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当青春遇上远方

  • 发布时间:2015-08-02 05:59:30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于震京用网兜从河里捞起一些浮游植物,凑近脸盯着瞧了好一会儿,然后倒进准备好的盒子里。“Jerry,北京也有这样的虫子吗?”一旁的澳大利亚同学问。“不,我们在地理课上,一般不做这种实验。我们的情况是不同的。”停了一会儿,他解释说,“你知道的,北京在北半球,这儿是南半球。”

  不同的不仅是虫子,还有教育理念。

  来自北京市八一学校的高中生于震京今年17岁,这是他在澳大利亚互换生活的第3天。在中央电视台今年暑期推出的这档中外教育互换真人秀节目《青春季》中,和他一样,来自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各4名中学生,互相到对方国家生活半个月,体验不同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直面真实的文化冲击和各种不可预知的艰难挑战。

  中外教育“对对碰”

  生活互换类的教育真人秀,此前并不鲜见。比如湖南卫视的《变形计》,就引发了人们对城乡文化差异的思考。《青春季》关注的,则是中外教育差异这一热门话题。

  来自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林妙可、北京市十五中的裴梓原、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尚思乔以及于震京,4个孩子中最小的16岁,最大的也只有18岁。“这一代孩子,可能从小吃的东西、玩的游戏、看的电影、用的电子产品,掌握的信息已经和西方的许多国家别无二致。可能他未来的生活,工作,也不仅仅是局限在中国大陆之内,而是更大的一个国际性舞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拍这样的片子显得更有价值。”央视财经频道总监齐竹泉将8个孩子称为被“投放”到异国的中学生,他们的表现似乎被赋予了更多的样本意义。

  担任校学生会干部的于震京有“学霸+体霸”之称,他在澳大利亚的表现同样令当地老师同学“震惊”,而悉尼纳罗宾体育中学独特的数学课也令他印象深刻——数学老师为了讲解什么是抛物线,把同学们带到操场上扔东西,进行直观体会。

  来自澳大利亚莫斯曼中学的Lexie是第二次来到中国,但在深入地感受了中国的家庭和学校生活之后,却让她有些难以适应——中国中学生每天早上七点就要起床,一天要上八节课,学习那么多知识。“在我们学校,每天一般只有四节课,有时只有一节课,上午没课时还可以睡到十点钟。”据了解,在澳大利亚式课堂上,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修课程,上课没有固定教师,没有固定座位,一个班一般只有十多个孩子。

  北京八一学校副校长王华蓓说,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在思考:如何在课改的背景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仅仅是自由开放,是不是适合未来教育的发展,怎样能够让自由的选择和扎实的基础教育相结合?

  而在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的差异也令中国学生有别样感受。裴梓原寄住在澳大利亚的一个五口之家,因为个性独立、性格开朗、英语流利,很快就和家里的3个孩子成为了好朋友。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澳大利亚家庭的亲子关系。“我们吵架的时候常常发泄似的大声嚷嚷,但他们很多事情都商量着来,孩子在家里非常自由,而且从这种自由里大家都感觉到了快乐。”相比之下,她觉得中国的家长似乎更喜欢管孩子,爱操心。

  裴梓原在回国后将这些想法与母亲陈瑾进行了交流,对母亲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我有困难我会求助于你,如果没有的话,请让我自己做。“我们做家长的,总怕孩子在大方向上有偏差。不过她已经长大了,我对她还是挺有信心的。”陈瑾说。

  中外教育理念到底孰优孰劣,争议常有,难有定论。近年来,在对西方快乐教育的“仰视”中,严厉的中式教育似乎且战且退,但其坚定支持者并未退缩。几年前的“中国虎妈”蔡美儿声震美国,她认为严厉的中式家教比宽松的西式教育优越,魔鬼式的训练是成功的关键。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在一篇被广泛转载的《海外华人看虎妈猫爸》的文章中,一位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在美工作4年的妈妈看了此剧后称,“感谢国内教育的狠”。

  事实上,一个国家的教育理念与文化传统紧密相关。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既要认识发掘本国优秀的教育传统,也要积极吸纳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从广泛交流中受益。

  青春在蜕变中成长

  青春,是个不断叩问和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首席专家孙云晓说,青少年是在体验中长大的。我们身处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一个开放的世界,多种文化背景的人多一些交流,学会尊重差异、尊重他人,学会合作,对于成长来说十分珍贵,有助于提高他们对世界的真实认识。

  不同文化的冲撞带来了对自我的重新认知。在节目中,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外,还要完成各项大大小小的任务。裴梓原需要办一场与澳大利亚有关的画展,而且要求采用多种美术形式,其中有些她并不擅长。因为画展与学生坐班车回家的时间冲突,来看的人不太多。裴梓原觉得自己是代表中国去的,画得不好,“有点丢脸”。她说,“从一开始的对节目不理解到后来明白学习永无止境,所有磨炼都会让我进步。”

  成长令人欣喜,蜕变中的痛苦同样值得关注。现实中,众多中国留学生尤其是低龄留学生遭遇的实际困难,比裴梓原他们在有限的节目时间内遇到的更多更难。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家长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近年来出国留学低龄化的趋势日趋明显。由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发布的《2014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美国最大留学生源国,同时,中国留学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高中生已经成为继研究生、本科生之后的第三大出国留学群体。2013年在美就读高中的中国留学生超3万人,这一数据10年内增加了60倍。自2007—2014年,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集中了90%以上的中国高中留学生。

  作为曾经的高中出国留学生,广东白领万新亮告诉记者,十几年前自己第一次走出国门就是去留学,当时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当最初的新奇感退去,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没有家人朋友、语言的不适应、文化的冲突,都令年少的身心倍感孤独。从寄宿家庭到学校宿舍再到自己租房,这是一个痛苦磨合的过程。“用了将近一年时间,我才真正走出去融入当地社会。”

  在万新亮看来,这些冲突几乎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在强弱程度和个人的适应能力上会有所不同。他建议,对于那些计划出国的中学生来说,在作出留学决定前,可以通过一些交流活动或海外夏令营活动进行提前体验和考察,建立对国外人文社会环境的初步认识,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独立学习和生活,让理性留学代替盲目跟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世界舞台中央,人们在不断地打量着中国的形象和未来,中国人自己也在不断反思。这种打量,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孩子来判断和估量的。由此,我们应该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开阔眼界、体验生活的机会,让他们在更广茂的环境中成长。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