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陪跑族”:赚钱不如“赚吆喝”
- 发布时间:2015-08-20 10:31:11 来源:宁夏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核心提示:“#运动打卡#今日跑步11.38公里,消耗卡路里514千卡……”时下,在社交网络中晒出跑步“成绩单”的网友日渐增多,跑步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伴随而来的是一种新型职业——城市“陪跑族”的诞生。
边陪跑边赚钱目前有点难
城市“陪跑族”一般通过网络发布售卖陪跑时间的信息,采用O2O的方式进行交易。以淘宝网为例,打开网页,不时能看到诸如“杭州陪跑,帮治懒癌”等广告,“陪跑族”商家的收费从人民币每小时5元至60元不等。
国家二级田径运动员、成都体育学院的大二学生吴湘在网上晒出自己的肌肉照,将每周一、三、五的夜跑时间以50元一小时的价格出售,希望帮助客户以高质量的运动获得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
无独有偶,记者输入“陪跑步”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从2006年第一家城市陪跑商店开业至今,淘宝网上已有陪跑商店624家,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湖北、福建、四川等地,“陪跑步”已成为初具规模的行业。
2014年10月,一家媒体发布了一条陪跑员月入3000元的新闻,健身还能边赚钱?——这个消息鼓舞了一些跑步爱好者加入这个行列。
市场看似日益壮大,然而应者却寥寥,实际上“陪跑族”月入3000元很难实现。记者发现淘宝网上的陪跑商品大多成交量为零,线上销量排名第一的上海“陪跑族”徐遥最近一个月成交量为9笔,每笔也仅18元。
“陪跑族”看好未来“陪跑业”
“客户也会问我,你每天的时间有限,收入怎么维持生活呢?”徐遥说,其实这个问题我也在寻找答案,我的收费相当于是客户给我报销车费,除开成本基本没有收入。坚持下去的社交意义大于经济意义,这是我的初衷,“通过陪跑扩展自己的生活圈”。
今年27岁的徐遥,部队转业后原本在银行从事押运的工作,“以前认为应该按部就班地工作,后来我觉得单调的工作限制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咬牙便辞职了。”徐遥说。辞职后,爱好跑步的徐遥突发奇想在淘宝上注册了“陪跑”商店,“因为我希望找到爱好和经济的平衡点。”
徐遥是“陪跑族”里少数的专职陪跑员,细心的他会给每一个客户量身定制跑步计划,除了日常监督之外,还定期与学员一起训练,认真的态度让他短时间内就积累了不少“好评”。
一位客户在评论中如此评价徐遥:“教练很懂专业知识,体贴又耐心。跑步时不停地鼓励我,纠正我的跑步姿势,最后还送我到家,太好了,减肥就靠他了!”
尽管陪跑没有带来可观的收入,但徐遥并不打算停下来,他对这个行业充满期待。今年春天,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澳门旅游学院和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的三位学者注意到了中国新兴的“陪跑族”现象,联系上徐遥,希望对此进行学术研究。
徐遥不仅欣然同意,更积极参与其中。“我很好奇这个行业的未来。看到近几年打车软件的兴起,希望陪跑行业也能够在全民健身中脱颖而出。”徐遥说。
程明明研究院表示,陪跑现象的产生,折射出共享经济在中国经济体转型中的发展。“陪跑族”把社会中闲置的“跑步”资源利用起来,不仅满足了陪跑者的社交需要,也满足了客户的健身需求,在两者间寻找到新的价值点和生活理念。
(据新华社福州8月19日新媒体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