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美国经济何以化危为机

  • 发布时间:2015-08-07 18:29:48  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近7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艰难,分化加剧,仍未完全走出危机的阴影。欧元区经济复苏疲弱,日本复苏后续乏力,反倒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的复苏势头相对稳固。特别是近3年来,美国GDP增速平均超过2%,一跃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那么,美国经济为何能够化危为机,实现稳定增长呢?

  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强劲,外部干扰有限

  GDP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美国经济高度依赖消费支出,以2013年为例,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接近68.4%;而投资对GDP的贡献约为15.9%;政府支出相对稳定,为18.6%;净出口则为-2.9%。消费支出毫无疑问是美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消费支出总体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2014年3月甚至出现了1%的环比增幅。而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在2009年以来呈现增长态势。稳固增长的个人消费支出为美国经济复苏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虽然全球经济复苏不平衡,外部需求疲软对美国出口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对GDP增长的干扰相对有限。

  宏观经济政策适时适度

  回顾美国的经济思想史,自由主义思想曾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历次经济危机的出现与应对危机的需要,政府干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重要性开始逐渐显现。政府和市场的博弈得出了一个可靠的结论:危机是市场失灵的结果,危机爆发后,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自我修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弥补漏洞,控制风险,为市场机制发挥自我修复功能创造条件,争取时间。面对来势汹汹的国际金融危机,奥巴马政府适时出台了规模空前、覆盖全面的刺激措施。

  财税方面,美国在2008年至2012年间先后出台了规模达8080亿美元的《经济复苏与再投资法案》、规模1890亿美元的《税收减免、失业保险重新授权和就业机会创造法案》和规模1250亿美元的《中产阶级税收减免和就业创造法案》,还出台了“旧车换现金”、《临时工资免税延长法案》等中小规模刺激措施。

  货币和金融方面,从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连续10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由5.25%降至0至0.25%之间;从2008年11月开始,先后实施了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出台全面金融改革方案——《多德—弗兰克法案》,以强化金融监管。

  社会政策方面,奥巴马政府推行了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移民政策改革和住房改革。产业政策方面,先后推出了“重振制造业”“选择美国”以及“出口倍增”等计划,并给予新能源大数据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大量政策支持。

  从整体上看,除了对一些大型金融机构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监管措施外,奥巴马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既保证了宏观政策能为微观行为提供积极的引导和良好的环境,又通过延续性的政策安排和有效的沟通机制为市场创造了稳定的政策预期。即使是面对“二次探底”“政府关门”等挑战,也基本延续了宏观政策的适度性和稳定性。

  就业市场稳步复苏,长期增长的基础得以巩固

  在国际金融危机伊始,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就牢牢盯住就业这一核心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先后在2010年12月和2012年6月出台了《税收减免、失业保险重新授权和就业机会创造法案》和《中产阶级税收减免和就业创造法案》,总支出超过3000亿美元。事实证明,近3年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复苏始终好于预期,虽然经济增长在不同季度略有反复,但失业率自2012年以来呈稳定下降趋势,今年6月份失业率已降至5.3%。而持续降低的劳动参与率也在今年出现回升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看好经济形势,愿意加入就业大军。就业数据向好,既标志着美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又为中长期更坚实的经济增长打下了基础。

  科技创新为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美国经济内生动力强劲,除了结构上高度依赖消费支出外,也离不开科技引领增长的创新驱动模式。从宏观层面看,创新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保持国家竞争力的需要;从微观层面看,创新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创新能有效促进就业,创造新的工作岗位。美国创新体系的独到之处在于,政府始终坚持在市场框架下“有所为,有所不为”,即通过提供法律保障、知识产权保护、财政资助、税收优惠等方式构建有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鼓励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参与技术创新,塑造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

  自2009年奥巴马提出“重振制造业”以来,美国政府先后发布了《美国创新战略:促进可持续增长和提供优良工作机会》《美国创新战略:保护我们的经济增长和繁荣》等多个纲领性文件,研发支出也在减赤和支出缩减的大背景下始终保持在1300亿美元以上,大数据、页岩油、生物技术等领域先后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此外,联邦政府通过出台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小企业技术转让计划,建立小企业发展中心等方式有效地推动了高新技术的扩散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美国经济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和复苏,已具备了稳定增长的基础,但中长期仍须特别关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影响。

  2014年10月,美联储如期结束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的重点转向加息和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得益于美国经济稳固复苏和劳动力市场的明显改善,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2015年内加息,美元也在近一年来明显走强。

  从短期看,货币政策正常化已形成稳定预期,加息对美国增长、就业和通胀指标的短期影响总体可控。但中长期看,加息将使美国经济增长失去货币政策的支撑,带动美元进一步升值,为中长期经济走势带来不确定性。可能的负面影响包括:进一步恶化美国贸易和增长状况;影响美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利润和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增长和就业;压低能源和进口商品价格,加剧通缩风险,使通胀率难以在中长期达到2%的既定目标。(作者单位:财政部亚太中心)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