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阅读黑塞:通往自我之路

  • 发布时间:2015-08-22 01:30:40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乐享悦读

  文·曾 涛

  黑塞的小说文字浅显,不讲究技巧,故事性也不强,情节不复杂,人物也很简单,和时下的流行小说毫无相似之处。但这些都不妨碍我们对他的阅读和接受。因为他的小说专注于个人的心灵的痛苦并努力寻求通向自己的道路。这是每个关注自我、追求自身命运的人必然遇到的课题,因此他的小说从风格来说是古典的,从技巧层面来说是陈旧的,但从主题上看永远不会过时。这一共同的主题用黑塞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小说中的人物一个个都经历着心灵苦难、内在危机,他们在寻觅、追求和提问。”黑塞能在上个世纪成为日本和美国的年轻人阅读得最多的德语作家,他的作品总印数能超过1.4亿册,原因正在于此。如果你是一个关注自我,愿意倾听内心,努力追寻生命真相的人,读黑塞再合适不过。

  阅读黑塞,最好从《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或《在轮下》开始,然后是《纳尔齐斯与哥尔德蒙》和《悉达多》,再是《盖特露德》和《罗斯哈尔德》,《荒原狼》和《玻璃球游戏》最后读。《德米安》《在轮下》诗意细腻,小说的主人公处于青少年时代,正在寻找进入自我的路口或者刚刚感受到社会和习俗巨大的威权;《纳尔齐斯与哥尔德蒙》《悉达多》梦幻唯美,题材、主题和技巧都很相似,是青年人通向自我的路途的尝试,你可以把两个主人公合为一体来读;《盖特露德》《罗斯哈尔德》现实残酷,探讨艺术与婚姻能否共存的问题;《荒原狼》激烈大胆,剖析自我与社会的矛盾,在黑塞作品里是个异类,可以和加缪《局外人》一起读;《玻璃球游戏》精深博大,奇瑰壮丽,是黑塞作品的集大成者,也是黑塞本人一生精神体验的结晶。正是凭借它,黑塞将诺贝尔文学奖(1946年)收入囊中。这部作品的写作历时12年,调动了传记、书信、诗歌、格言、哲学论文等多种文学手段,汲取了东方文化的智慧(《悉达多》已是东方故事),虚构了一整个精神王国(《荒原狼》已有幻想色彩),主题依旧是个人的成长经历(如《德米安》《在轮下》),只不过这次不限于个人,而是探讨艺术与生活、生命与死亡的关系(如《盖特露德》《罗斯哈尔德》《纳尔齐斯与哥尔德蒙》),寻求面临毁灭的人类文明的解救之道。

  通观黑塞的小说,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在灵魂与肉体、精神与现实、理性与情欲、艺术与生活的两极矛盾中挣扎。你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一种执著:对自我不懈地探索、对艺术和美不倦地追求和对解脱之道苦苦地寻觅。在通向自我以及与命运和解这条艰难的路上,汉斯(《在轮下》)没有找到,维拉古特(《罗斯哈尔德》)没有找到,甚至纳尔齐斯(《纳尔齐斯与哥尔德蒙》)、克乃希特(《玻璃球游戏》)也失败了。唯有悉达多(《悉达多》),经历声色犬马、堕落与绝望,最终找到了解脱之道。

  除了小说,黑塞的散文、诗和绘画也很有特色。有诗文集《提契诺之歌》《园圃之乐》、散文集《温泉疗养客》和诗集《黑塞诗选》(林克 译)《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欧凡 译)可读。传记方面,国内已出版的有《黑塞传》《黑塞画传》。另有一本《黑塞之中国》辑录了黑塞作品中有关中国的文字,可以了解黑塞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看法。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