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PPP应把握三个关系三个重点
- 发布时间:2015-07-28 10:18:39 来源:中国财经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PPP模式,是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改革举措。通过PPP模式提供公共服务,有助于政府实现职能转变,由管理者转变为监督者、合作者,政府职能更多地转向宏观战略、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切实减少对微观事物的管理和干预,更好地履行公共职能,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去年底湖南省已向社会重点推出了30个PPP示范项目,总投资额583亿元,涉及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农业水利、文化旅游等领域。对纳入省政府实施方案且运用PPP模式实施的“两供两治”项目将提供财政贴息和奖补支持,以调动各方积极性。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优先支持PPP示范项目融资。截至6月底,湖南省已经和社会资本签约的项目达到17个,占比57%,投资额达300亿元。
但在PPP模式推进过程中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比如,对PPP模式的认识不够,将PPP简单等同于新的融资渠道;政府各部门对推进PPP项目的步调不统一;缺乏对基层操作层面上的指导;社会资本观望多,进来少,部分PPP项目推进较慢等。这些问题可能在其他省份也会遇到,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首先,在应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时应当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该由政府管的,切实管住管好,该由企业做的,放手交给企业。政府在平等协商、依法合规的基础上与社会资本达成合作关系。社会资本在PPP项目的建设运营过程中,坚持市场运作,确保项目质量,降低项目成本。
二是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PPP是全新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不但涉及政府和社会资本的经济效益,而且涉及政府和公众的社会效益,既要避免社会资本利润超出合理区间,公共服务价格高企引发公众不满情绪,又要保障社会资本长期合理回报,确保项目运营可持续。因此,在进行项目设计时,要确保通过PPP模式使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有所提高。对社会效益较好、经济效益差的项目,可以考虑适度给予政府补贴。同时,对社会资本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管和制约,切实维护好公众利益。
三是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PPP项目一般有10—30年,甚至更长。一方面,社会资本既要算好眼前账,更要算好长远账。例如,在成本核算上,不能只单纯考虑如何降低当期建设成本,而忽视项目后续的运营和维护费用,一旦项目质量出现问题,不仅会抬高后期项目成本,项目经营也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作为PPP模式的政府方,不能因追求项目成功率而向企业承诺了过高的收益。在高利润的诱惑下,对社会资本没有进行充分论证,就贸然进入,结果项目运营之后,政府负担不了这么大的支出压力,项目收益也就难以保证,出现政府与社会资本“双输”的局面。
其次,在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中要全面把握好三个工作重点。
从实践来看,PPP从明确投入方式、选择合作伙伴、确定运营补贴,再到提供公共服务,全过程涉及预算管理、政府采购、资产管理、支出绩效评价等财政职能,财政部门牵头做好PPP工作责无旁贷。在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中要全面把握好3个工作重点:
一是要规范管理。按照财政部出台的关于PPP项目操作指南的规定,一个完整的PPP项目涵盖项目识别、准备、采购、执行、移交等5个环节共19个部分,每个环节又有着严格而又细致的规定,如对于项目识别环节中财政部出台了关于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指引,在项目采购环节中出台了社会资本采购管理办法等文件,这就要求切实加强对项目实施各环节的规范管理,强化PPP模式的法治意识和契约精神,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程序推进PPP示范项目建设,防止出现项目推进过程中不按规定操作“跑偏”的现象。
二是要控制风险。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将PPP模式的推广运用,与预算管理、专项资金管理、政府采购、政府债务管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有效衔接。认真做好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量力而为”,不过度承担风险,保证财政可持续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项目公司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三是要抓好落实。积极探索通过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参与PPP项目的有效方式:探索出资引导设立PPP股权投资基金,解决项目资金缺口,降低项目融资成本;建立奖补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奖励项目推进情况良好、程序规范、具有示范效应的PPP项目;调整现有专项资金支持方向,优先支持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示范项目;建立联点制度,根据业务对口情况,由省财政各业务处室,选择相应的示范项目进行对口联系。为对接好上述支持政策,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深入项目单位,加强调查研究,统筹整合资金支持方式,加强对接落实工作,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一步一个脚印地把PPP示范项目建设做实、做细、做好。
(作者系湖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