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散耕地如何拼出现代农业大版图
- 发布时间:2015-08-17 03:31:33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詹新华冯雷白锋哲毛晓雅
适度规模经营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核心和主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如何通过多种形式将零散土地集中起来形成规模,并能让农户普遍接受,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河北省滦县,有这样一个合作社:短短4年,土地托管播种面积就从1000多亩蹿升至9.8万亩,服务农户从百余户发展到1.3万户,而且如此大的规模却主要由26名专职人员、47名分社负责人、60多名农机手管理耕作。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有何独特奥秘?能否趟出一条土地规模化、农业现代化的路子?
7月28日,一场大雨降临在滦河沿岸这片久旱的土地上。田间地头,喝饱水的玉米秧、花生苗翠绿如新,泥土松软湿润,空气中散发着令人愉悦的生机。记者一行走近滦县这个旨在“赢得百姓信任”的百信合作社,希望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来探寻零散耕地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不承诺产量、不约定收购,农民却踊跃加入、只增不减,为啥?
——把农民的心思吃透了,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需求,实实在在做给农民看,以专业价廉、诚信透明、务实灵活赢得信任
看起来,百信合作社订立的规矩很没有吸引力:入社不发放任何礼品、先交托管费不赊账、不承诺产量、不约定收购,等等。然而,交给百信托管的耕地却打着滚地增加,头一年1600亩,第二年1.8万亩,第三年4万亩,第四年9.8万亩……在不少地方,土地托管推进并不顺畅,惜地农民面对“地由别人种、收益自己拿”的好事并不买账,百信靠什么赢得了农民的心?
记者在深入采访中发现,只因为百信掌握住了一条朴素却奏效的办法:吃透农民心理,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需求,以专业廉价、诚信透明、务实灵活的服务赢得农民的信任。理事长郭秀云说:“合作社在摸索中吸取了很多其他合作社失败的教训,比如有的合作社承诺农民产量,但因为种植技术不过硬,导致农民减产,第二年就倒闭了。”
“花架子不灵,老百姓要的是实打实。发不发小礼物,钱先交后交,承诺有多好听都不重要。”郭秀云说,“千家万户农民的需求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我们尽量满足。”百信合作社是按茬托管、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产的粮食,合作社高于市价收购,卖不卖给合作社,农民自由选择……灵活的处理让农民获得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入社托管的农民只见增的、没有减的。”
在满足农民个性化需求的同时,百信合作社最看重的是,让农民看到“百信种地足够专业,交给百信种地绝对省钱、放心还多挣钱。”
在位于杨家院村的百信合作社驻地,一排醒目的“大家伙”列兵似的一字排开。它们当中,有合作社投资78万元新购置的高地隙喷药机,一天作业面积可达上千亩;有玉米免耕深松精量播种机,可实现种肥同播,节肥节种;有两架多旋翼植保飞机,在不久前结束的蝗虫统防统治中,发挥了大作用。
在院子另一侧,还有一座今年新建的粮食烘干塔,可有效解决农民的粮食晾晒问题。所有这些都在展示着一家一户不具备的优势。
为了提供更专业的生产技术服务,郭秀云专门请了县农业局和农资企业的技术人员作为合作社的技术团队,在种田的关键技术上毫不含糊。由于科学种田和先进农机的应用,合作社种地比农民自种至少能增产10%。每茬庄稼在托管时,合作社都会给农户买保险来降低风险,而保险公司不提供针对小农户的保险产品,“这些都是农民摸得到的好处。”
