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涠洲岛,珊瑚又多起来了

  • 发布时间:2015-07-27 06:21:28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中国广袤的蓝色国土上,散落着大大小小数千个海岛。它们坐拥大自然馈赠的碧海蓝天,成为人们心心向往的世外桃源。然而,近年来随着海岛旅游热潮的掀起,海岛生态环境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威胁。

  开发与保护到底该如何统筹?我国海岛生态保护还面临哪些待解的难题?日前,《经济日报》记者跟随国家海洋局组织的“2015海疆万里行”采访活动,来到广西北部湾最大的海岛涠洲岛,试图从这里找到一些答案。

  清垃圾 治污水

  还海岛一份洁净

  从北海国际客运港乘船,大约半个小时后,涠洲岛的轮廓渐渐清晰:四周烟波浩渺,面积为25平方公里的涠洲岛犹如一枚翡翠漂浮于湛蓝的大海中。

  踏上这座国内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撞入眼帘的是成片的香蕉林,以及颇具地方特色的珊瑚石民宅。不过,更引人注意的是岛上奇特的海蚀海积地貌与火山熔岩景观——猪仔岭憨态可掬,鳄鱼石栩栩如生,滴水岩泉水叮咚……

  谁能想到,因管理不力这座美丽的海岛一度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过去,大街小巷卫生死角随处可见,垃圾场更是臭气熏天。”回顾涠洲岛的卫生状况,已在岛上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居民孙女士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这一状况随着海岛旅游人数的增加愈发糟糕。“涠洲岛常住人口1万多,加上游客2万多,按照每人每天制造生活垃圾1千克的标准计算,一天下来,垃圾就能堆成个小山了。”北海市涠洲岛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李斌施介绍说。

  与此同时,由于缺乏系统完整的污水处理设施,岛上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大海,不仅污染了近岸海域,也对环岛海域的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正是我国海岛保护面临的尴尬现状。“我国海岛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历史积累的问题比较多。长期以来,大部分海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极其不便,供水、供电常年不足,基本无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2015中国海洋发展报告》指出。

  为了留住涠洲岛的美,2013年,耗资1285万元的涠洲岛整治修复实施项目——垃圾处理厂竣工。一栋两层高的小楼,走进其中,不见一点垃圾。

  “我们每天对当天收集到的垃圾进行压缩外运和无害化处理,压缩后的垃圾连同产生的废水一同以全封闭形式运到北海垃圾站进一步处理。整个过程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如今,岛上垃圾日产日清。”垃圾处理厂负责人说。

  与垃圾处理厂一路之隔,日处理能力4000吨、污水收集管总长约13.93公里的涠洲岛污水处理厂1号泵站2014年投入使用,处理后的废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类排放标准。

  不过,这还不是“污水”的最终归宿。为了更好保护海岛环境,处理后的尾水经由管道输送至污水处理厂旁的湿地。“尾水在湿地进行生态处理后,水质进一步提升。涠洲岛本就缺少淡水资源,如此一来,尾水得到回收利用,有效提升了涠洲岛的土壤含水率。”李斌施表示。

  禁采挖 常监测

  多管齐下护珊瑚

  倾倒废弃物仅是一方面。对海岛而言,另一威胁显然更具杀伤力:采石挖砂等活动大规模改变海岛地形、地貌,甚至造成部分海岛灭失;采挖珊瑚礁,砍伐红树林,滥捕、滥采海岛珍稀生物资源等活动,致使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环境恶化。

  类似的一幕也曾在涠洲岛上演。涠洲岛北部和西南部近海,是我国珊瑚礁生长最为丰富集中的区域之一。上世纪末,随着珊瑚制品在市场上的走俏,一些不法分子受经济利益驱动私自盗采珊瑚等。

  这一情景,国家海洋局办公室副主任王斌至今记忆犹新。那时的他还在北海分局任职。“北海市地摊上,珊瑚工艺品随处可见,有时甚至几十元便能入手一件。”

  守护美丽的珊瑚刻不容缓!2000年4月,北海市政府颁布《通告》,对涠洲岛附近包括海域和陆域特定区域的珊瑚资源严禁采捕、采挖,并规定:未经批准,禁止在全市范围内收购、加工、运输、经营珊瑚及其制品;违反者,海洋、环保、工商、公安以及渔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不久,北海市成立国内首个以珊瑚礁生态为监测和研究对象的海洋生态站。2013年,他们又建设总面积达2512.92公顷的涠洲岛珊瑚礁国家级海洋公园。

  多措并举之下,被视为海洋生态环境最敏感神经的珊瑚礁群在涠洲岛又多了起来。李斌施说:“过去涠洲岛西北海域活体珊瑚大面积减少,这两年都重新长了出来!”

  北海市海洋局对涠洲岛珊瑚礁的“体检”结果显示,涠洲岛珊瑚礁生长状况良好,目前已探明的造礁珊瑚分属10个科、26个属、43个种类,硬珊瑚覆盖度有一定提升。

  限客流 拆违建

  在保护中开发

  虽然涠洲岛的生态修复已初见成效,但李斌施心里仍有些苦恼。

  让他感到困扰的是近几年迅速崛起的一栋栋高楼和“遍地开花”的农家乐:“随着涠洲岛名气大涨,前来观光度假的游客爆发式增长,原本是件好事,可问题也来了,私搭乱建屡禁不止。”

  据涠洲岛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粗略统计,近两三年岛上新增违章建筑至少200多处,多用于为游客提供吃饭住宿等,其中不乏一些价值百万的楼房。更糟糕的是,它们不仅违法侵占部分耕地,甚至在一些防护林中、滩涂上拔地而起。“树木被砍伐,滩涂遭破坏,香蕉林被铲平,台风一来涠洲岛很容易失去庇护,去年‘威马逊’所到之处损失惨重。”李斌施回忆说。

  “村民们眼看着身边的违规农家乐火了,纷纷加入违建队伍。而从发现违建行为到落实拆除,要经过文书公告、行政复议等环节,整个程序走下来至少也得半年,那时房子基本建好了,自然更难处理。”涠洲岛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有些无奈。

  事实上,涠洲岛管委会的烦恼也是当前我国海岛保护的一个痛点。“由于缺少统一规划,开发活动自主性、随意性大,开发秩序混乱,严重影响到海岛生态保护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坦陈。

  据统计,因开发建设和监管不到位,海岛上愈演愈烈的开山、采石、爆破、违建等活动致使岛体及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岛上水土流失现象加剧。

  为遏制海岛生态系统退化趋势,2012年中央海岛保护专项资金设立,重点支持生态修复示范和领海基点保护。2013年《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技术指南》颁布,要求无居民海岛上不少于海岛总面积的30%区域划分为禁止任何开发建设的绝对保护区。日前,《2015年全国海岛管理工作要点》印发,要求编制《全国海岛保护“十三五”规划》,将保持海岛山水原生态作为海岛工作的主线和最高目标。

  如何找到海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点?“允许进行开发,但必须是合理的,非破坏性的。”李斌施说,涠洲岛的旅游开发在保护海岛资源和海岛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举措之一便是严格限制登岛人数——每天不得超过7000人。“如果登岛人数过多,一方面大家的旅游体验会比较差,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海岛的保护和发展。”

  举措之二则是拆除违规建筑。“虽然老百姓不太理解,意见很大,但海洋生态系统脆弱,一旦破坏再恢复很难。今年政府决定安排专项资金专门治理违建。”李斌施向记者透露。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