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评《基辛格的影子》:基辛格如何长期影响美对外政策

  • 发布时间:2015-08-27 14:09: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美国《洛杉矶时报》8月20日文章】题:《基辛格的影子》探究了这位外交家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长期影响(作者美国卡内基道德准则和国际事务委员会刊物《道德准则和国际事务》资深编辑扎克·多尔夫曼)

  这张出现在格雷格·格兰丁新书中的亨利·基辛格的照片——充满朝气、光彩照人,但流露出过分的自负和权力欲——并不引人注目。

  该书从道德标准上对其他一些优秀的思想家进行了追踪,包括西摩·赫什、克里斯托弗·希钦斯、沃尔特·艾萨克森以及最近的加里·巴斯,因为他们曾经就基辛格一生的成败得失著书立说。尽管反叙事尝试得到了正式授权(包括阿利斯泰尔·霍恩2009年出版的一本书和尼尔·弗格森即将出版的一本传记),但是对基辛格不利的证据是压倒性的。格兰丁的新书不会减轻这一负担。

  格兰丁是纽约大学历史学教授,曾经杀入普利策奖决胜阶段,著有《通往殖民帝国之路》和《福特之城》等书。在《基辛格的影子》一书中,格兰丁对基辛格的著作,尤其是他读哈佛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时的作品,进行了探究,以洞察他的历史哲学、治国理论以及对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的见解。然后,他通过这一镜头分析基辛格后来在政治和决策方面所做出的决定。

  身段灵活政坛常青

  基辛格早期的学术出版物,充斥着现在已经过时的存在主义词汇,今天读起来严肃乏味、装腔作势。然而,格兰丁认为这些出版物对于了解基辛格的思想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这些早期的著作中,基辛格特别推崇自我实现的观点,即一个人之所以伟大与其使现实服从于其愿望密切相关的观点。应用在治国上,这种观点使政府官员倾向于采取行动———即使采取的行动只是为了表示决心或展示行动的能力,而不考虑对人类造成的后果,东南亚的那场战争就是一个令人痛苦的证明。

  比如,1970年秘密非法轰炸柬埔寨,格兰丁将其定性为“悖德狂行为”是有道理的。那是基辛格亲自主管的,他一丝不苟地注视着地图,为轰炸机确定目标。对基辛格来说,表达美国的凶猛和强硬,显示美国有意动用其可任意使用的可怕实力,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目的。不论轰炸的真正战略价值或名誉价值是什么,但是为之付出的人的代价是非正义的。从1969年到1973年,对柬埔寨采取的行动估计造成10万平民死亡。

  甚至在他正式进入政府任职之前,这种思维就影响着基辛格。想一想他在帮助当年被提名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理查德·尼克松破坏1968年巴黎和平会谈所起的重要作用吧。基辛格向尼克松竞选团队提供了关于林登·B·约翰逊政府与北越和南越政府即将签订协议的秘密情报。尼克松对南越说,他将给他们一个条件更优的协议,结果导致他们退出了会谈。几个月后,尼克松当选总统,基辛格受到奖赏,在新政府中出任国家安全顾问。(尼克松和基辛格的所作所为,除了使战争又拖延了7年,还直接违反了美国法律,因为公民不得私自搞外交。)

  格兰丁认为,这种对自己意志力和历史地位的英雄意识决定了基辛格不只是与某个特定的战略态势(比如说缓和)或思想(比如现实主义)有关联。基辛格起初是为洛克菲勒效劳的共和党人,后来成为尼克松的人,接着这位娴熟的政治暗礁领航员在尼克松垮台时幸存下来,成为杰拉尔德·R·福特总统不可缺少的助手。

  在格兰丁看来,这种灵活性不仅是性格使然,同样也是策略。基辛格对9·11恐怖事件的反应就是例证。虽然以完美的现实主义者著称,然而在乔治·W·布什执政期间,他毅然站在新保守派一边,支持入侵伊拉克,向国外传播民主。

  博学缺智集于一身

  实际上,这部新书的第二大论点是,基辛格是未受到承认的当代新右派的思想祖宗。乍看起来,这似乎不可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基辛格毕竟采取了不讲道德原则的做法。

  就他而言,这是人类经验的悲剧,与认为推动政治的是利益而非客观真实的观念息息相关;对于罗纳德·里根和乔治·W·布什这样的道德主义者来说,决定美国对外政策的是价值观(至少口头上是这样)——而且这些价值观,比如民主,即使在枪口威胁下,都应该对外输出。然而,格兰丁写道,在这一表面不同的下面是关于“预感、推测、意愿和直觉”的重要性的一套共同的假设;对正式的专家意见及其可能引起的警告的厌恶;以及对国家自我防御的极其灵活的理解。

  然而,格兰丁认为,基辛格称赞约翰·F·肯尼迪总统处理古巴导弹危机的做法———他认为肯尼迪通过“推测”苏联的意图而非依靠事实判断来采取行动令人钦佩——在某种程度上预示副总统迪克·切尼在9·11后的论断,即对待恐怖袭击,即使只有1%的可能性,也视为恐怖袭击马上发生。这在我看来是夸大其词。

  我认为,基辛格对权力政治的理解比格兰丁所说的更传统。你会发现,与老右派和新右派开战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借口。但是,对于大国列强,基辛格也能找到与之缔结和平的理由,他在帮助与共产党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中东进行穿梭外交、在与苏联就两个重要的军备控制协议展开谈判以及带头推行更大规模的缓和国际关系政策方面就是这么做的。

  在基辛格的注视下,受害最大的是全球的小国,而不是大国。回过头来看,他支持在智利、东帝汶(当时属于印尼)、孟加拉国(当时是东巴基斯坦)、越南、柬埔寨和老挝等地发动的流血战争是不必要的。

  后来的这些年来,关于基辛格的永久之谜是博学多识与缺乏智慧怎么能集于一人之身。格兰丁的新书使这个谜更加难解。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