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一粒植根沃土的金种子

  • 发布时间:2015-09-23 05:55:50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王金虎

  编者按

  本报6月11日刊发的人物通讯《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李登海:征服玉米王国最高峰》,在山东省引起强烈反响。人们纷纷向李登海学习,学习他锐意进取、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潜心钻研的实干精神,扎根实业、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为了让读者了解更多的李登海事迹,本报记者进行了跟踪采访,请看报道。

  种子,有着超乎想象的韧劲,能掀起压在身上的石块,在生命萌动之初就带着永不言败的斗志;种子,有着令人叹服的顽强,耐得住黑暗与寂寞的煎熬,曲曲折折地钻到地面上拥抱太阳;种子,有着慷慨奉献的无私,放弃了鸟语花香,把苦难的磨砺包裹成果实;种子,有着坚定的梦想,虽历经风霜的洗礼,仍痴心不改报答滋养它的土地,只为那破土而出的绽放。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的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李登海,就是一粒这样的种子。

  从1972年开始,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李登海就立下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中国开创玉米高产道路的宏志。44年来,他进行了790多次高产地块的高产攻关试验,特别是利用紧凑型杂交玉米高产品种进行了38年的高产攻关,创造了我国夏玉米从700公斤至1400公斤的多项高产纪录和世界纪录,推动了我国杂交玉米由平展型向紧凑型的历史性转变,使紧凑型玉米育种成为我国杂交玉米育种的方向和主流,让中国拥有了可以和世界强手对话的核心种植技术。目前,李登海育成的玉米累计推广面积约12亿多亩,为国家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200多亿元,他成为我国玉米育种史上育种代数最多的一位育种专家。

  “外国农民能干成的,咱也能行!”

  1972年春,一则“美国农民华莱士创出玉米亩产1250公斤纪录”的消息让担任农科队队长的李登海目瞪口呆,而当时,他的祖祖辈辈都是在百公斤上下打转转。

  上世纪70年代,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仅次于美国列世界第二,但单产却排名世界30位之后。我国人多地少,用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传统的耕作方式已达到极限。

  “俗话说,什么种子什么苗,什么葫芦什么瓢。我国人多地少,通过培育高产良种提高单产,才是中国人养活自己的一条重要途径。”李登海说,那一年,他给自己定下了一生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的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让中国人的饭碗里盛满中国的粮食。

  “全国那么多能人都啃不下这块硬骨头,咱这些庄稼汉能行?”屡试屡败后,农科队里开始有人打“退堂鼓”。“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敢于攀登前人没有攀登过的高峰,敢于创前人没有创过的业绩。外国农民能干成的,咱也能行!我认准的事情,10头牛也拉不回来。”李登海坚定地说。为补上缺乏基础理论这一课,他见缝插针,经常把书刊装在口袋里。田间地头,哪怕只有一两分钟的时间,也要翻开看上几眼。一天夜里,他竟捧着书本睡着了,不小心碰倒了煤油灯,点燃了枕头、被子。几年间,他学完了十几种基础理论书籍,写下了20余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实验记录,整理了20多项有关育种、栽培、肥料等方面的实验材料,终于打开了农业基础理论的大门。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9年,李登海培育的“掖单2号”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创造了我国夏玉米亩产776.9公斤的新纪录。1989年10月,“掖单13号”又创造了亩产1096.29公斤的夏玉米世界纪录,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使每亩土地从养活1个人,变成养活4.5个人,为解决我国人多地少需要提高单产的国家难题作出了贡献。之后,多项纪录屡屡被他自己打破。44年的高产攻关,他7次创造了我国夏玉米高产纪录,两次创造了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

  “种子就是登海的命”

  熟悉李登海的人都知道,自打决心搞玉米高产攻关之后,他就变得有点“痴”了。

  1975年夏末的一天,肆虐的狂风裹挟着暴雨从天而降,李登海光着膀子冲到雨中,拿起衣服、雨伞为刚授过粉的玉米遮风挡雨。风消雨停后,周围的玉米东倒西歪,一片狼藉,唯独李登海那1亩多玉米依然在傲然挺立着。李登海呆立在田间,忽然,他放声大哭,而后又仰天大笑。出来看灾情的乡亲见此情景,有的悄声说:“登海这孩子,让玉米给弄痴了。”

  玉米就是李登海的魂。

  1977年,李登海建立了土温室,进行拖期播种和同早熟自交系测交的试验。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眼瞅着就要大功告成,一天夜里土温室里钻进了一群老鼠,把套袋自交和杂交的玉米粒全部啃了个光。面对啃坏的玉米粒,李登海伤心欲绝。1984年,李登海被任命为县科委副主任,他只在办公室待了几天就跑回了玉米地,“一天不钻玉米地,感觉就像丢了魂”。

