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林毅夫:研究中国问题应回归到亚当·斯密的方法

  • 发布时间:2015-09-18 07:3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务院参事林毅夫日前在参加首届思想中国论坛暨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成立大会上表示,中国学者在研究中国问题的时候应抛弃发达国家现有的经验,按照经济学的方法尤其是亚当·斯密的方法,研究问题本质,这样做出来的理论才可能更接近现实。

  林毅夫说,“二战”以后,很多原来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开始追求国家现代化。当时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分子,他们普遍看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认为发达国家之所以那么先进一定有它背后的道理,也就是说有一套理论在支持它的发展。那么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到发达国家去学这些理论,学了以后拿到发展中国家应用,就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

  “70年过去了,‘西天取经’结果怎样?世界银行一个研究结果显示,从1950年到2008年,200多个发展中经济体只有两个从低收入进入到中等收入,然后进入高收入,一个是韩国,一个是中国台湾地区。只有13个中等收入经济体进入高收入,而且这13个当中有8个是西欧周边的欧洲国家,除去这8个,只有5个经济体,分别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林毅夫强调,未来中国大陆很有可能到2020年成为第三个从低收入经过中等收入进入到高收入的国家。

  也就是说,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0多个经济体当中至少有180个,经过70年的努力,实际上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或“低收入陷阱”中。虽然这些国家跟自己过去比都有一些进步,但是要知道发达国家每年人均GDP的增长率平均是2%,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的增长不超过2%就没有办法缩小跟发达国家的差距。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一个发展中经济体按照西方主流的发展理论来制定推行政策是成功的。少数几个发展绩效比较好,或者转型绩效比较好的经济体,他们推行的政策从主流的经济学理论来看都是错误的。

  林毅夫指出,经济学者在学习研究理论的时候,必须考虑这个理论到底是否适用于我们这种发展中、转型中国家。目前西方主流经济学也在考虑改进,比如认为应该引进行为经济学的内容,但即使把这些内容引进去,也不见得拿到发展中国家就一定适用,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状况和决定因素跟发达国家不一样。中国学者在研究中国问题的时候应抛弃发达国家现有的经验,以初生婴儿的眼光来看发生在中国的问题,然后按照经济学的方法尤其是亚当·斯密的方法,研究问题的本质,这样做出来的理论才可能更接近现实。(关欣)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