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瑞典科学家联合攻克稻田甲烷减排世界性难题
- 发布时间:2015-08-12 14:32: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央广网福州8月12日消息(记者葛朝兴)甲烷对全球温室变暖贡献率为20%,稻田是主要甲烷排放源,全球稻田每年排放甲烷总量高达2500万至1亿吨。日前,中国和瑞典两国科学家联合研究出在不减少甚至增加水稻淀粉产量基础上,减少稻田甲烷排放的方法,这为破解粮食安全和遏制全球变暖的两大科学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8月12日,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农科院在福州联合发布福建省农科院科研人员在国际前沿科学领域——低甲烷高淀粉水稻育种研究取得的最新科技成果。
日前,《自然》周刊发表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所与瑞典农业科学大学联合研究成果,研究出在不减少甚至增加水稻淀粉产量基础上,减少稻田甲烷排放的方法,这是世界植物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为破解粮食安全和遏制全球变暖的两大科学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获得国际科学界的充分肯定。
《自然》周刊发表一篇评论称,这项研究是“开创性的”。国际权威的美国《科学》杂志也发表评论表示,“这是非凡的成果”,这种低甲烷水稻对稻田甲烷的“消减是巨大的”。
专家指出,稻米作为全世界几十亿人口的主粮,稻田是主要甲烷排放源。甲烷对全球温室变暖贡献率为20%,其温室效应是第一大气体二氧化碳的25倍,其中7~17%由稻田释放,全球稻田每年排放甲烷总量高达2500万至1亿吨。
为破解稻田甲烷减排难题,各国科学家主要采用耕作措施来提高土壤氧气含量,抑制甲烷排放。但这种措施耗时费工,不易操作,也会影响水稻生长。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所王锋研究员与瑞典农业科学院孙传信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历时10年,通力合作,通过现代生物技术,从水稻育种入手,有效调节水稻光合作用的产物分配,将其更多地运输到水稻的地上部分,从而促进水稻增产,减少甲烷排放,为该领域研究开辟新道路,是科学理论和方法的独创。这一成果确立了福建省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据介绍,研发这项重大成果的12位署名作者,中国福建占7位。
据王锋介绍,这种新型水稻秋季可减少稻田甲烷排放50%、夏季减少90%,淀粉含量干重由76%提高到87%,米粒干重增产趋势明显,将提高产量4%。有力回应了一些西文学者要求亚洲人少吃大米、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观点。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13年世界水稻种植面积20.5亿亩、总产量7.34亿吨,亚洲均占90%。农业部统计,2014年全国水稻总产量2.09亿吨、福建497.2万吨。若该成果应用研究在未来取得突破,选育出可推广的低甲烷高淀粉水稻新品种,按照减排50%推算,预计每年将分别使全球、中国、福建的稻田,减排甲烷5000多万吨、1000多万吨和30多万吨。
福建省科技厅陈秋立厅长表示,今后还将采取科技重大项目等方式,对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所水稻分子设计团队进行经费稳定扶持,重点开展包括低甲烷高淀粉水稻分子设施上中下游研究的原始创新与技术集成,尽快培育出可供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低甲烷高淀粉水稻新品种。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