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金台观察:中国债务问题不必过度烦忧

  • 发布时间:2015-08-11 10:37: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张涛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的债务问题可能会演变成一场笼罩全球的危机吗?一位国外分析师日前撰文表示了这一担忧。这是一位长期看空中国的分析师,早在三年前他就曾预言“导致中国走向危机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创纪录的债务、不良投资、房地产领域中依靠债务融资的过度投机、6,400万套闲置的公寓住房、紧随信贷危机而来的信贷紧缩,然后经济崩溃。”

  但过去的三年,中国GDP的实际增速平均为7.6%,虽然该增速比此轮全球金融危机前有所下降,但是放眼全球依然属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结构出现了实质性改善,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速的拉动在2013年与第二产业持平之后,到2014年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因此,忽略这些宏观经济的真实情况,而仅从一个具体问题就判断中国经济危机重重,显然是一叶障目。

  当然,唱空中国的人会说,中国还有一个成语“一叶知秋”,那就不妨看看该分析师所言的中国债务问题,这片“叶子”究竟如何?

  首先,关于中国的债务规模有各种测算。鉴于中国仍然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因此,笔者提供一个简单的计算办法:即中国实体企业、居民和政府的债务规模,大体上就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由此推算,截止2014年底不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中国债务余额约为170万亿人民币,但其增速从2012年开始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与危机前经济扩张期和“经济刺激计划”实施期的平均增速相比,降幅高达5个百分点。表明2012年以来,针对影子银行、地方融资平台等实施监管政策已经开始逐渐显现效果。

  第二,中国特有的融资结构,客观上导致中国的负债率(债务/GDP)偏高。对此汇丰银行的屈宏斌曾做过专题分析,其结论为:中国的高储蓄率和银行占主导的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决定了通过银行信贷所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是主要的债权债务关系累积形式。因此,通过负债率进行国际横向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并不客观。而中国人民银行在其2013年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曾做过专题分析,其结论亦如此。

  第三,近年来中国的债务快速增长,有其特定原因。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均根据本国经济事情,实施了反危机的经济干预措施,其中通过增加政府支出进行总需求管理是一项主要内容。中国也不例外,同时结合促民生的结构改革目标,需要对于此前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未能及时跟进的民生工程,进行了集中还欠账。此点是造成债务短期快速增加的一个特定因素。

  第四,中国政府已经实质性启动了整顿财经纪律的改革。今年有关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工作已经有序开展,年内累计将有3万亿的债务进行置换,这样,一方面减轻了各级政府因债务产生的财务负担,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对各级地方政府的举债进行了规范;同时正在推行的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合作投资(PPP)也有助于后期投资效率的提升。这些改革实质性推进,均有助于债务和经济增长之间实现更好的平衡。

  第五,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对全球将产生正的溢出效应,由此有助于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的化解。由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而带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直接为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窗口期,中国宏观层对此窗口期格外看重,并且已经实质性的推动了“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开放等多项改革,伴随这些改革的推进,不仅对中国自身,对全球都会产生正的溢出效应,进而推动中国的海外需求进一步回升。

  实际上,上述五点的背后均表现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其中,结构改革带来的新发展空间、包括决策层在内的中国各界的学习和适应能力以及中国更愿意开展的国际合作等因素,特别是经济发展诉求由速度转为质量共识的形成,客观上将促使中国经济会越来越好。当然,中国还有两个成语——兼听则明,有备无患,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我们都需要将海外“唱空中国”之音,视作有益的提醒,坚定用改革来化解。

  (作者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