傅庄村63岁的唐贵家里12亩地四年前就托管给了合作社。“我当时抬杠最厉害,我问‘你合作社有啥好处?能服务啥?有多专业?’认为自己是庄稼佬儿,不大信服他们。”他嘿嘿一笑,“不过,最后我是村里头一个入社的。咱这腿脚不好,不能干活,就想试试。头一季麦子下来,我就服气了,麦子忒好,一亩打了1200来斤,比自己种多打200斤。”唐贵顺手拔下一簇花生苗,一颗颗白花滚圆的花生缀满根部,数下来有30来颗,“自己种,一颗苗顶多有20颗花生,果儿也不如这个饱。”
算起托管账,唐贵心里很有谱:托管花生每亩350块钱,用的都是好种好药好肥,比自己买便宜,每亩增产200斤,市价每斤2-4块钱,能增收400-800块钱。小麦、花生、玉米两年三茬总的算下来,每亩年均挣个1500多块不成问题。
郭秀云说,合作社托管的土地,由于是集中采购,单是农资一项,农民就能省五六十块钱。每季作物种植前,合作社都会在村里张贴土地托管服务“套餐”的具体项目和费用,农民与市场价一比,每项都比市价要低,看得明明白白。
在东尖坨村的田头,记者问到一名未入社的农民时,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价格这么低,能是好东西吗?”事实上,大多数农民最初都产生过这样的疑虑。
为了打消农民顾虑,合作社在各个村子先进行小规模示范种植,东尖坨村分社负责人刘乃宝说:“第一年先动员亲戚朋友做示范,种了300亩,到今天,村里托管的土地播种面积已经有2000亩。今年的小麦最高亩产达到1240斤,农民看我们种得好,又价廉,这不,还没启动宣传,上门报名的已经成群结队了。”
“诚信体系的建立十分重要。”四年的摸索中,郭秀云深有感触,“一开始以为单纯地在做土地托管,渐渐感觉到,其实是在建立一种诚信体系,一旦没服务好农民,诚信被破坏,合作社就很难维持下去。”
合作社、分社负责人、农机手等参与各方都有积极性把地种好,为啥?
——建立多方共赢的运作机制,整合资源,理顺利益联结链条,实现高效可持续运行,看似松散的架构实则坚固,看似简单的模式实则蕴含草根实践的大智慧
通过专业诚信的服务,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吸引百姓入社托管。那么,在百信合作社的托管服务背后,有着怎样高效的运行机制?
在层层的抽丝剥茧之后,记者发现,合作社各个节点的运作环环相扣,最精妙的是,通过运行架构和利益分配制衡机制,合作社把参与各方的利益都捆绑到了耕地上,把所有人的心思都集聚到了种好地上。
“一年到头,我们都在操心种地,跟种地有关的事。”郭秀云笑着说,“每到播期就天天揪心,看到苗出来了,长得壮了,才能睡个踏实觉。”每年一入秋,郭秀云和爱人、合作社的另一负责人张玉东就带着团队下乡宣讲了,“村部、集市上、村民休闲广场,有农民的地方,哪怕只有一个人,我们也要讲,一个人一天就要跑4个村子。”张玉东说。
此外,合作社还拥有一支核心队伍——分社负责人。以村为单位,每个村子选一名分社负责人,将托管服务在各个村子本土化,降低合作社的运行成本。合作社成立前,郭秀云夫妻做了16年的农资销售,积累了不少农村能人资源,比如村干部或者威望较高的村民,这些人成为目前47个分社负责人的主力。张玉东说:“他们熟悉村里情况,便于跟本村人打交道,交给他们,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每亩土地托管服务利润的30%给分社负责人,30%留在合作社,2%给农民购买保险,10%作为风险基金,剩余28%作为下一茬作物的托管费返还农民。按照这一规定,托管土地规模越大,分社负责人和合作社收入越高,农民托管土地的时间越长,获得的实惠越多。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分社负责人会想办法提供优质的托管服务,扩大托管规模。他们每天下田观察长势,关键农时不敢马虎,关键农技落实到位。每年种冬麦前,早早开始在村里挨家挨户动员,用村里的大喇叭广播,加入的农户越来越多,土地规模越来越大,更多农民和分社负责人从中得到收益。今年43岁的傅庄分社负责人裴广超对记者说:“确实很累,但是大家很信服,收入也还行,一亩地每年能提20多块,管理3000亩地,一年挣个七八万元不成问题。”
合作社内部另一关键力量是农机手。社里与60多名农机手是松散管理、紧密协作的关系。农闲时农机手到周边矿上做工挣钱,农忙时全部都回来了。机手大都是带机入社,合作社只需要集中资金购买最先进或个人无力购买的农机即可。对农机手而言,入社也大有裨益:以前田块分散、信息不畅,找活儿操心、作业奔波;入社后田块成方连片,由合作社统一调配,省心又省油,作业效率提高了,效益也提升了。
除了合作社内部力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合作社还注重借助外围力量,整合上下游企业、政府部门、农技系统等各类资源,这是百信合作社得以迅速扩张的另一个原因。
