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谋篇智能制造“本土化”
- 发布时间:2015-10-10 08:29:26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前列的基础上,厦门政府希望通过为本土智能制造企业牵线搭桥,扶持企业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走出去,做大做强厦门制造业。
在近日召开的厦门智能制造暨创业创新推进会上,厦门提出,到2020年,实现重点领域生产装备数控化率达到70%,建设10个智能制造样板工厂(车间),形成5家骨干智能装备企业和若干重点工业软件企业,“机器换工”数量达2000台(套)以上。
本地需求旺盛
厦门市智能制造暨创业创新推进会显得别出心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主角是厦门智能制造的领先企业代表。围绕如何进一步推进厦门智能制造的主题,政府部门通报市场背景,企业代表介绍先进经验。
厦门思尔特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孙启民成为第一个上台介绍经验的企业代表。
思尔特公司成立十年间累计制造3000多套自动化装备,帮助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徐工、中联、柳工等企业,汽车制造行业的江铃、长城等企业,石油装备行业的骏马等企业实现了“机器换工”,已经成为国内智能制造的领先企业。
厦门产业以工业为主,面临许多挑战,产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设备缺乏数控化、智能化、网络化等高端技术支撑,特别是缺乏整体解决方案和成套设备,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
据悉,厦门市政府举办这场推进会意在加强这些机器人企业与本地传统生产企业的对接,开发对应的工业机器人,改造劳动密集型环节,实现减员增效,提升企业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生产水平。鼓励企业采购地产智能装备技术产品,对涉及重大项目的工控系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市内企业生产的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
智能制造企业已近40家
厦门ABB低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是智能制造应用的典型企业。
该公司于1994年合资组建,2006年成为外商独资企业,它是全球最大的低压电气设备提供商之一,也是ABB集团在中国设立的唯一MNS低压开关柜、EMAX空气断路器生产基地,年营业收入约30亿元,员工约1100名。
焊接岗位依赖手工作业,劳动强度大且枯燥无味,员工流失问题迟迟难解;电气性能测试依赖人工输入、人工调节电压,在每天的高产量要求下,员工经常会发生输入错误、操作失误等问题,给安全埋下了隐患。厦门ABB公司“机器换工”首先就从这两个环节入手。
通过导入机器人自动作业和智能化电气测试设备,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员工升级为操作、指挥机器人的技术员,焊接岗位成了最具技术含量的香饽饽,而智能化自动测试不仅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也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减少了质量投诉。
据统计,从2001年到2015年,厦门ABB公司通过投入4000多万元进行智能改造,生产效率提高了30%,节省人力20%。
事实上,厦门较早实施技术改造专项行动,鼓励和支持企业机器换工,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来自厦门市经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厦门智能装备制造总产值约占机械装备工业总产值的12%,智能制造企业已近40家。已拥有云计算中心、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公共服务、北斗卫星应用、机器人及数控技术应用研发等智能化服务平台,121家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17个国家、省、市级工业设计中心。
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
是未来重点
按照厦门规划,软件和集成电路将是厦门未来要抓的重点产业。
厦门将以清华紫光研究院、厦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机器人及数控技术应用研发平台为依托,加强自主研发,打通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产业关键环节,加快推动联芯等重大项目建设,将智能终端芯片应用到厦门的智能工程机械、智慧客车、智能电网设备、船用电气自动化设备等领域,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量大的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提升厦门智能装备核心竞争力。要发展面向智能制造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工业控制软件、信息安全软件、集成控制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软件服务业对智能制造的支撑能力。
厦门还将深入实施“机器换工”专项行动计划,在机械装备、纺织鞋服、建筑建材、轻工、食品、电子等重复性操作多、劳动强度大的行业领域,应用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对传统生产设施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未来,厦门还将加快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实现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到2025年建成制造业创新中心和30个公共研发创新平台。鼓励和扶持企业通过融资租赁引进智能装备,鼓励设立智能装备融资租赁公司,推动设立智能装备产业股权投资子基金,撬动社会资金参与智能装备融资租赁公司产品的投资与交易流转。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