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眼”中,她为何如此淡定?
- 发布时间:2015-10-08 02:30:59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罗朝淑
与媒体这两天铺天盖地的滚动报道、手机微信不断被刷屏的热闹劲儿相比,85岁的屠呦呦看上去就像一个局外人——她的超然和淡定几乎超过所有人的想象。
但她偏偏又处于这场“风暴”的中心,甚至可以说,她才是这场“风暴”的制造者——就在人们为她获得中国有史以来的首个诺贝尔奖科学奖而欢呼鼓舞时才赫然发现,这位做出了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的科学家,竟然不在代表着中国最高学术水平的“院士”之列!不仅如此,她甚至没有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而且在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少之又少!
尽管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成功研发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但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屠呦呦的工作在国内却得不到清晰的认可,更别说申报“院士”头衔了。
对于屠呦呦获得诺奖,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饶毅如是评价:屠呦呦获诺奖是对中国科技体制的一个冲击,是今天的人们不能不反思的问题。
饶毅在与人合著的《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40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反讽。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
就是这样一位没有获得国内外充分肯定的科学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带领着自己的同事在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后,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380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进行抗疟检测,在经历了190次的失败之后,才获得了实验的成功。为了检测药物在人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她和同事又勇敢地充当起了首批志愿者,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使青蒿素真正走出实验室,成为了一种令人瞩目的新结构类型抗疟新药。
此次诺奖评委会将奖杯颁给屠呦呦,依据的就是三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试验。
其实,早在诺奖之前的2011年,屠呦呦就已获得了有着“诺奖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奖。能得到两大世界级最高奖项的青睐,原因就在于,这些奖励看中的不在于科研工作者的头衔和职位,而在于她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首创性。
10月6日上午,屠呦呦在家中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出了一段语重心长的话。她说,“我一直以来都期望,对我国广大的中医药工作者应该有一个新的激励机制,鼓励他们多做研究,出更多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这位85岁的老人来说,这就是面对多年成果归属争议后最深切的渴盼。
对此,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奖给我们的启迪是非常深刻的。这个价值,不亚于诺奖本身。这让我们反思,对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的评价办法中,不该唯论文论,应该重视科研人员个人的聪明才智、原创思维和原创发现,让我们中国的科学家,在重视团队的同时也能得到国内的大奖或应有的名分。”
而屠呦呦的同事——我国著名中药药理学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廖福龙认为,一个科研评价体系,总体目标还是应该促进科研发展,取得真正有用的成果。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目的,这个评价体系就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但不必矫枉过正。
屠呦呦说,面对这个大奖,自己并没有感到太意外,“因为没有老想着获不获奖这个问题”。她认为,“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个很大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医原创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青蒿素的研究获得成功,是当年集体攻关基础上的成就。这个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但科学研究不是一篇论文或报道就可以了结的,研发一个真正可用的药物,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临床疗效,挽救无数人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荣誉只是一个荣誉”。
一个面对荣誉如此淡定的老人,诺奖却给了她最好的证明。有时候,不争是种智慧。与其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追名逐利上,不如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科研,总有一天,时间会给你最好的回报和最大的荣耀。
(科技日报北京10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