当地政府部门就是土地托管的积极推动者。滦县农业局副局长宋利说:“基层农技推广最难的就是到达各家各户的‘最后一公里’。以前,基层农技人员到村里组织农技培训,100户农民只有30户能到场,农药发给农户,教给他们药量和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统一,物力人力财力没少投入,效果却不佳。现在,通过合作社,一项技术很快就能在数万亩土地应用推广。合作社成了农技推广最有效的通道。”此外,很多政府补贴扶持项目,比如农机深松、高产创建、节水节肥等,一家一户很难实施,通过合作社就可以不折不扣地落实下去。
百信合作社的运作架构,看似松散实则坚固,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草根实践的大智慧。构筑起这层模式凝聚力的,有诚信体系的建立、优质服务的稳定供应,还有多方共赢的运作机制。
坚持“两统一”,种什么合作社说了算、用种用肥用药听合作社的,为啥?
——控制生产源头和过程、连接加工和销售环节,朝全产业链迈进,实现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
百信合作社运作中,必须要坚持“两个统一”。“种什么必须统一,才能把分散的土地连成片,实现规模种植,便于机械作业。”郭秀云说。在百信合作社托管的土地上,基本统一为小麦、玉米、花生三茬作物两年轮作,既符合作物生长规律,减少病虫害发生,又能保护土壤,延缓地力衰退。
“种子、农药、化肥必须统一,才能实现标准化种植,解决困扰人们的食品安全问题。”张玉东说,“在种植源头上把控食品安全,这是合作社成立之初就秉持的价值理念。”而这样的理念与他们夫妻的经历有关,从事农资销售时,他们经常看到农民使用高剧毒农药、过量喷洒农药以及过量施肥,给百姓健康带来威胁,也破坏了土壤和环境。现在他们每年拿着10万亩耕地的农药化肥用量,要求厂商根据需求生产配方肥或高效生物农药,从而控制整个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
在傅庄村的田间,记者看到农民自种的花生地受红蜘蛛虫灾影响,出现了成片成片的黄叶。负责人裴广超说:“一瓶杀红蜘蛛的药原本能打5亩地,农民自己打却只打1亩,红蜘蛛生在叶子背面,农民的药壶只能喷到叶面,必须用静电喷洒,才能渗透到叶子背面。可农民不懂,以为是药量不足,接着加大药量,造成农残超标。而托管给合作社的土地,按照科学防治方法已经提前喷过药,那时候还没有虫,用药量少,且效果好,能有效降低农残。”
在产中环节,合作社通过全程机械化和先进农业技术应用,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在产后的加工销售环节,郭秀云也做出了初步探索。去年合作社注册了“大昭农合”面粉商标,由于小麦品质好,面粉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今年18万斤面粉一个月零5天就销完了。前不久,头脑灵活的郭秀云在清华大学读MBA期间,动员班里同学,众筹了几百万元,启动了高端花生油项目,目前第一茬花生已经收获在即。另外,为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合作社投资购买了4台生物质燃料压块机,回收秸秆,制成燃料,已经与电厂签订了销售合同。
产前,百信合作社坚持作物品种、农资供应两个统一,为土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奠定基础;产中,实现了全程机械作业和科学种田;产后,向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土地托管服务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百信”的模式可以在异地复制吗?据悉,百信合作社在河北的衡水、承德等地已建立了“分社”,其中衡水枣强县规模最大,根据当地种粮大户较多的特点,在当地一家大的面粉加工企业的牵头带动下,以种粮大户为分社负责人的架构已经建立起来,并迅速发展到2万亩的土地托管规模。事实证明,百信的运行模式,结合地方不同特色稍加“驯化”,是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发挥作用的。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