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危机前夜还是恐慌踩踏
- 发布时间:2015-08-26 00:29:39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世界金融历史上,估计没有哪一天像8月24日一样,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的影响力。中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一”,让无论是美日英法德这样的经济大国,还是印菲新马泰这样的周边邻国,其股市无一例外地卷入一场惨痛的“下跌风暴”。
以美国为例,由于时差关系,星期一纽约股市开盘前,中国股市已经以暴跌收盘,欧洲股市延续大跌,全球股市的震荡,让纽约三大股指期货盘前因跌幅过大触发了“熔断机制”而被暂停交易。开盘后, 4分钟内道琼斯股指狂泻1089点,为有史以来最大点位跌幅。最终,道指收跌588点,跌幅3.6%,为18个月来最低点位。
资本市场的恐慌,同时传导至大宗商品市场。国际油价继续断崖式下跌,星期一纽约油价重挫5.46%,报38.24美元/桶,跌到了2009年初的水平;当天公布的另一个关键性数据——彭博大宗商品指数,下跌了1.2%,至86.79美元,是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煤铁铜油气,以前人们担心用不起,现在却低得让人瞠目结舌。
这些动辄6年来最低、16年来最差,其实对应的时间点,正是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美国股市则在2009年跌到谷底)和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因此,不少人倾向于认为,目前这轮金融冲击波,显现了世界经济正处于2008年以来最糟糕时刻。
“黑色星期一”的触发点,无疑是中国股市的暴跌,但背后则是投资者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新兴市场乃至世界经济的担忧。相形之下,中国经济其实还略好些,上半年增幅虽然是多年来最低,但仍达到了让很多国家艳羡的7%;巴西、俄罗斯等许多国家,则在经济衰退中努力挣扎;欧盟、日本经济前景也不容乐观;美国经济相对较好,但可能的加息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
不能否认,世界对中国经济有特别的担心。因为在过去十多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半动力都来自中国;无论是1998年还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国事实上都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在新一轮危机袭来时,如果中国经济无法保持快速增长,世界经济无疑将严重受挫;对澳大利亚、巴西、智利等大宗商品出口国来说,这更是一个噩耗。
全球金融市场的“黑色星期一”,用一个黑色幽默的事实,充分显现了中国对世界经济空前的影响力。如果说过去“美国打喷嚏,世界就感冒”,现在则是“中国打喷嚏,世界头就大”。“黑色星期一”也给那些动辄唱衰、指责中国的政客上了一课:离开了中国,世界将会怎样?
当然,暴跌会加剧恐慌,恐慌则加剧踩踏。在恐慌情绪中,一些经济数据难免会被放大解读,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也有时会陷入一种非理性的焦虑。
但别慌,中国经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从过去30年历史看,中国一直是“经济奇迹”的代名词,是终结危机的白马骑士,中国有应对危机的良好记录;从现实看,中国仍保持着相对强劲的增速,更重要的是,在财政、金融等多个领域,中国仍拥有很多国家所没有的政策工具。中国过去是、现在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仍然是世界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但当前无疑是世界经济的非常时刻,人们正密切关注着中国经济的走势。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再平衡?中国央行会否有更大动作?人民币汇率又有怎样的变动?每个举措都会对世界金融市场带来重大影响。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应该也从没像今天这样对中国决策屏息以待,因为他们很多人都清楚,中国经济拨云见日,他们的发财梦才能继续。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