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高仿畸形儿”出路何在?

  • 发布时间:2015-10-13 08:32:31  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社

  假货,向来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各级监管部门近年来组织了一轮又一轮打假行动,一大批制售假货的不法分子受到惩处。

  记者调查发现,制假售假团伙也在跟监管者“躲猫猫”,打假难度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制售假货成了少数地方的“畸形GDP”。部分制假者拥有一流的产品制造能力和完整的销售网络,却未能创造自主品牌,只能靠假货饮鸩止渴,最终越陷越深,进退两难。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在一些地方,由于打假“风声”紧,假货市场转入“地下”。有的商家“挂羊头卖狗肉”,演绎现代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位于上海七浦路的联富服饰市场地下一层,与地铁10号线天潼路站相连,市场里多是小店铺,破旧且档次不高,其实里面暗藏玄机。

  一名季姓“黄牛”带记者来到一个卖皮带的店面,店主出门拿货前先将布帘拉起来。“黄牛”说:“不敢明目张胆地摆出来,政府会查的。”

  得知记者想买“名牌手表”,“黄牛”把记者七绕八绕带到另一个已经关门的商铺,里面摆满了积满灰尘的鞋盒。一个小伙子不知从何处拿来一个小盒子,里面摆着10只名牌手表,包括“万国”“宝格丽”等品牌,价格3000元至5000元不等。从商铺外表看,根本看不出是在售卖仿制品。

  在上海另一个售假市场,记者来到一家外表普通的箱包眼镜商店,货架上的商品看上去都很正规。见四下无人时,商店老板在一面挂满衣服的墙角,拨开一个仅供一人通行的小通道,进入里间,推开一个堆满货物、完全看不出来是门的柜子,露出一个四面是货架、摆满了假名牌箱包的“暗仓”,有“古驰”“LV”等国际名牌,价格大抵在一两千元左右。

  此前,上海市曾对位于南京西路580号“淘宝城”内的30余家售假店铺集中打击,当场查获大量山寨名牌箱包服饰。办案人员发现,这些售假者在店铺门外,包括走道和大厅,都安装了监控探头。店铺中实际面积非常大,设置三四道暗格,在最里面的暗室还设置了一个约50厘米高的逃跑通道。检查人员来执法时,店铺老板可钻进这个暗道逃往隔壁市场。

  而在广州桂花岗皮具市场,假货“大本营”藏匿于广州白云世界皮具贸易中心周边的民宅。

  在一名档口老板带领下,记者走进一处门牌号为“桂花岗三街17号”的住宅楼。沿着昏暗狭窄的楼梯,老板推开几个房间,只见里面是灯火通明、装饰精致的展厅,货架上整齐摆放贴着“LV”“爱玛仕”“普拉达”等世界级品牌标志的假冒皮具产品。各路商人在此川流不息,有的还来自非洲、阿拉伯、欧洲国家。

  附近的“金桂园楼盘”也有很多“假货展厅”藏身。在草暖阁1006号,记者发现大铁门被撬弯,门把手粘着一张撕开的封条,上面盖着当地派出所章印,是今年1月开出的查封条。拉客仔说,当时打假执法人员撬开门,并贴上了查封条。进入房间,只见里面隔成了好几个高仿皮具展厅。

  对这些开设在民宅里的“假货展厅”,监管存在操作难度。平时都是大门紧锁,没有熟人开门根本进不去。

  在各地市场,售假者都对“生面孔”保持高度警惕。

  在北京聚龙商城一家箱包店,店主向记者推荐一款“普拉达”女包,报价只要280元,而同款正品专柜要3000多元。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包括假冒国际奢侈品牌的女包,被“巧妙”藏在一只在售的大型普通旅行箱里,混迹于一堆箱包中间,毫不起眼。

  在广州白云世界皮具贸易中心,一名商贩压低嗓门对记者说:“先交订金,傍晚6点半后取货。”知情人介绍,之所以选这个时段,一是因为监管人员基本下班;二是因为市场即将关闭,人员拥挤,现场监管难度大。

  打假未有穷期

  近年来,对制假售假不法行为,公安、工商、质监等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执法人员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

  2014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依法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6.75万件,涉案金额9.98亿元;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355件,涉案金额4.8亿元。

  与此同时,全国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91.4万人次,查处各类质量违法案件7.7万起,涉案货值60亿元。

  因假货备受困扰的一些电商平台也加入了打假行列,并与监管部门合作。

  2014年底,国家质检总局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风险检测中心检测到“樱花电器”有假冒伪劣的重大嫌疑,于是通过“神秘买家”取证,并与电商平台沟通,从卖家追到假货源头,协调属地质监部门立案了19家制售假冒产品的生产企业,实现了电商产品质量问题的源头处置。

  “假货因果”何时了?

  一些假货团体仿造能力之强,几乎匪夷所思。那些以假乱真的“正宗假货”,制假者往往引以为豪:“连我们自己都辨不出真假。”

  拥有一流的工艺水平,却造不出知名的自主品牌——这既是假货的起因,亦是假货的恶果:因没有响亮的自主品牌而造假,越是依赖造假越打不响自主品牌。在一些地方,已形成这样的恶性循环。

  在位于上海市七浦路的联富服饰市场,记者仔细打量一款“香奈儿”斜挎包的高仿品,外包装、售后卡等一应俱全。据店主介绍,这个档次叫“原版货”,属于仿制品中最高级别,五金件、皮料从国外进口,在香港等地组装,一般的专柜鉴定师都很难判定真假。

  “正宗假货”是代工产业衍生的“畸形儿”。记者发现,仿造水平最高的假货来源地,几乎都有较发达的代工产业背景。

  在杭州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一家店里挂着几套没有任何品牌标识的运动服。店员解释说,这些属于“厂牌”,也就是自己厂品牌的服装,“其实厂牌和厂里代工的其他国际大品牌,质量面料和技术都一样的。”

  广州桂花岗皮具假货之所以集中,同样“得益”于发达的国际皮具品牌代工产业。据当地业内资深人士介绍,一些上等假货生产的质量控制流程,可以与很多代工厂媲美,这是他们从代工厂“偷师学艺”的结果。

  较为典型的是沿海某县。上世纪80年代初,其吸引了大量台商创办制鞋厂,代工以耐克为代表的众多国际品牌,制鞋业逐渐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上世纪90年代中期,此县俨然成为高仿鞋的“大本营”。

  在利益驱使下,一些代工厂内部员工偷样品鞋或设计图纸,转手高价卖给不法商人。此种“内奸”防不胜防,加上当地低廉的原料和人工成本,催生出火爆的高仿鞋产业。

  一位业内人士说,自主创新必须支付高额的研发投入成本,这是很多人不愿意做的。山寨剽窃成本低,加上暴利诱惑,所以一些人敢以身试法。

  随着监管部门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假货生存空间不断压缩,一些制假者被迫谋求转型。

  根治假货,需要“堵”,更需要“疏”——创造环境,创造机制,促进高仿产业转型,让卖正品比卖假货更赚钱。

  一些地方积极采取引导措施。今年3月,莆田市长为莆田自主品牌代言,并与阿里巴巴合作,在淘宝启动“中国质造”活动,专门推广莆田自主品牌的运动鞋,良好的销售鼓励了很多制造企业。

  国家工商总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进一步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保护。一方面继续优化审查注册流程,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另一方面推进商标品牌建设,引导企业自觉维护自身商标品牌的声誉,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中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信心和信任。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