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国际要闻(9月14日—9月20日)
- 发布时间:2015-09-21 02:30:55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周焦点
NASA公布迄今最清晰冥王星照片
北京时间9月1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新视野”号获取的冥王星最新照片。这是迄今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而它让科学家们震惊。原因不仅仅是冥王星表面高耸的冰山、冰冻的氮河以及萦绕在低洼的霾,还因为那颗遥远的天体看起来极像地球北极。
外媒精选
大脑有个部分一次只“认”四个物体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波士顿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人类大脑中有一个部分,一次只能追踪四个物体,其意味着我们工作记忆的智能出乎意料的有限。这项研究同时揭示,人类针对事件和空间的工作记忆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借用超凡的视觉和听觉来处理。
本周明星
“薛定谔式的细菌”
物理学家正计划在一项激进的量子力学实验中,将一种有机生命同时放置在两个地方,其目的在于让微生物“悬停”在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就像薛定谔猫所呈现的状态那样。不过,这一实验并非运用量子力学规律让微生物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它所说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微生物的地理位置。
本周争鸣
全球变暖“暂停”理论寿终正寝
当气候变暖中断的显著证据第一次出现时,曾经被怀疑论者作为“气候变化更多是自然周期使然”的证据。但17日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证实,1998年至2013年全球变暖“暂停”的理论是错误的,气候变暖从来没有中断或暂停过。
“最”案现场
俄宇航员创太空停留最长纪录
三名国际空间站宇航员于格林尼治时间12日搭乘“联盟TMA-16M号”飞船安全返回地球。“联盟号”飞船指令长、俄罗斯宇航员根纳季·帕达尔卡总共在太空飞行了879天,刷新了宇航员太空停留累计时间的纪录。
一周之“首”
首次观察到孕育中的恒星
英国天文学家领导的团队利用位于智利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干涉仪”(VLTI),首次成功观察到一个恒星“胎胞”内部最深处正在迅速成长的恒星系统HD100546,其原始星盘被鸿沟分隔,内含至少一颗行星。
前沿探索
光子能通过自身特殊作用力组成“分子”
一个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和马里兰州多家大学团队发现,无质量的光粒子可以通过自身特殊的作用力结合成一种“分子”,其向着用光构造物体迈进了一步。而将光子结合并纠缠在一起,有望造出用光子作信息处理的“光子计算机”,直接以光子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也将会减少大量能耗。
重建3D模型确认活腔棘鱼有肺
巴西科研人员使用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方法,成功完成了活腔棘鱼种西印度洋矛尾鱼五个发育阶段的肺的3D模型重建,确认了活着的腔棘鱼当中有肺的存在,但已经不再具有任何实际功能,该结论能帮助人们了解到这种著名的“活化石”鱼类的生存演变。
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能刺激心肌细胞再生
美国科学家在小鼠和猪身上进行的生物学研究显示,一种名为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的蛋白,能够在成年哺乳动物心脏病发作后诱导心脏肌肉细胞再生。该结果意味着,修复心外膜中Fstl1的表达可能正是刺激心脏“重生”的有效办法,以此可开辟出全新的治疗手段。
一周技术刷新
超薄隐身衣能让三维物体遁形
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设计出一种超薄的皮肤式斗篷,能按照物体形状包覆它,使其从可见光中消失。虽然目前这种斗篷还很小,理论上也能扩大用于大型物体。
新技术可无创诊断细胞癌变程度
美国哈佛大学在最新研究中利用受激拉曼散射(SRS)显微镜技术,在无需荧光标记的情况下,观察到活体皮肤癌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动力活动机理。新技术是一种不用着色的非标记技术,可在不干扰细胞正常进程的条件下了解细胞癌变程度。
美国研发变色龙仿生电子皮肤
美国斯坦福大学制造出一种有弹性、可变色的压力敏感材料,它是迄今最接近变色龙皮肤的人造材料,用不同力度触摸这种电子皮肤,它会改变颜色。这种电子皮肤在交互式可穿戴设备、人造义肢、智能机器人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有机材料中可建“电子高速公路”
美国佛蒙特大学(UVM)团队日前研究出一种新方法,能在低成本的有机材料中构建“电子高速公路”,增强太阳能电池板和柔性电子产品的导电性。这将有助寻找替代传统以硅为基础的电子元器件材料。
奇观轶闻
烧尽化石能源,海平面将上升六十米
一个国际团队研究显示,如果将地球上剩余的目前人类可获取的化石燃料燃烧完,足以导致整个南极的冰都融化掉,这将使海平面上升50米到60米,也会使拥有高达10亿人的人口密集地区葬身海平面以下。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