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显现
- 发布时间:2015-10-07 04:45:19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一轮医改自2009年启动以来,总体成效初步显现,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得到很大发展。但与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近日发布的《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09—2014)》认为,相关部门还应继续深化几个重点领域的改革,包括健全筹资机制,巩固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并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等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09—2014)》。报告认为,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总体成效初步显现,居民健康状况指标持续改善,城乡居民健康差距不断缩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有所缓解。
城乡居民健康差距不断缩小
《报告》指出,国际社会对中国医改的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给予了积极评价,总体认为中国医改在整体上把居民的需要作为优先重点,强调政府保障人民福利的责任,引领中国卫生体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统计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城乡居民健康差距不断缩小,城市孕产妇死亡率2009年比农村低7.4/10万,到2013年差距缩小到1.2/10万;城市婴儿死亡率2009年比农村低10.8‰,到2013年差距缩小到6.1‰;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09年比农村低13.5‰,到2013年差距缩小到8.5‰。
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卫生总费用的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卫生总费用中个人卫生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政府预算和社会卫生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个人卫生支出所占比重从2008年的40.4%下降到2013年的33.9%,政府预算和社会卫生支出所占比重从2008年的24.7%、34.9%分别提高到30.1%和36.0%。参合农民住院费用自付医药费用比例从2009年的73.4%下降到2013年的43.4%。
城乡居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有所增强。2013年,城镇职工医保住院患者实际报销比达到73.2%,新农合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达到56.6%,城镇(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患者实际报销比达到56.7%。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显著加强,卫生服务可及性得到明显改善,达到规定建设标准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比例大幅度提升。与2008年相比,未就医的比例由37.6%下降为15.5%,年住院率由6.8%提高到9.0%,年应住院而未住院比例也有所下降。
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具有较好的满意度,医患关系有了明显好转。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门诊和住院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76.5和67.2。2014年发生在医院的侵犯公民人身等案件与上年同比下降10.6%,医疗纠纷较上年同期下降18%,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成功率在85%以上,已经成为医疗纠纷处理的重要渠道。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明显进展
《报告》认为,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为实现全民医保奠定重要基础。
统计显示,我国初步形成了覆盖全体居民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经过5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数逐年增加,从2008年的11.3亿人增加至2013年的13亿人以上,已基本实现医疗保障制度的全民覆盖,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国家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是本次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在药物政策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政府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核心,构建了药品集中采购的新机制,进一步推动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的改革,以期不断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了政府制定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办法、地方政府主导基本药物采购和配送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框架,促进我国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变革。
此轮医改首次提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目标,将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改善卫生公平的重要途径和策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来源主要由政府预算安排,基本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预算筹资、分级承担、经费预拨、考核结算的经费保障机制。国家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财政投入从2009年的全国人均15元提高到2014年的35元,服务项目从9大类增加到11大类,推动了卫生发展模式从重疾病治疗向全面健康管理转变。
我国公立医院试点改革成效,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初步实惠。对2012年年底启动改革的343个试点县的分析可以看出,县级医院次均诊疗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增长率都得到了有效控制,2013年增长率分别为3.2%和6.3%,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公立医院也呈现相同趋势,城市三级公立医院次均诊疗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分别从2010年的9.1%和12.7%下降到2013年的5.3%和3.9%。此外,群众看病费用自付比下降。医院总收入中,来自于医保基金和财政补助的收入占比不断提高,患者自付比从2009年的61.9%下降到2013年的52%。
健康服务业得到空前重视
《报告》指出,2013年9月,国务院制定《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健康服务业的概念,一时间一些社会资本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相关部门多种形式推动其发展。
目前,社会办医的资源量和服务量明显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3年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数达到43.9万所,其中非公立医院11313家,2009到2013年年均增长16%,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总数75.5万张,占总床位数的比例从2009年的8.5%提高到2013年的12.2%,非公立医院诊疗人次达到2.9亿,占医院诊疗人次数的比例从2009年的8%提高到2013年的10.5%。
国家将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发展健康服务业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提出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的框架。2013年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目前,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试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国家同时将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发展健康服务业的重要内容。2014年11月,《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推动完善医疗保障服务体系,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相关部门出台相应措施扶持商业保险,依照企业经营状况采取减免营业税或个人所得税的方式支持单位集体或个人共同出资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允许个人使用社会保险个人账户基金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产品。2014年我国商业健康险保费的总额达到1587.18亿元。
建立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制度
《报告》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健康保障水平提高,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对于高端多样化医疗服务的需求快速增加,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结构仍不合理,质量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差距,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深化医改面临新挑战。
《报告》建议,以医保制度改革为突破点,建立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制度,为有序就医的形成提供制度基础。在现有人力资源不足和签约服务需求之间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加强区域协同,以慢性病和重点人群为切入点,以医保支付为杠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立足防治结合,逐步开展签约服务,建立全科医生与居民的稳定服务关系,提高服务的连续性、协同性,改善服务质量。
明确基本卫生服务筹资来源、额度、支付方式及增长机制,从法律层面保障基本卫生服务投入的稳定性,消除投入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医务人员的专业价值,采用合理的测算标准和科学的测算方法,合理确定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成本和价格。
打破现有的“定编、定岗、定人”制度,科学设定人员编制数量,创新编制管理方式,可采取虚拟编制,实行政府购买岗位的办法,落实基层单位用人自主权,由机构负责人根据实际需求自主聘用所需人员,建立基层人才流动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允许将一定比例的机构业务收入用于绩效分配,建立收入增长机制,调动积极性。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以质量和健康改善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办法,促进医务人员服务行为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