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中国信用卡30年 高增长后待深耕

  • 发布时间:2015-08-26 02:31:14  来源:新京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信用卡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拥有和使用,目前平均每个家庭拥有一张信用卡。

  从1985年3月,中国首张信用卡在珠海诞生至今已经30年。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4.6亿张,2014年全年交易总额为15.2万亿元,人均持卡达0.34张,意味着平均每个家庭拥有一张信用卡。

  然而,央行在今年5月发布的《201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中表示,尽管我国信用发卡量不断赶超国际同业,但在产品创新客户体验服务口碑等多个方面较国外还有较大差距。

  那么,历经30年发展的中国信用卡产业经历了高速发展、跑马圈地的时代到如今面临转型,收入来源单一、佣金低、面临互联网金融冲击等,该如何在疲态中突围重生呢?

  对此,监管层表示,未来要精耕“场景化”服务。进一步规范银行卡业务管理、要规范信用卡基础服务流程与服务标准,加强信用卡安全运行。还要加强移动创新,积极探索银行设立信用卡等独立法人机构等。□新京报记者 苏曼丽 金彧 北京报道

  “每家一张信用卡”

  信用卡起源于美国。是现代社会经济发达国家的一种新型消费信贷方式和支付手段。它是一种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开给个人或公司(单位)使用的、证明持卡人身份和信用程度的消费信贷凭证。

  信用卡在中国诞生30年来,经历过缓慢增长期以及高速发展的跑马圈地时代。2000年左右,路上摆满礼品的开卡摊位和销售人员不停地游说成为民众对信用卡行业跑马圈地最深刻的记忆。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4)》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信用卡新增发卡量6400万张,累计发卡量达4.6亿张,比年初增长17.9%,活卡率维持在59%左右。意味着平均每个家庭拥有一张信用卡。

  同时,境内受理市场环境进一步改善,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创新交易渠道发展迅速。

  《蓝皮书》显示,截至2014年末,我国境内受理商户累计达1203.4万户,比年初增长57.6%;境内受理信用卡的POS机终端累计达1593.5万台,比年初增长49.9%;境内ATM机累计达61.5万台,比年初增长18.3%。

  不良率犯罪率激增

  随着信用卡越来越被普及和认可,信用消费、超前消费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部分消费者使用信用卡时消费心理不成熟,刷卡无节制,导致信用卡的坏账也在逐年增加。

  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去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为357.6亿元,较2013年增长42%;以年率计的当前损失率为0.99%,较去年同期上升26.9%。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银行正在收紧信用卡业务,审核变得更加严格。通常用户在申请信用卡时只需提交身份证明、在职证明、收入证明等材料就可以申请办理信用卡,但记者致电了某行多个支行网点发现,想通过该行信用卡申请并不简单。

  广发银行北京某支行网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广发银行信用卡部发卡审批特别严,同时,额度也有所下降。私企的客户申办信用卡批下来可能性不大,几乎只有国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可以通过审批。

  在信用卡不良率上升的同时,信用卡诈骗、盗刷等违法犯罪行为也与日俱增。针对信用卡的犯罪活动十分猖獗,花样手段不断翻新,窃取信息、制造伪卡、盗刷套现等手段,防不胜防,用卡安全面临挑战。

  中国银行业协会副会长杨再平表示,由于网络本身的开放性和目前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局限性,导致网络信息泄露事件频现。网上交易发展所要求的开放的支付环节,需要金融和通信、互联网等产业之间的融合,而这又导致了网络支付中的风险相互传递。

  信用卡亟待深耕质量

  在“互联网+”时代,发卡量激增的中国信用卡产业依然面临不少挑战。

  中国银行业协会副会长杨再平认为,目前经济增长速度的下行压力增大,银行卡产业大规模扩张面临挑战。同时,我国信用卡还面临着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机构、外包公司等新的市场主体涌入银行卡市场、各类支付模式和受理终端不断涌现等多重挑战。

  因此,如何精耕细作,谋求转型发展,也成为当下银行思考的重要问题。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坦言,中国信用卡产业已经经过规模塑形期,需要进入质量并重精耕细作的新阶段。信用卡业务是银行未来发展的加速器转型的助推器、收入的稳定器,只有进入精耕细作的阶段更贴合客户需求才能更具有竞争力。

  中国银监会创新部副主任李文泓表示,面对日新月异的产业链条,中国信用卡产业一是应注重探索信用卡服务的“多网叠加”,强化协同发展;二是精耕细作信用卡业务的“场景服务”,深化个性发展;三是逐渐强化信贷产业的“分层供给”,促进生态发展。

