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民族地区农牧业“压舱石”如何更稳固?

  • 发布时间:2015-08-18 06:29:58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保供给、稳增长、惠民生——

  关注

  □本报记者 李淼

  2012—2014年,省农业厅会同有关部门向民族地区农业投入118.6亿元。2014年,我省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7769元,比2013年增12.41%,甘阿凉三州增速更连续多年居全省前三位。

  农牧业发展,成为民族地区保供给、稳增长、惠民生的“压舱石”。

  面向“十三五”,四川民族地区农牧业发展如何把握机遇,适应新要求,让这块“压舱石”更加稳固?

  政策支持市场期待

  “千载难逢!”面对当前民族地区农牧业发展机遇,省委农工委负责人如此定义。

  利好频频: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明确支持加快发展政策措施;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把特色农业发展作为扶贫攻坚重要内容;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列入国家总体布局,我省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核心,生态农业必将获更多支持;国务院长江经济带发展意见也明确支持上游地区发展以草食畜牧业为代表的特色生态农业,支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不仅如此,资源、生态、文化等独特禀赋更让民族地区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最佳区域。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介绍,这正契合质量型差异化竞争的阶段性特征,民族地区农牧业想象空间巨大。

  据此,全省民族地区农业扶贫工作现场会明确:突出生态与文化两大优势,以安全、高效、绿色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水平,着力做强做大做精做优。

  转型升级是关键

  青甘川三省交界的阿坝县,让与会代表惊讶的是,这里竟有如此“洋盘”的现代农业——

  在阿坝生态农业科研示范培训基地,德吉觉玛公司牵手多家科研院所打造的160多个大棚鳞次栉比,紫甘蓝等100多个新品种茁壮成长;在11000亩的规模种植基地,玛卡、胭脂萝卜等铺展开去,已实现半机械化;在生态加工园区,天赐阳光公司生产线正提取着天然色素,借此拿下日韩3000万元人民币的大单……

  阿坝转型将成为发展新方向。省农业厅计财处处长刘文龙表示,民族地区要选择一两个产业建特色种养基地形成优势。“并以加工为突破口,重科技创新。”他表示,要打造一批“农字号”加工集中区,打造“川藏高原”等区域品牌,发展“互联网+”,探索农旅融合。

  改革也将在民族地区加码提速。任永昌透露,确权颁证将加快进度,尽快在阿坝、色达、甘洛启动草原确权颁证试点,积极鼓励多种形式土地流转,力争2020年民族地区适度规模占流转8成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比2014年增20个百分点,突出抓好农牧产品质量追溯,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白名单”制度。“确保2020年民族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任永昌说。

  产业支持贫困户

  全省民族地区农业工作现场会3年一次。此次会议名称多了“扶贫”二字,凸显新要求。

  阿坝县麦昆乡沃朗村,高原食用菌基地。数十位贫困户正在大棚里忙活。这里不仅每年吸纳周边贫困户200余人次务工,月均收入2500元,年底每户还能新增2000多元分红

  这一开全县先例的扶贫模式受到与会者点赞——阿坝县整合400万产业扶贫资金,引进民兴食用菌公司,企业出技术包销售,村集体出劳务管理,贫困户收益保底、按股分红,带动3个村种植双孢菇26400平方米,今年预计产值370万元。

  此外,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王思铁表示,四川首创财政投资收益扶贫新模式,设计贫困户优先股和贫困户股,这一与产业紧密相关的扶贫探索更加精准。

  全省67个民族地区县中,57个是扶贫重点县,成为攻坚主战场和硬骨头。民族地区同步小康,农业是顶梁柱,关键在精准。“首先摸具体情况,坚持‘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编制好分区域分层级农业产业扶贫规划。”任永昌说,有关部门每年投向贫困县项目资金原则上达50%以上,省上设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