  玉米就是李登海的命。

  刚去海南育种的一年,种子刚刚冒芽,李登海外出归来,看到老乡的两头水牛把地里的幼苗啃得精光。他两眼一黑,一屁股坐到地上,号啕大哭了半天。从此以后,李登海落下个病根,一听见牛叫就头疼欲裂。198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把李登海的高产田毁于一旦,他在报纸上以万分痛苦的心情写下了“肝裂心碎”4个大字。为了保护育种材料,每次从海南回来,他和妻子两人从来不坐同一架飞机。“种子就是登海的命。”妻子张永慧说。

  “我的小孙子已经8岁了,家里是3代同堂;在高产玉米这个大家庭中,已经繁育了121代了,它们都是我生命的延续。”正是这一粒粒种子,让李登海像玉米一样扎根在大地,与国家血脉相连。李登海与共和国同龄,他把自己的生日放在国庆节这一天,“个人和国家相连,是一种最大的幸福”。

  “人生能有几回搏”

  头戴草帽、脚蹬胶鞋、身着工装,每天清晨6点,身家过亿的李登海都会出现在他的高产玉米试验田里。玉米叶亲着他的脸,他一路用手抚摸着,发出“沙沙”的声响。“你听,他们在歌唱。”李登海的眉眼里都是笑。

  近来,由于连日的劳累,李登海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又加重了,他只好半蹲着查看玉米的长势。

  2013年,李登海辞去“登海种业”董事长一职。他在提交给独立董事的《声明》中说,这是“为了专心致力于公司的杂交玉米新品种研发创新和杂交玉米高产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的攻关工作”。“我以前掌舵,现在来当螺旋桨,继续推动育种事业的发展。”李登海淡定地说。

  “这就是亿万富翁的儿子”。在宽大的育种室内,“登海种业”副总原绍刚指着正埋头填写基础材料的李登海之子李旭华介绍道。与多数民营企业“子承父业”的接班方式不同,到目前为止,现为“登海种业”中级农艺师的李旭华并未担任公司行政职务,而是一直跟着父亲做科研育种工作。李登海告诉记者,“我经常跟儿子讲,公司的钱是用于科研创新的,不是留给你的。你唯一需要继承的,只有我的育种事业”。

  “李登海的全部心思都放在育种上。要想发大财,他有很多机会,比如做房地产,但他坚持一生只做这一件事。”原绍刚介绍说。

  李登海经常说:“育种的成功率只有12万分之一,老天爷一年只给我一次拼搏攻关的机会,我必须和时间赛跑,人生能有几回搏?”由于气候原因,在莱州一年只能生产一季玉米。为加快育种速度,从1978年冬天起,李登海远赴海南,进行加代繁殖,一年繁育三季,硬是把自己的科研生命拉长了3倍。冬季的海南,是无数人的度假天堂,而在李登海眼里,那里就是块玉米高产试验田。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李登海的作息表中,只有育种时间,没有北京时间,只有工作日,没有节假日。由于长期蹲守在高温高湿的玉米地里,李登海患了严重的痔疮,先后动过5次手术。为能重返挚爱的玉米田,他讨来止血偏方:吞食蚯蚓,“只要能继续工作,让我吃什么都行”。1991年7月,李登海脑桥部位突发脑血管梗塞,造成身体左侧麻木偏瘫。在住院期间,他天天挂念的仍然是家里的玉米高产攻关田和几万份研究高产玉米品种选育的育种材料。

  每年的除夕之夜,李登海总是拿出一本崭新的日记本,在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下马克思的一段话:“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每当他的科研遭遇天灾人祸的打击后,他都要再背上一遍。心痛之余,他总是咬着嘴唇,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玉米高产攻关干下去,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的事业绝对不能停止!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他一个普通农民科学家,用自己的双手,一步步拉近与世界最高水平的距离。

  面对未来,李登海表示,他将设立登海种业创新基金和科学基金,奖励为我国玉米育种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他同时提醒创新者:“理想与追求一定要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这样才能真正走向成功。”回顾走过的历程,他总结道:“我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要为国家增加玉米产量。有生之年,我争取再干20年,要干出60至80年的研发创新业绩,等于再活一辈子,再为国家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000亿元。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创新事业是无限的。像一粒种子一样,植根共和国的沃土,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国家创新的事业中去,是我毕生的追求。育种难,但看到自己选育的品种大面积得到推广,让成千上万的农户因此增产增收,再苦也心甜!”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