。

  开辟旱地高产育种先河

  旱塬小麦既要矮秆抗倒,又要抗旱稳产,这在国内育种领域尚少有人涉足,而且上世纪80年代,业界一致认为,抗旱与抗涝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执著的梁增基研究认为“半矮秆对抗旱力没有直接影响”。降低旱塬小麦高度,梁增基早有准备。1975年,梁增基按同一目标,做了100多个杂交组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白天田间选株,晚上室内选粒,对照亲本和目标考察后代的遗传性,对照多年气候考察其性状的稳定性。特别是遇到酷暑和阴雨,为了防止某些性状“昙花一现”,他整天钻在地里,仔细观察杂种后代对旱、涝反应的敏感性和遗传性。周而复始,在选择与淘汰中找寻着每一个惊人的发现。

  1978年,在千万个分离株系中,梁增基突然发现一个矮秆株系,表现金黄,成熟度好,他迅速扩大群体,加强选择强度。1980年大旱,1983年特殊多雨,他发现了一个抗病性、成熟度表现都很好的株系,这让他欣喜若狂。1984年旱塬第一个矮秆高产抗旱品种“长武131”选育成功,亩产水平400公斤,上世纪九十年代推广种植面积3800多万亩,1989年长武平均亩产205.5公斤,成为旱塬亩产最先跨越200公斤的县。“长武131”的育成拉开了旱塬选育矮秆抗旱高产小麦品种的序幕,成为一项国内旱塬首创的品种,开辟了旱地高产育种的先河。

  高产更要稳产。梁增基又开始从提高多抗性、品质等综合性能寻找新的突破。1997年,综合性优良、高产、优质的“长武134”问世,其半矮秆,抗倒高产,抗条锈、叶锈、白粉和叶枯等性能优势突出。1998年国家审定后,即作为地膜栽培的首选品种,成为陕西西部旱区的主栽品种。以此为基础,梁增基又开始实施品质改良。1994年,他采用水旱品种杂交并自然加代一次,后代再扩大群体,结合异地水旱鉴定,强化选择。2001年,优质多抗高产的“长旱58”问世。2004年经国家审定后,被列入农业部“863计划”和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进行开发。2006年以后,一直作为主栽品种在渭北中西部、河南、山东等旱地区域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超过2500万亩以上。2008-2010年,中科院西北水保所利用“长旱58”在长武实施“耕地保育与现代化持续高效示范工程”。

  育种,无疑是一项枯燥艰苦的工作,在农业科技人员看来,这还是一项风险回报严重不成正比的选择。梁增基说,从熟悉材料、选材料、杂交、选育、稳定性状、多点多年试验比较最后到报审、推广,“育出一个好品种至少需要十二三年的时间,很多人几十年辛苦,也未必能搞成一个”。然而,从事育种科研半个世纪,梁增基矢志不渝。有人问他:准备干到啥时候休息?他回答:“干到干不动为止。”如今,早已办理退休手续的梁增基依然忙活在田间地头,他最新育成的抗旱、高产、适应性更广的“长航一号”小麦品种已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毕生献农终无悔,血溶苦海情独钟;星移地转营岁月,绘迹黄土写人生”,这是梁增基写下的人生格言,也是他一生坚守奉献农业农民的大爱情怀的写照。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