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谋转型发展探突围之路

  • 发布时间:2015-10-13 08:29:29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白雪妍

  吐力根河是滦河的源头,自东向西流去,划分开河北塞罕坝和内蒙古桦木沟两大国有林场。南岸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已走过53个年头,在荒原上造出了总面积112万亩的人工林,构筑了一道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的绿色屏障。吐力根河北岸,浑善达克沙地与科尔沁沙地的结合部,桦木沟林场也在建国初期建成,肩负着森林管护和森林经营的任务,阻止两大沙地“握手”。

  曾经的辉煌已经写进历史。面临体制改革,发展的困境却不同程度地困扰着这两家林场。

  “这里是河北最绿的地方”

  “这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也是河北最绿的地方。”塞罕坝机械林场资源科科长赵亚民骄傲地说着,一边带领记者钻进林子深处。一棵棵松树高耸参天,枝杈却并不肆意伸展,相互之间平行错落,找寻自己的生存空间。

  建国之初,这里还是“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1962年,当时的林业部从全国18个省市的24所大中专院校调配127名毕业生,和当地242名干部工人一起,组建起塞罕坝机械林场。

  从1962年至198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共造林96.08万亩,总计3.2亿株,按株距1米计算,可绕地球8圈;保存67.93万亩,保存率70.7%,创下全国造林保存率之最。

  20世纪80年代后,林场积极发展木材生产、生态旅游、种苗花卉等产业,开始在多种经营上做文章。如今,坝上草原已成为机械林场旅游特色,每年暑期自驾游的游客络绎不绝,而蒙古栎、樟子松等观赏苗木销往京津,也为林场带来不错的收益。近年来多种经营收入每年可达约5000万元,其中森林旅游收入更是近3500万元。

  “桦木沟快要变成‘老头沟’了”

  然而吐力根河北岸,桦木沟林场的经营状况却不比它的邻居。

  上世纪80年代,塞罕坝、桦木沟等国有林场相继开始实施“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经费自收自支,国家财政不再拨付。塞罕坝林场凭借厚实的家底一步步过渡到多种经营的路子上,而桦木沟林场却正经历着转型的阵痛。

  “2010年前,林场还有采伐指标,加上苗木销售和公益林补偿,日子还算好过。”桦木沟林场场长柴景峰说,但随着工资上涨、管理费增加,特别是采伐指标逐年缩减,林场现在的收入只有公益林补偿一项,林场目前的处境十分困难。

  已在林场工作27年的护林员郭俊海无奈地说:“一年只能发一次工资,但也只能发工资的55%,大概两万多块钱,剩下的工资都挂在账上。日常生活开支不够,就只能到山上采野菜、蘑菇啥的卖钱了。”

  住在郭俊海家附近的几位护林员都是“林二代”,年龄都在45岁以上,由于林场生活条件艰苦,很难留住年轻人才,当地人戏称,桦木沟快要变成“老头沟”了。

  找准新时代的创业之路

  “林场得给我们发工资,还要交养老、医疗保险的钱,靠着每亩4.5元的公益林补偿这点钱当然不够。我们是公益性质的林场,生态保护是首要任务。希望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能多给我们点支持。”郭俊海说。

  “我们会努力争取,向最好的目标迈进。”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党组成员李树平说。这个“最好的目标”,就是争取将桦木沟林场定性为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实行全额拨款。他表示,林场终究依靠“三分造,七分管”,通过经营方式的改革和创新,盘活现有资源,在公益服务与经营致富之间找准新时代的创业之路,桦木沟林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即使在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生存的压力也一直不小。

  为了让生态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职工,林场“山里治坡、山外治窝”,结合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在6个林场全部新盖了职工公寓楼,用近10年时间在围场县城实施了6期安居工程,让全场1500多户职工在县城全部有了自己的楼房,实现了“山上生产、山下生活”。

  林场森林公安局政委刘国权说:“林场在努力实现生活城镇化、住宿宾馆化、办公现代化、环境园林化,但包括路网改造、饮水工程等在内的诸多基础设施建设都得自筹资金,林场承担的社会责任还是重了些,希望能够早日纳入地方政府基建预算。”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