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实现五大区域通关一体化
- 发布时间:2015-07-21 15:29:44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今年7月1日起,海关正式启动跨区块之间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区区联动”工作。今年上半年,海关已经实现了5个大区的通关一体化。据悉,全国一体化通关管理格局正加紧推进,届时企业可在全国任意海关办理所有海关手续,海关执法更统一。
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惠及企业
“海关现在实行的叫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主要是通过加强自身的改革,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海关总署副署长邹志武在7月1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据测算,以一个40尺进口海运集装箱从上海外港运至苏州地区为例,一体化模式下通关费用较转关模式下减少了27.49%。
去年以来,海关先后启动了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广东地区海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东北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在全国42个直属海关的全覆盖,形成了5大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板块。
为强化跨部门、跨区域的内陆沿海沿边通关协作,完善口岸工作机制,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国务院在今年2月发布了《关于印发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改革方案的通知》。所谓“三互”,是指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同时推动的还有“单一窗口”、“一站式作业”等机制。
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在海关的全面推开,有利于简化海关通关监管手续和流程,提高监管效率和效能;企业可以自主选择申报、纳税、验放地点,以往需在多关办理的手续可在一关统一办理,省去企业往返奔波之苦,降低通关成本和费用,使企业省时、省力、省钱。“通关一体化后企业可以凭电子放行信息直接从口岸提取货物,不需使用监管车辆运输。运输方案可以不再受监管运载工具限制,可以有更多选择。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运输成本,比如从青岛到霍尔果斯的陆运成本,每个集装箱会降低一两千元。”中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报关部经理刘文朋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两个中心三个制度”将实现
全国通关一体化
“实现全国一体化通关,主要是通过打造‘两个中心,建立三个制度’。”在谈到海关今年的下一步工作任务时邹志武表示。
所谓“两个中心”,是指要设立一个全国海关的风险防控中心和全国海关的税收征管中心。通过实现集中的风险防控和税收的集中统一作业,使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海关面对统一的海关监管政策和要求,享受统一的通关便利待遇。也就是说,企业面对的将不再是具体的某一个海关,而是全国海关这个整体,这是两个中心的概念。
所谓“三个制度”,是指将改革现行的申报制度、税收征管方式的制度,以及改变以往以罐区为区块的监管模式。改革申报制度,是要实施货物通关“一次申报、分步处置”。前期比如船舶、飞行器或者汽车等运输工具进行申报以后,向海关传输简单申报的数据,海关经过准入风险的分析,就可以先放行,不用等到所有的项目申报完毕再放行。货物放行以后,企业再做完整的申报,海关完成税收征管。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企业货物存留在港口、码头、场站的时间,大大提高通关效率。
原来企业报关报税,应该是票票过筛,每一票都要审价、归类、计征税收,现在通过改革征管方式,主要靠企业自报,自缴税款。海关实行批量审核和税收稽查方式,监督税收入库。
原来42个直属海关,每一个关都自成体系,所有业务都是一个关完成。下一步按照全国不同的类型,建立若干功能型海关。通过海关的改革,一是体现货物通关,进一步提速,企业办事手续进一步简化,成本进一步降低;二是海关的执法也将更加统一。
据了解,全国一体化通关管理格局的形成,将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顺应物流发展趋势,降低企业通关和经营成本,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如,将税收征管放在货物放行后,将极大地改变货物通关作业集中在口岸现场的情况,绝大多数货物可以直接在口岸放行,从而有效减少货物滞港情况、加速货物流动、节省相关费用。全国海关一体化运作后,加上通关全程无纸化,企业可以减少在不同海关之间的奔波,实现“足不出户、指尖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