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渭北旱塬上的育种传奇

  • 发布时间:2015-07-04 02:32:33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江娜文/图

  54年前,一个叫梁增基的小伙子从西北农业大学毕业,没有回他的故乡广东,而是背着行李来到渭北的一个小县城——长武县,从此,在这片土地上,他从风华正茂一直到白发苍苍。

  半个多世纪的坚守中,梁增基育成了三个国审品种、四个省审品种;把旱地小麦的亩产量从60公斤提高到了500公斤。他培育的小麦品种推广后增产25亿公斤以上,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

  麦浪翻滚的6月中旬,记者在陕西省长武县第一次见到老梁,他才看品种回来,已经82岁高龄,背微微驼,脸色黝黑,头发花白直立着,手里拿着一个记录本,一页纸分了30多个格,记录不同试验品种的表现,每格里面都记着米粒大小的字。

  一个县级农技站育出三个国审品种

  长武县是典型的旱区,祖祖辈辈靠天吃饭。丁家镇十里铺村农民张万福还记得当时的小麦:长得有一米二三那么高,穗子小得像蝇头一样,每穗只有18粒。“那时候,平均亩产只有60公斤,哪个县亩产超过75公斤都要得先进的。”

  那是1961年,梁增基毕业后被分配到长武县农技站就面对亩产低这样的局面。他动了很多脑筋,“一开始也想从其他地方去引种,但是引来的种子不理想,最后下定决心自己育种。”

  育种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没资料、没劳力、没材料、没场地、没资金……啥都得从零开始。写信去函给全国各地科研单位要种子、要数据;租来二亩地,整地划区,拉行开沟,各式各样的品种撒进试验田里;下种、锄草、施肥,小麦扬花抽穗时一株一株选、一棵一棵作记号,梁增基就泡在地里。

  直到现在,每天到地里转一圈都是老梁的必备功课。午后,记者跟随老梁再次来到试验田。小麦已经半黄,麦穗摇曳着白刺刺的光,晃得人眼睛睁不开。

  老梁走到一个矮秆品种前,费劲地半蹲下去观察。“梁老师身体不好,可他老放不下。直到去年他还亲自在地里做小麦杂交。”他的学生慕芳说:“大热天的,搬一把小板凳坐在地里,一棵一棵地去雄、授粉,从早上7点一直到晚上7点,戴着个老花镜,做得比我还快。”

  老梁就这么侍弄着小麦过日子,经过了无数次的艰难曲折。到了1971年,两个新品种“7125”和“702”终于问世,比当时的老品种增产20%以上。

  接下来几年里,老梁又用“702”的姊妹系育成了“秦麦四号”。这个品种当时几乎覆盖了整个咸阳北部、陕甘两省6个地市,年种植面积152万亩,成为当时渭北和甘肃旱地小麦面积最大的品种,也因此获得了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7125、702、秦麦四号、长武134、长旱58、长武131……50多年来,老梁育种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歇。就在去年6月,已经81岁高龄的老梁培育的“长航一号”再次通过省级审定。至此在老梁的旱作小麦品种成绩单上已经有了三个国审品种、四个省审品种。这了不起的成就,竟然就是出自一个科研条件简陋的县级农技站。

  现在,张万福种上了老梁的旱作小麦品种:“一亩地就打500公斤,够一家子吃的了。”

  “旱作小麦育种研究对于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品种不但在陕西,在同纬度的其他旱区同样适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陕西省旱地小麦商业化育种联合体首席专家谢惠民告诉记者。

  旱作小麦育种难度大,很多专家不愿搞。老梁说,那要看农民需不需要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但是我们的农业科技中,专门研究旱作小麦育种的并不多。谢惠民告诉记者,当前旱作小麦研究有三个难处:一是抗旱性是多基因控制的一个形状,在研究上存在很多困难;二是抗旱育种时间更长,在不同条件上都要做重复试验,比如有平地、有坡地,坡地又分阳坡、阴坡等,试验条件多样而且复杂;三是旱地面积相对小,旱作小麦品种推广不了多少,评职称、获奖都很难。

  专家不愿搞的事,老梁愿意。对于老梁来说,难不难?能不能获奖?这些都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是:农民需不需要?

  在老梁育出的这些品种中,除了抗旱节水这个特性以外,也都是同时立足于当时的实际问题。

  比如秦麦四号,当时主要解决的是抗小麦条锈病问题,它在推广区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隔离带”,对阻隔锈病流行小种南北传播,减轻锈病对关中东部的压力,起到重要作用。“是梁增基把小麦锈病挡在了西北,在推广区阻断了小麦锈病南北传播的道路。”有关专家对此评价说。

  在这之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化肥上塬,化肥带来了倒伏问题,于是老梁培育了长武131,这是一个矮秆半矮秆的品种,能够有效抗倒伏。

  为了解决叶枯病问题,用四个品种进行杂交,获得了多抗性表现优异的品种长武134。

  老梁在这些年育种中一直隐约有个想法,就是品质问题,但是育种就是一个在多种诉求中优先筛选的过程,产量、抗性等问题基本上解决以后,老梁又把目标放在优质上,想要选育一种适合做面包的小麦,于是又有了“长旱58”。

  这个优质多抗高产的小麦品种,随后被国家审定,列入了农业部“863”计划和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6年渭北、河南、山东等旱作业地区种植面积达2500万亩,并被列为农业部高产创建示范片品种,在长武、永寿连续五年亩产超过千斤。

  “他解决了旱地小麦的锈、冻、倒、旱、筋五大难题。”业内这样评价老梁的成果。

  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包括他的同学,许多都做了官,但他就是舍不下他的这些品种

  老梁的家,只有50平方米。仄狭的卧室里,床跟墙之间塞进一张已经磨掉油漆的老式桌子,桌子摆着一部电话,电话机和话筒分别包着塑料袋。这就是老梁工作的地方,虽然老伴经常抱怨灯光弄得睡不着,老梁还是每天都工作到12点以后。

  多年来,老梁已习惯了最简朴的生活。在地里育种,有时候过了饭点饿了,他也不愿意停下来,还诙谐地说:“人的肚子,你说饿就饿,你说不饿就不饿。”还有时候,就干脆带着锅盔、馍馍到地里吃。

  “有一次,他的右脚摔伤了,磕出大块淤血,他也不管,还下地,结果伤口化脓了,医生让休息,结果他伤口刚一好,拄着个拐杖一瘸一拐又下地了。”女儿梁润芳告诉记者。

  “去年9月份正赶上我们承担的国家区试项目播种,有一天晚上6点多钟,雷阵雨一下子来了,连雇来的农民都回去躲雨去了。因为区试项目要求必须在一天内播完,最后就剩下我们几个人,梁老师那年也81岁了,硬是跟我们一起播完种,才到仓库躲雨。别说衣服了,连鞋子脱下来都往外倒水。”慕芳说。

  这么多年,老梁也不是没有机会,省内和外省两所农科院曾3次许以优厚条件调他去工作,他都婉言谢绝。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包括他的同学,许多都做了官,但他就是舍不下他的这些品种。

  刚到长武的时候,大米还是稀罕物,吃口米饭成了他梦里的乡愁;现在大米随时买的到,老梁却已经习惯手里擎着白面馍。“就系(是)要找到合系(适)的习(时)机……”只有一口浓重的广东普通话提醒着我们,这位为我国旱地小麦特别是渭北旱塬小麦生产作出重大贡献的老人,离开家乡已经半个多世纪……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