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办发文:普通高中开设舞蹈戏剧等课程
- 发布时间:2015-09-28 16:44: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央广网财经9月28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今天中午来自中国政府网的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普通高中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教学模块。
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它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近年来,学校美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
意见提出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到2018年,要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意见还提出,要加大美育投入力度。地方政府要通过多种形式筹措资金,满足美育发展基本需求,建立学校美育器材补充机制。各地要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美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加强高校艺术教育场馆建设,将更多的文化建设项目布点在学校,促进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互动互联,推动校内外资源设施共建共享。鼓励各地筹措和利用社会资金对农村中小学校美育走教教师给予专项补贴。中央财政通过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工作,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地方尽快补齐学校美育的短板。
要探索建立学校美育评价制度。各地要开展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抓好一批试点地区和试点学校,及时总结推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施中小学校美育工作自评制度,学校每学年要进行一次美育工作自评,自评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纳入校长考核内容,并通过当地教育部门官方网站信息公开专栏向社会公示自评结果。制定符合高校艺术专业特点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建立学校美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各级教育部门每年要全面总结本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工作,编制年度报告。教育部应委托第三方机构研究编制并发布全国学校美育发展年度报告。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教育专家、新锦成教育集团副总裁张景岫对此解读。
经济之声:过去我们都说,德智体美劳,缺一不可,美育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作出了重要部署,但是《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目前的美育教育有哪些突出的问题需要改进?
张景岫:从我们的国家目前的现状来看,我个人总结有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刚刚像新闻里谈到的,首先是重视程度不够,因为现在我们国家大学以前的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所以很多领导、老师和学校对于美育的价值认识不足。第二点我觉得是发展的水平不均匀,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一些比较重点的高中,发现对于美育学生的动手能力等方面的素质的培养,其实是比较高的水平,但是二三线城市,在一些比较偏远、农村的地区的高中,有的连美育课都没有开设,或者缺少一些必要的设备和老师。第三个方面刚刚也提到了,我个人总结起来还是较为功利,无论从家长的层面还是学校的层面,把美育教育的开展看成了赢得比赛,或者从家长的层面看成了增强以后的求职或者是升学的资本,而没有回归到美育它的陶冶人的情操和提高人的素养本质上。
经济之声:这个意见要求,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对于从幼儿园到高等学校如何开展美育教育给出了指导,要想让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美育教育水平有所提升,克服需要改进三方面的问题,有哪些配套措施应该跟上呢?
张景岫:这个问题是多元的,首先美育教育提示对设备对物质等一些方面是提出更高一些要求,比如我们进行音乐教育,需要相关的乐器或者音乐室等等,在这个方面的投入力度其实是比较大的。各级的地方政府或者教育主管部门,能不能给予足够一些物质上的支持,我觉得这个也是一个先决条件。第二个方面,比物质更难解决的,就是有没有足够数量的而且素质比较足够的这些老师,因为多年以来,我们国家以前师范教育也是如此,学美育方面的老师找工作比较困难,现在是一个好的情况,但是师资人才的储备上够不够,这个需要解决的。第三个是舆论引导的问题,因为很多家长在思考,如果孩子学这个美育对将来有没有价值,还是从比较功利的角度去考虑,所以也需要通过议论的层面进行引导,否则学校提供条件,但是家长不支持,孩子的美育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此外,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于长江对此解读。
经济之声:关于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大家最关心就是高中阶段,有网友甚至指出,除了北京、上海等素质教育发展比较好的大城市,很多的省份特别是高考大省,到了高中阶段,像音乐课、美术课几乎没有了,那么素质教育是好事,但是高考压力大,学生很累了,再开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课程,这挤占了高考考的这些课程的学习时间,那么现如今我们的高考改革也在不断的推进,未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除了艺术考生之外,其他的学生有没有可能把这方面的教育成果纳入到考评当中。
于长江:我觉得可以,这个说法本身是实事求是的,因为我们的中国的现在的教育本身就是这么一个现状,以高考为导向,你让大家不顾及高考,去搞一些美育什么的很难。怎么充分利用高考这个指挥棒,这是一个现实的办法。但不是在高考当中增加一些科目叫美育,因为美育我们不能把它混同于音乐、美术的技能的培养。并不是学钢琴、学音乐、学舞蹈,这样又变成拼技能,最后会流于拼你的经济条件,拼背景。
经济之声:那您觉得我们怎么来进一步加强这种美育教育的改革?
于长江:美育并不是教人艺术技能,所以要跟硬件尽量的脱钩,这样才符合我们的地区差别很大,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各个方面,所以美育教育更多增加它的美感,审美意识。我觉得重点放在把美育渗透到现有的这些学科里面,比如文学、历史、数学等等,包括政治思想教育课里面,完全可以增加美学、美育的内容。而且不能走向拼硬件、拼经济条件这样,这样和我们的整个目标就相反了,所以在教材、内容方面,还是渗透到各个现有学科当中是比较好的。
经济之声:您觉得渗透到各个现有的学科当中,另外这个意见提出,各地要制定时间表,采取有效措施,破解中小学校美育教师的紧缺的问题,通过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实验县综合改革实践,建立农村中小学美育教师补充机制,重点补充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美育教师,如何来强化各地各级学校的美育教育呢?
于长江:从现实来看,有这么多人要到穷乡僻壤去工作很有难度,另外我是想特别强调,还是要发觉民间自发的力量。真正符合民间小学美育培养人数上并不缺,还是我们现在教师的认定、认可的机制本身,可能把一部分的人排斥在外,因为这种教育并不是真的需要有多高的学历,而是有热情,这样的一些人怎么样选拔。美育这方面确实有这种专长的人挖出来,是当务之急。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