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民众出行喜乐参半 多地返程高峰似春运
- 发布时间:2015-10-09 08:01: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9日讯(杨淼)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已过,在这几天假期中民众经历了消费的新变化,感受了我国假期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体会了旅游格局的改变,民众文化消费需求也在逐渐上升,这个国庆黄金周让民众感受了许多新鲜变化,但与此同时,各地也出现了很多不文明、不和谐的现象,值得民众事后仔细推敲。
多地景区限流
挡不住游客“到此一游”
国庆黄金周的到来,多地景区都迎来了史上最高峰,面对这样的刚性需求,八达岭长城、秦兵马俑、故宫、九寨沟等多个知名景区提前发布了“限客令”,避免了参观景区的人数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从而避免拥挤带来的各种安全隐患,也不会影响游客的参观感受。
但是景区限流也会给很多游客的出行计划造成困扰,出现已经订好的旅程还未出发,景区的门票已售罄的情况。所以国庆黄金周景区游客“井喷”的现象影射了一种非常极端且并不合理的休假方式,并不能在当代人物质需求无虞的前提下,满足其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从根本上也缓解不了民众“扎堆旅游”的现状。
景区限流限制了对精神文明有极大需求的游客,但确限制不了游客亟待提升的道德素质所引发的一系列不文明行为。
杭州萧山,游客脚踩烈士铜像的头顶拍照,在故宫红墙上“留大名”……今年黄金周,爬树拍照、插队买票、乱丢垃圾、乱刻乱画等不文明旅游行为仍普遍存在。一些游客为合影,不顾文物保护,肆意攀爬;甚至在庄严的场所,也无所顾忌,嬉笑打闹;而“到此一游”则成了不少中国游客在国外的“黑色标签”。
其实,国家旅游局日前已经出台了黑名单制度来约束这些不文明行为,对于一些游客对于文物古迹的肆意破坏,将被“拉黑”。
中国旅游业迎来高速发展对于带动国民经济来说绝对是利好,但令人遗憾的是,个别游客个人素质的提升速度却和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不相匹配。值得庆幸的是,对于一些不文明的游客,网民选择了通过网络手段对此不文明行为进行谴责,凸显了网络监督的重要性。
国庆长假中国游客挤爆日本
香港历经“悲惨”黄金周
“十一”黄金周期间,旅游市场供需两旺,游客出行需求更加多样化,而且中秋节与国庆节临近致使超长假期“诞生”,出境游在今年更为火爆。
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10月1日至6日,全国纳入监测的125个国内直报景区点接待游客2761.3万人次,门票收入14.97亿元。对比出境游,日本、韩国、泰国等周边国家出境游市场火爆,美、俄、法、意等长线游大幅增长。据韩国旅游发展局公开数据显示,赴韩中国游客增长了30%。广州9月发放赴日签证数量同比增加40%。
由于地理位置优势,日本成为了中国游客主要的海外目的地之一,从各大媒体客户端推送的在日本黄金周期间中国游客“买买买”的盛况照片来看,可谓称得上“疯狂”二字,这也直接导致日本成为我国十一黄金周最大赢家。
对比香港,多家香港媒体报道,今年的黄金周平淡如常,没有了往年闹市区“排队如龙”的盛况,一些香港的商户甚至把这个十一评为了“最糟糕的黄金周”。
不管是日本黄金周国人购买盛况,亦或是香港假期商铺的萧条,都证明了中国已经俨然成为拉动全球经济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国人在日本购物还是应该选择国货显然已经成为了此次日本出现购买盛况的一个争论点,这个现象也的确引人深思。笔者认为,只有自身产品得到保障,才能将这些外流资金回笼至国内,带动我国的内生消费。
国庆黄金周人在“堵”途
返程高峰似春运
从9月30日开始,多地的高速就出现了爆堵的状况,而返程的高峰也出现了多处高速路变停车场的“盛况”。
据中国经济网了解,自5日开始,全国铁路发送旅客已达到当日980.4万人次,同比增加了70多万人次。而据新华社消息,7日,我国公路、铁路、民航迎来长假后的返程高峰,全国超过1亿人次在返程途中。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刘鹏飞公开表示,黄金周最后两天是车流和客流高峰,预计单日最高客运量将超过9500万人次。北京、广东、四川、安徽及周边旅游热点地区客运量增幅较大。
路况拥堵和景区爆满的情况是类似的,在怨声中应该有更多思考,之前提到的休假方案,包括错峰休假、落实带薪年假、2.5天周末假期等休假方案究竟落实到何处?而民众也应该得到反思,与其大家都旅途劳顿不如尝试改变一下个人休假的习惯和方式?还有政府对于道路交通的管理模式和对道路的监管方式是否合理,是否应该做一些调整等等,都是我们在“堵”途中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