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15分钟,走进文化服务圈

  • 发布时间:2015-08-19 05:28:17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文化服务圈”是一个以有效服务半径和有效覆盖面积为核心的概念。国际经验表明,形成“文化服务圈”才能真正实现服务全覆盖。为了进一步完善“15分钟文化服务圈”,北京市在全国首先制定了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省级实施意见,简称为“1+3”公共文化政策文件。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在推进“15分钟文化圈”全覆盖,让你步行15分钟就能触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享受文化服务。

  拿起手机,微信里有“朋友圈”;放下手机,生活中有“文化服务圈”,或许这将成为越来越多人所倾向选择的快乐生活方式。文化服务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设施、产品、服务的制度体系。

  老少皆需的文化圈

  恰逢暑假,如何让孩子们过得充实快乐,是很多家长的愿望。许多家长还希望孩子在玩的同时,能够学习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里日前举办了一场“传统文化体验之旅”的活动。一张张正方形的纸,在国礼折纸设计师刘通手中,一会儿折成青花瓷瓶,一会儿折成盆栽小苗,一会儿折成一只昆虫……这神奇的变化让参加活动的孩子们目不转睛。

  “现在的纸质书越来越贵。”80后女生刘晶晶告诉记者,当她为此事担忧的时候,家门口的书香朝阳自动借阅机让问题迎刃而解:“在图书馆办一张卡,押金只要100元,就可以在机器上借阅了。借阅机里图书的种类很多,借书、还书1分钟左右就能完成,真是件让人开心的事情。”如今在北京朝阳区街头,这样的自动借书机已有125个。

  文体活动不仅对儿童和青少年重要,对于老年人来说同样重要。家住半步桥的张义月老人每天都会早起,出门到家附近的陶然亭公园去锻炼身体,活动一下筋骨。这个习惯已经成为他每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有老人证坐公交车不要钱,公园门票也免费,很方便。”他说。

  北京市政府制定的“1+3”公共文化政策文件,包括《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意见》、《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方案》、《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

  “这些文件对加快构建北京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和数字化,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出了全面部署。”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庞微告诉记者,北京市目前已建有市级、区县级、街道乡镇级和社区村庄级,共4级公共文化网络,4级设施平均覆盖率达到98%,设施总量达到6691个。

  文化圈里有什么

  早上刚过8点半,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打浦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已经非常热闹了。从宝贝亲子乐园到老年乐棋社,从青少年聚乐部到盲人书友会,这家文化活动中心每天的开班数和团队活动数都在15个以上,而且365天不关门,全年接待人数超过60万人次。家住北蒙三小区的吴阿姨告诉记者,喜欢音乐的她隔三差五就会约朋友一起来参加这里的钢琴音乐会等活动,“人气可旺了”。

  活动多,人气旺,生态好,得益于创新。打浦桥街道以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全权委托其管理打浦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日常运营。“托管”后,活动中心的服务效能大幅提升。这种做法也是上海市公共文化机构创新管理运行机制的一个缩影。现在的上海,正有越来越多的各类力量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运营中,提升社区文化服务的水平,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五星级”文化圈服务。

  此外,作为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项目,每个在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项目还能够从市文化专项资金中获得平均250万元的标准的补贴。为了保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配置符合“综合性、多功能”的特性,当地10个部委办局联合制订了“基本配置要求”。每个新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根据基本功能配置相应面积的场地和装备设施。目前,上海市共建有公共图书馆238个、区级群艺文化馆26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15个,城乡一体、纵横贯通、资源共享的4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公共文化15分钟服务圈不断完善。

  北京“文化圈”的探索实践则是找准基层发力。“在北京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并不缺少国际水准的标志性、大规模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实现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在农村。”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国新说。“因此,北京把落实中办国办《意见》的重点放在了基层。”

  在李国新看来,服务规范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规范行为、优化流程、固化指标、提高质量的基本遵循。“对于百姓来说,实际上是一份能够享有的文化实惠清单,是政府满足老百姓基本文化需求的承诺清单。比如读书看报在什么范围内免费借阅,广播影视在什么程度上免费收听,文体活动在什么项目上免费参加,上网服务在什么环境内免费提供,数字资源在什么水平上免费享用等。”李国新说,《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规定的服务内容和种类,通过服务规范在北京实现了项目化、定量化、具体化,从而使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值得借鉴。

  从百姓文化需求出发

  这些年,为了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到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各地也纷纷建起了图书馆、文化馆、农家书屋。但由于一些原因,某些地方的文化场所只是配好了“硬件”,仍缺少文化活动、文化服务等“软件”配合,场所场馆利用率不高,甚至成了外表好看的“花架子”。此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还不平衡,针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法规和规定也不完善。

  下一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需要软硬件结合,在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的同时,更要把“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文化社区、汇聚起文化社群、组织好文化志愿者,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才能让优秀文化真正靠近群众、触达人心。

  在广西玉林市,城区里的“10分钟社区文化服务圈”已初现雏形。该市群众艺术馆、文化馆设立了23个“文化活动基地”,分别与80多支镇、村文艺队建立帮扶关系。定期组织的“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活动,让人们对文化产品“有盼头”。每年送戏下乡达300多场,送书下乡达3.5万多册,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1.6万多场。此外,还有一批签约文艺家、文化志愿者组成文艺小分队,深入基层开展文艺采风、文艺辅导和文艺演出。文化志愿机构还与玉林市志愿者联盟、蒲公英之家等民间公益组织联合举办公益演出活动。目前,该市共有遍布城乡的各类文化社团近200家、群众性文艺团队1600多支,每年由各类文化组织承办的文化活动不少于500项,几乎天天都有曲艺社、乐团、艺术团、合唱团等开展文艺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圈”的外延也从线下发展到线上。“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要将文化资源建设的内容与老百姓的文化需求相对接,提高‘用户意识’,运用‘用户思维’,从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出发,提供更多差别化、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文化资源。”8月12日,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京调研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时表示,在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背景下,中心要充分发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主阵地的作用,在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数字资源产品优化、新媒体网络传播、边疆数字文化服务、推动文化馆行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 政策要点: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意见》:到2020年,北京要基本建成均衡发展、供给丰富、服务高效、保障有力的全市基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打下坚实基础。

  《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文化设施建设应采取“2+X”模式。“2”是指每个文化设施应建有一个室内多功能厅和一个户外文化广场,“X”是融合各相关部门服务的综合功能,可设置图书室、展览室、排练室、电影厅等。其中乡镇(街道)图书馆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阅读座位不少于30席,行政村(社区)图书室阅读座位不少于10席。

  应以步行15分钟为服务半径,统筹设置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同时,根据常住人口和服务需求情况,硬件设施可以打破行政规划界限,跨乡镇、街道行政区域设置区域级综合文化中心,提高服务水平和辐射范围。

  《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应为提供市民看书报、参加文艺辅导培训、演出排练、文艺创作、文化活动等20大类服务内容;每周的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每个社区文化室至少配一名文化组织员等。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