  李文泓称,“场景服务”是最近几年很多行业提出的新的发展方向。资金实力、业务数据、技术应用和服务网络的结合,使信用卡业务中的资金和信息同步流动,整合形成不同的智能服务方案,使实际的、虚拟的各种场景服务要和刷卡交易的地理位置、交易时间和成交内容形成关联,千人千面,贴近需求,尽可能地连接资金沉淀和生产消费,带动信用卡相关的各类产业升级。

  信用卡30年大事记

  1985年

  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张人民币信用卡“中银卡”。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从此拉开序幕。

  1987年

  国际信用卡组织进入中国,五大国有银行发行信用卡,中国银行卡产业从此提速发展。

  1993年

  国务院启动以银行卡联合发展为目标的“金卡工程”,以改善用卡环境,实现设备共享、资源共享和市场共享,中国银行卡产业从此有了自己的体系。

  2002年

  中国银联在上海成立。作为中国的银行卡联合组织,建立统一的银联卡标准规范及跨行交易清算系统,拥有本土体系与自主品牌。

  2009年

  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卡专业委员会成立,中国银行卡有了“自律、维权、协调、服务”的行业公共平台。

  2011年

  银行卡行业开始拥抱互联网,网络申请办卡、网银激活开卡、网上商城消费、电子账单、网上支付平台缴费还款等业务不断涌现,互联网渗透到银行卡使用的全过程,中国银行卡进入“互联网+”时代。

  2015年4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正式放开银行卡清算准入。《决定》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银行卡清算服务市场实现了面向国际和国内的全面开放。

  数说信用卡

  全国累计发行信用卡:4.6亿张

  去年信用卡交易额:15.2万亿元

  交易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

  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357.6亿元

  ■ 特写

  今年三十岁——80后信用卡诞生记

  【个人档案】

  ●姓名:中银卡

  ●出生日期:1985年3月

  ●性质:准贷记卡

  自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我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至今已经近30年了,如此算来,信用卡在我国还是个不折不扣的80后。

  这位80后的成长速度也令人叹为观止。截至2014年底,全国累计发行信用卡4.6亿张,2014年全年交易总额达15.2万亿元。全国人均持有信用卡0.34张,北京、上海信用卡人均拥有量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达到1.70张和1.33张。

  虽然信用卡在短短30年内成绩斐然,早已成为了国内消费者的主要消费方式之一,然而国内信用卡的诞生却是一波三折。

  对外交流拦路虎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当时的中国银行是惟一指定的外汇兑换银行,负责办理外国游客的货币兑换业务。

  然而习惯了一张信用卡走天涯的外国游客们却发现,自己手中的卡片在只认现金的中国完全行不通,许多游客纷纷到中行质疑为何信用卡无法取出现金。

  当时在中行分管国际业务的原中行银行卡中心总经理张联利在接到外国游客的投诉后,才第一次认识了这种“塑料饭票”,并且撰写《信用卡起源》交给上级领导。几个月之后,中行决定先引入外国的信用卡。

  1979年,中行广东分行首先同香港东亚银行签订协议,开始代理东美信用卡业务,信用卡从此进入了中国。不久,上海、南京、北京等地的中行分行先后同香港东亚银行、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以及美国运通公司等发卡机构签订了兑付信用卡协议书。1981年,美国运通卡(AmericanExpress)、维萨卡(Visa)和万事达卡(MasterCard)相继进入内地。

  走入千万百姓家

  信用卡引入中国伊始,并不被国内商家接受,是仅供外国人在涉外场所兑换现金使用,后来逐渐有消费场所接受信用卡付款,但使用的仍然是笨重的压卡机。

  当时国内还处在凭票供应时代,购物需要使用相应的粮票、油票等,普通人月收入仅几十元。因此当中行提出发行自己的信用卡时,受到了极大的争议。

  然而部分业界人士却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未来的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也将飞跃。在他们的支持下,1985年6月,中行珠海分行率先发行了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

  1986年6月,中行北京分行发行长城信用卡,后中国银行总行指定长城卡为中国银行系统统一的信用卡名称,在全国各分行发行。这第一张长城卡被赠予了促成信用卡发行的功臣之一、时任央行行长的陈慕华。

  当时,银行不允许贷款给个人,因此信用卡无法透支,要先存钱再刷卡,因此长城信用卡也成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准贷记卡。与现在热情的银行工作人员办妥一切不同,那时办理一张信用卡,还需要重重审核、担保和门槛,因此拥有信用卡也一度成为了身份的象征。

  短短30年,随着80后纷纷步入而立之年,我国的信用卡行业也逐渐成熟,2014年银联交易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二。这张薄薄的塑料卡片,见证了我国经济、金融的巨大变化。

  新京报记者 陈杨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