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海外项目经理:创新机制让中企在海外“走得好”

  • 发布时间:2015-07-17 00:31:52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各个行业,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优先领域,目前在谈的港口、机场、高速公路、铁路等项目明显增多。鉴于中国企业在铁路、港口、公路、机场、通信等领域的建设优势,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然而,“走得动”“走得好”绝非易事。

  由中国企业承建的斯里兰卡南部铁路是这个南亚岛国90年来兴建的首条铁路,计划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斯里兰卡的两个战略港口——首都科伦坡港和南部的汉班托塔港。据斯里兰卡南部铁路施工方中铁五局项目经理吕兵新介绍,中国企业走出去既需要企业克服水土不服,改善海外项目的商务管理、设计管理、施工管理,也需要国家改善和改革相关融资政策、国企改革考核机制和项目运营方式。

  目前,中国企业海外项目遇到的常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速度”成短板

  中国企业海外承建工程的一大优势是“中国速度”,同样的工程,所需工期一般都低于其它外国企业。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一方面缺失各类工程的监理经验,社会协调能力弱;一方面法律条规虽然陈旧却非常刻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速度”有时反而成了短板。

  以斯里兰卡南部铁路为例,总承包商中国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中机)2009年与斯方业主达成项目承包意向时,项目贷款尚未落实,中机2010年根据业主交付的一张路权图开始规划线路。但是后来发现,这张早期绘制的路权图并没有法律效力,且标识物已发生许多变化。资金到位开始征地施工后,才发现项目路权界不清,沿线地质条件复杂,而斯方业主在拆迁等方面协调能力差,决策缓慢,监理经验匮乏,从而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

  此外,斯里兰卡的气象条件、环境意识、工作习惯、节假日多等各种状况,也让中国企业尝到了“水土不服”的滋味。

  吕兵新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应以国内的工程速度和成本核算来考核企业,而需要做到“经验归零”。在海外从事基础设施建设与在国内从事类似项目完全不同,没有必要用国内速度和国内成本来衡量海外项目成败,在商务、设计、施工等各项问题上均应摒弃在中国工程项目上的惯性思维,学会在国际标准下正常运营,多研究驻在国法律和商业等各项习惯,持续借鉴中资企业在海外合法经营、成功经营的经验,汲取失败经营的教训。

  2.商务、设计、施工“三权分立”

  南部铁路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项目中比较典型的“工程总承包”项目。项目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贷款,业主为斯里兰卡交通部,总承包商是中国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施工分包是中铁五局,设计分包则由香港柏诚咨询与中铁五院组成的联合体承担。

  南部铁路项目总承包方在与业主(交通部)签总承包合同时,将设计方和施工方也列入合同中,这种内部分包模式表面转移了总承包方的风险,却容易削弱承包方与业主的交涉能力,也容易出现商务、设计、施工三大块或自行其是,或互相扯皮,也是出现层层转包、推高造价弊端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这种现象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大型工程项目的通病之一,不仅容易损害参与企业利益,甚至会影响海外中资基建项目的形象。

  3.合同认识存在误区

  吕兵新认为,中资企业走出去,必须形成高度重视合同的习惯。合同是企业规避各类政治风险、金融风险的最重要依据,必须时刻按合同执行并及时维权,按合同约定标准设计、按设计标准施工、交给业主合同约定的产品,这才是真正符合市场规律的海外项目执行方式。

  他指出,有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和项目人员对合同概念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超规格、超标准履行合同是有本事。其实,对海外业主来说,既不高就、也不低就才是名副其实的履行合同。

  4.“中国标准”尚待输出

  受历史因素影响,“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工程标准和材料选择上往往采取英美标准,或在没有法定标准的情况下选择标准较高的数据执行,这都容易使基于中国标准设计、施工的中方人员进退两难。

  以南部铁路项目为例,业主和监理方往往在设计建设时追求“高大上”,在英国标准和中国标准中择取较高标准执行,或超标准设计,出现反复要求修改设计的情况。但是,设计方则按中国标准体系执行,不愿逾界。目前,一些中国企业参与的项目,高价邀请英美等西方设计师,正是出于这一苦衷。

  克服这一标准问题,归根到底在于扶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要有意、有步骤地逐步推动中国标准和施工规范的输出,主动创造和培育有利于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条件。

  关于如何让中国企业在海外“走得动”“走得好”,吕兵新认为,政府、企业和民间都应与时俱进,创新走出去机制,改变固有思维。

  首先,有实力的中国企业把商务、设计及施工三个重要环节“一肩挑”,就能最大限度规避现行模式的影响,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实力。

  其次,商务、设计、施工等不同类型企业组成联合体竞标,以股份化方式形成利益共同体。这种模式还可以尝试引入民间资本,发挥民间资本的“鲶鱼效应”。

  再次,政府在宏观政策领域需要进一步平衡资源分配,在企业内部形成公平公正的竞标融资环境。

  第四,中国企业海外开拓要重视培养国际化、年轻化的管理团队。年轻员工与国际接轨能力强,可着力在实践中培养新生力量。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