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沂水:财力有限无碍教育均衡

  • 发布时间:2015-08-25 12:10:35  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山东沂水是全省52个财政困难县之一,与东部县市区相比,家底称不上厚实,然而面对需要耗费大量资源的教育均衡目标,这个县走在了全省前列。

  调研发现,其赋予教育发展的“绝对优先权”起到了关键作用。沂水规定,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土地指标优先安排教育发展,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求;学校建设遇到问题,归哪个部门管的,哪个部门必须主动上门服务。

  一系列政策安排让沂水迅速补平历史欠账,率先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

  不让农村的世界冠军苗子只能在家锄地

  若以高考成绩衡量,沂水是不折不扣的教育强县。多年来,本科上线人数遥遥领先于周边县区,引得不少外乡子弟来求学。然而,义务教育稍显落寞:2013年之前,不少乡村中小学校舍还是简陋的平房,许多农村孩子还只是在电视上见过塑胶跑道和带草皮的足球场,钢琴和五线谱是城里孩子才有“资格”触碰的新鲜玩意儿。

  面对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偏低、教育信息技术装备落伍、教师工作活力不足等状况,2013年8月28日召开的沂水县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会议上,县委县政府提出,要正视和迅速弥补义务教育领域的欠账,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土地指标优先安排教育发展,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求。

  沂水县首先从学校标准化建设入手。自2013年8月起,在对县直学校投入2.1亿元进行提升改造的同时,投入6.5亿元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179处中小学校进行新建或改扩建,总建设面积达49.9万平方米。同时,新建塑胶操场23个,改造提升学校餐厅116处,投入1.07亿元实施高标准数字智慧教育工程,投入2784万元将教学仪器设备、音体美卫器材一次性配备到位,彻底改变了乡村薄弱学校设施落后、设备陈旧、条件艰苦的状况。

  据统计,一年多来,沂水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投入的资金已接近10亿元,占全县公共财政支出的47%。

  杨庄镇秦家庄小学是一个只有两个年级、49名学生的教学点,但教学楼、学生餐厅、综合实践活动室、图书室一样不少,学校负责人说:“适度超前的建设能让学校在未来10年都不落伍。”

  在许家湖镇,投资3000万元兴建的春水小学甚至成为当地的城镇化引擎,学校所在的春水社区虽为农村社区,但在周边村民眼里俨然等同于城里的“学区房”。

  截至目前,沂水城乡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或超过省级办学标准,义务教育学校(包括教学点)全部建起操场、餐厅,大多数农村学校有了体育馆。

  作为一名资深的乡村教育工作者,杨庄镇中心校校长张维和对眼前巨变的理解简单而直白:“农村娃一点不比城里娃差,县里现在做的事,就是不再让农村的世界冠军苗子只能在家锄地,不让下一个‘大衣哥’的歌唱天赋到了40岁才被发掘出来。”

  “绝对优先”成就教育均衡的“沂水速度”

  “前围山,后围山,群山环抱新校园,山娃之摇篮。”龙家圈镇峪子村小学教师欧秀珍的小诗满含喜悦。

  眼下的沂水城乡,无论是乡镇驻地中小学,还是偏远山区的教学点,学校有当地最漂亮的房子、最敞亮的院子。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乡镇政府依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平房里办公。

  一个财政困难县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迅速补平历史欠账,率先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目标,靠的是全县上下一心、凝聚共识赋予教育发展的“绝对优先权”。

  许家湖镇政协主任刘正莲说:“镇里新建小学所在的新征土地下面,地下管网、光缆往往涉及几个部门和单位,处理不当会有安全隐患,也会影响学校施工进度。如果没有相关部门主动配合,仅凭教育部门来协调是非常难办的。”这一难题实际上并未给学校施工方造成多大困扰,在多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很快迎刃而解。

  沂水县规定,财政、规划、建设、发改、水利、环保等有关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服务”的原则,主动解决问题,开辟工程手续办理绿色通道。

  沂水县教体局副局长冯彦新将这条规定称之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倒逼式服务”,即学校建设项目遇到问题,归哪个部门管的,哪个部门必须主动上门服务,绝不能让学校上门去找。得益于此项规定,全县学校建设工程从落实用地到勘察测绘,从设计规划到招标投标,从组织施工到项目拨款,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效推进。

  走进县委大院,一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大红榜”格外醒目,上面写着“3月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红旗乡镇:龙家圈镇、道托镇、泉庄镇……”

  这是县委绩效考核办对全县18个乡镇、街道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月底考核的结果公示。沂水县把学校建设项目纳入乡镇、部门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制定了千分制考核制度,对每一项工程制定出具体的节点推进计划,一周一通报,一月一总结,结果张榜公示。

  刚性考核和激励制度,让全县各乡镇争先创优、比学赶超,有的乡镇书记、镇长1/3的时间在学校里。道托镇政协主任刘忠东说,镇上所有的事都为教育让路,镇里新建一所小学,需征地17亩,而这一地块事先已与青岛某企业签订了土地转让协议。虽涉及镇域经济发展,但镇党委政府依然痛下决心,在法律框架内,及时与对方终止了土地转让协议,保障了学校如期开工建设。

  由表及里实现从“有学上”到“学得好”

  “置办了钢琴、配齐了电脑,并不意味着孩子们就能学到相应的知识技能。”县教体局副局长、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刘增祥说。沂水县在提升外在硬件的同时,注重充实师资力量和激发教师队伍活力,由表及里实现了从“有学上”到“学得好”的历史跨越。

  首先,把师资队伍建设纳入教育发展规划,解决教师不足的难题。据统计,2011年至2014年,全县补充新教师548人,其中94.7%到农村学校任教。在山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组抽查的8所学校中,英语、音乐、信息技术等5个学科的专任教师,全部达到专业对口、百分之百合格。县里还有计划地组织县直学校教师到乡镇学校支教,乡镇学校教师到县城学校交流。与此同时,县财政每年拿出专款,按偏远、较偏远、最偏远三个档次,分别给予职教教师每人每月300元、400元、500元的支教补助。

  沂水县还大力激发现有师资力量的活力。刘增祥介绍,前些年,沂水县职称评聘处于停滞状态。近年来,县里逐步打破教师“一聘终身制”和论资排辈问题,建立了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

  沂水县尤其重视校长的关键作用。近年来,推进校长队伍建设,改革校长评价机制,促进均衡的深入。全县校长的绩效工资,一年的差距已经拉大到1.1万元左右,有力调动了校长你追我赶、主动办学的积极性。还实行校长轮岗交流制,2013年以来,全县优秀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多达22人,带动引领一批学校快速发展。

  “农村学校条件改善了,师资力量加强了,教育质量提高了,到县城和外地上学的孩子们又陆续转回来了。”刘忠东说,“仅在本乡镇工作的干部子女,转回本乡镇上学的就有八九个。”

  在2014年11月,山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督导评估组组织沂水县1700多人进行公众满意度问卷调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满意度为100%。在去年年底的沂水县社情民意调查中,教育部门群众满意度位列全县第一。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