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打造“众创空间”集散新模式
- 发布时间:2015-09-01 01:30:41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今日关注
陈季夫妻俩从英国学成回来,2014年4月在温州“浙江创意园”创办了一家名为“之尚”的创意设计企业,提供品牌设计、工业设计、空间设计等创意服务。寻找艺术家的追求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平衡点。
2014年11月,一批牛津博士回到温州鹿城区创办了温州中津先进科技研究院。作为一个新型的创客团队,他们扎根在鹿城区“众创空间”里,致力于智能计算、网络大数据分析、机器人、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癌症检测与诊断等研究与产业化,帮助温州企业完成从轻工业企业向轻资产的创新企业转型。研究院专利办主任赵雪晴说,目前,研究院在智能加热材料、无线充电技术、便携式显微镜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
这样的创业创新故事每天都在温州的“众创空间”里发生。
“众创空间”正在成为温州创新发展一个新的风口,在这里你能看到世界高科技发展趋势,看到新的科技革命带来的新的产业和产品,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创新冲击……
温州“众创空间”的特点在于,打造一个集聚和输出创新资源的新模式,抢占前沿,争取主动。温州市科技局局长徐顺东8月上旬在温州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温州的“众创空间”是创业“种子”、创业“土壤”“阳光雨露”和创业文化等的系统集成。温州正在努力做的,就是构建一个生命力旺盛、根植力强大的复合生态系统,促使各类创业创新要素共生互助、聚合裂变,释放更大的能量,让温州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再创辉煌。
营造舒心、舒适“空间”,集聚创新资源和人才
目前温州市有20个集合创客、大学生创业、互联网+、众创空间、融资融智、产业基金为一体的新型“众创空间”,场地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互联网+”、文创、科技、电商、新媒体、人力资源等行业1000多个创业团队和小微企业入驻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为扶持创业团队发展,温州市组织100余名全市各行业的领头人与高新技术人才组成创新“创业导师团”为创客提供指导。除了提供集成化、专业化、网络化全要素综合服务,配备较为齐全的工具机床及各种开源硬件器材外,众创空间还提供免费的工商注册税务代理、免费的创新创业培训等服务。
纳入全市创新体系,给政策、给支持
在温州,政府要做的,就是围绕各类创新主体的需求,让政府的公共服务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更加合拍,让企业有更强大的动力推陈出新。
温州集聚创新资源更多地体现在金融的支持上。主要有四个方面:建立创新推广应用创新券,推进科技服务创业创新活动;建立“温州市科技创新创业引导基金”,用于参股建立科技创投子基金;加强科技信贷试点工作。科技保证保险贷款工作已经正式启动放款,2家企业已经放款370万元;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模式。与华瓯创投、申万宏源、英菲尼迪等创投机构合作,帮助温州企业拓展资本市场渠道,与上海信隆行投资有限公司组建“温州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探索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需求。
发挥集散功能,成为创新驿站
在温州人看来,创客是一种公共资源,可以在温州创业创新,也可以流动到外地,温州可以成为创客的一个创新驿站。陈季夫妻俩对科技日报记者说,他们准备到上海创办一家分公司,两地的创新优势可以互补,这对发展有利。
浙江创意园主要开展文化创意和工业设计,集聚着48家创业团队,为温州产业转型提供创意设计方面的服务。有引进,也就有输出。总经理张其亮说,流水不腐,双向流动对“众创空间”的发展更为有利。
在温州,“众创空间”成为集散创新资源的一个新的平台。
温州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是一个政府创办的大型“众创空间”,又名温州创客梦工场。创客大讲堂、梦工场咖啡让创客在这里有了交流的空间。不同于企业所办,梦工场具有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的功能和要求,在创源集聚和输出层面与其他“众创空间”形成互动,形成“众创空间”一盘大棋,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梦工场利用政府旧的办公场所改造而成,建立在温州主要商圈内,是一种新型的科技服务业。在这个4700平方米的开放式空间里,创意开拓者、成果需求方、创业投资家、科技中介等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所需。目前,已有10个重大项目和团队正式入驻。中心负责人刘焕斌说,通过“众创空间”,我们要更好地解决创新资源的集聚与重新分配的问题。
而在徐顺东看来,政府创办的众创空间不是简单地引多少创客,引进多少项目,而是发挥政府优势把国内外的创新资源向温州集聚,向国内外输出,通过“众创空间”使温州成为创新资源的集散地。而温州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受益,更多的创新资源将涌入温州,让“众创空间”更好地为温州科技创新服务。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