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体制一新天地宽

  • 发布时间:2015-08-13 10:32:08  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有了新住房,入了社保,收入也增加、稳定了,早些年的苦日子过去了,我现在觉得工作、生活更有劲头了。”对于山东省泰安市徂徕山林场的护林员邵明哲来说,10年来林场发生的变化与自己生活发生的变化相映成辉。路修了、电通了、办公条件改善了、职工得到了更好的保障……这一切美好的变化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对国有林场进行的改革,而徂徕山林场的改革,也是泰安市国有林场改革进程的一个缩影。

  国有林场经营举步维艰

  泰安市位于山东泰山南麓,拥有国有林场13处,是山东省国有林场面积最大的市。从上世纪80年代起,泰安市大部分国有林场被定性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各级政府没有明确的资金、政策支持,林场工人既不能像农民一样有收益权,也不能像企业一样自主经营。

  据泰安市苗圃站站长杨明刚介绍,2004年以前,泰安市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差、人员人心涣散。“当时流行国有林场‘三落后’,基础设施落后村镇、收入落后农民、生产生活落后周边村镇,林场生存举步维艰。”

  始建于1956年的徂徕山林场是山东省第二大国有林场,林地面积10.9万亩。据该林场副场长郭廷松介绍说,改制前,林场长期发不出工资,2003年底外出打工人员已达170人,在场人员情绪低落,资源保护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个别职工监守自盗的现象,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自从1980年来到徂徕山林场后,邵明哲和妻子就一直担任着林场的护林员。说起以前的苦日子,拥有35年的国有林场护林员经历的邵明哲感慨万千。“在2004年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林场职工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很苦。”邵明哲说,迫于生活压力,林场里的很多职工都会在山上种点地,养些羊,以此来维持生活,甚至有不少职工离开了林场外出打工。

  “看到了这些林场职工艰苦的生活条件,心里五味杂陈。”杨明刚告诉记者,市内几处国有林场所处的尴尬地位也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

  政策组合为改革指路

  国有林场经营举步维艰,那么,改革应该从何处着手?

  事实上,早在2003年,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就提出要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生态公益型林场要以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为主要任务,按从事公益事业单位管理,所需资金按行政隶属关系由同级政府承担。但是,改制过程中的“定性、定编、定经费”和林场职工的社保问题,一直是改革的难点。

  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明确界定国有林场生态责任和保护方式;推进国有林场政事分开;推进国有林场事企分开;完善以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林管护机制;健全责任明确、分级管理的森林资源监管体制;健全职工转移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的内容。

  近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了国有林场改革主要包括的四个方面:一是要对国有林场究竟属于企业还是事业单位进行定性;二是要对国有林场人员进行定编;三是国有林场职工的收入要纳入各级财政;四是国有林场无论是退休人员还是在职人员全部要纳入社保。

  据了解,中央财政将从支持开展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支持国有林场扶贫开发、支持化解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金融机构债务问题、完善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棚户区改造住房税费减免优惠政策等八项措施支持国有林场改革。

  财政助力国有林场改革“强基础、惠民生”

  借着这股“东风”,泰安市国有林场改革拉开序幕。

  据泰安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泰安市实施国有林场改革以来,从解决制约林场发展投入不足的问题入手,积极落实市财政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投入,改善设施条件。2011年以来,泰安全市各级共投入3.8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国有林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森林防火、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保障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随着国家对国有林场实施分类经营改革,2004年,徂徕山林场被划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当年事业经费就由440万元增加到1300万元。“2012年以来,我们已经投资了1.58亿元,全面改善了路、电、房、水、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郭廷松介绍说。

  完成“定性、定编、定经费”后,2500多名国有林场职工全部纳入社保,职工全部实行财政全额工资,并按事业单位加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基本保险。

  “财政的大力支持,让国有林场职工生活有了保障,林场的发展没有了后顾之忧,更有利于‘保生态、保资源、保民生’。”泰安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现在,提起生活环境的变化,邵明哲难掩兴奋。“和以前相比,那真的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整个林场和我们职工的面貌焕然一新。”邵明哲告诉记者,改革初见成效时,很多职工发工资第一个月干得第一件事就是买几身新衣服。现在,林场职工的工资有了保障。前几年,徂徕山林场职工集资建设了新的住宅楼,很多职工家里都买了汽车,出入更加便捷。

  “改制后,有了各级财政的支持,外出人员全部回场工作,极大地稳定了职工队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蓄积量由2004年的36万立方米,提高到46万立方米,覆盖率由80.2%提高到87.8%。”郭廷松告诉记者。

  增强国有林场“造血”功能

  改制完成后,如何进一步实现林场生态保护和持续多元发展,变“输血”为“造血”?泰安市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据泰安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泰安市在充分利用国有林场先发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林场增收致富的发展优势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探索发展林下经济。改制以来,国有林场系统立足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林菌、林药、林禽等模式的林下经济,实现经济发展多元化,带动周边林农增收致富。积极培育苗木花卉、中药材、珍稀树种、森林蔬菜等特色产业,在徂徕山林场建立了以“泰山四大名药”(何首乌、四叶参、黄精、紫草)为主的林下种植示范基地。

  在林下经济收入分配机制上进行探索,做活旅游文章。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资和社会资本投入,加大森林旅游开发。泰安市聘请中科院对徂徕山进行了全面规划,以建设生态山、革命山、休闲山、隐逸山为重点,充分体现以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和红色之旅为主的徂徕山旅游特色。目前,泰安市已形成了以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龙头,辐射带动徂徕山、莲花山、牛山、腊山等国家森林公园全面发展的旅游格局。

  此外,泰安市还与北京林业大学开展战略合作,签订了《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北京林业大学泰安协同创新基地建设协议》,聘请专家教授定期授课,加快推进林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科学开展卫生伐、透光伐等森林抚育工作,提高单位面积蓄积和森林质量。“不过,这一切‘造血’的探索和实践,都是建立在保护好生态、保护好林业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的。”杨明刚说。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